武陵观察网 历史 汉朝七国之乱证实了分封制的危害,为何西晋司马炎还要大肆分封?

汉朝七国之乱证实了分封制的危害,为何西晋司马炎还要大肆分封?

简单来说,就是心虚。

五胡十六国时期,石勒曾痛批魏晋两朝开国者:“曹孟德、司马仲达以狐媚取人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大丈夫不为。”曹氏代汉建魏、司马家族代魏建晋,都是如假包换的篡权行为,他们的行为一个比一个恶劣;出于做贼心虚,他们采取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效果都适得其反。

阴谋篡位者有个共同点:嘴里说着礼义廉耻,但对待自己曾经的君王却毫无一丝君臣之道。

人们常对“挟天子以令诸侯”津津乐道,却没有人在意当事人汉献帝的感受。当初曹操迎(xie)接(chi)汉献帝前往许都,这位可怜的帝王曾说:“君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即:你要是并非真心帮忙,就请高抬贵手放过我吧。

放过是不可能的,人家需要榨干你最后一丝剩余价值呢。后来,曹操当着汉献帝的面杀掉他两个女人,场面令人不忍直视:董贵人有孕在身,汉献帝为此苦苦哀求曹操,但惨遭拒绝;伏皇后躲在墙里,华歆直接带人砸开墙壁、将其拖出,并且故意从汉献帝身前拖拽而去。伏皇后披头散发光着脚、请丈夫救自己一命,遭此奇耻大辱的汉献帝无能为力、痛不欲生:“我亦不知命在何时?”

汉献帝并无过错、毫无失德,也许仅仅是能力不够;但能力低下无罪。曹操自比周文王,就是赤裸裸的篡逆;

而在初创曹魏政权的过程中,自身不忠的曹操自然不能再以“忠诚”要求自己的手下,他的应对办法就是严刑峻法、唯才是举,甚至宣称不仁不孝的人都可以重用(魏武三诏令),并且刻意压制对自己并不服气的世家大族。

在外患重重的情况下,曹魏的上述执政方式哪能长久?连续两任帝王寿命有限,让他们不得不依靠司马氏等豪门,但这些豪门却相互勾结、窃取了曹氏的天下,算是天理轮回。

而且这个过程比当初曹氏对待汉献帝更加残忍。曹芳被废时,太后表示求见司马师有话说,却被鹰犬郭芝不带任何尊重的回怼:“见啥见?赶紧把玉玺拿出来拉倒。”(何可见?但当速取玺绥)后来,他们更是干出了当众杀死曹髭的“壮举”,再次刷新人臣对待君主的新下限。

如果说曹操好歹结束了北方乱世,司马家族的行为则纯属于野心使然,对于社会的发展没有任何裨益。

这种情况下,为了给自己的政权寻找一个合理的指导思想,司马氏更不可能提“忠”这个字,他们不敢要求臣子忠心,也不会相信那些世家大族会对自家忠诚;当然了,也不能像曹魏那样推崇“法”;

所以他们另辟蹊径,抓住了一个字:“孝”。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晋特别推崇那些大孝子,王祥卧冰求鲤、杨香扼虎救父、吴猛恣蚊饱血......这些道德楷模不仅被广为颂扬,还被大方地加官进爵,以起到模范示范作用

关于“孝”的另一个举动,就是大肆分封同姓宗室。

司马炎称帝后,一口气把自己的皇叔祖父、皇叔父、皇弟、堂兄弟、儿子、侄子等等全部封王;

而且,为了加强封国的权力,司马炎还实行封国领兵制,他把所封的藩国分为三等,大国设置上、中、下三军,共5000人;中国设置上、下二军,共3000人;小国置一军,1500人。但在实际上,各个藩王逐渐都远远突破了这一标准。

同时,在灭吴之后,司马炎撤销了州郡兵员:“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刺史、郡守几乎失去了兵权。

这么一来,天下的兵马基本都掌握在司马氏自家人手中,理论上可以避免当初曹魏因强干弱枝、禁锢宗室而被司马家族篡位的覆辙,依靠血缘宗亲来拱卫皇权。

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大封诸王、并且将他们武装起来,非但没能起到拱卫中央朝廷的作用,反而削弱了中央的权力,各地的军、政、财权都归于大大小小的藩王,放任他们坐大,形成了内讧的根源。

信奉“孝”的司马氏,迅速栽在自己人手里,这也许是司马懿、司马昭等人始料不及的。这也证明了咱们常说的:所行不义必自毙,天道好轮回。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证实了,家族,司马炎,曹操迎,危害,司马仲达,天下,曹氏,曹魏,汉献帝,司马炎,司马氏,曹操,曹氏,汉献帝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证实了,家族,司马炎,曹操迎,危害,司马仲达,天下,曹氏,曹魏,汉献帝,司马炎,司马氏,曹操,曹氏,汉献帝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证实了,家族,司马炎,曹操迎,危害,司马仲达,天下,曹氏,曹魏,汉献帝,司马炎,司马氏,曹操,曹氏,汉献帝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