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项族历经百年迁徙,离着华夏文明中心越来越近。此时的唐帝国内忧外患,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建国号大齐。唐王朝已经无暇顾及边境的安宁。公元873年,党项最大部落平夏部落的拓跋部族首领拓跋思恭占据了宥州,自称刺史,无力镇压的唐王朝只能默认党项人的行为。
面对各地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军,唐僖宗号召各地割据势力一起勤王。彪悍的党项人在拓跋思恭的带领下加入了镇压农民起义的行列,唐僖宗封拓跋思恭为左武卫大将军,权知夏州、绥州、银州留后,这是党项人第一次在朝廷的认可下管理夏州,也是西夏李氏皇族管理夏州的起源。党项人虽然勇猛,但是终究抵不过叛军势大,拓跋思恭在首次与农民起义军的交战中失利,不得不率众逃回夏州。
党项人夏州地区
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招兵买马,公元883年,拓跋思恭再次率军随同雁门关节度使李克用一起进攻长安。这次党项人势如破竹,接连击败起义军将领尚让等部,一天之内取得三次作战的胜利,在李克用的配合下一举击溃起义军,收复长安。党项人的这次行动彻底改变了之后党项人的命运,唐王朝为了表彰拓跋思恭的功绩,升任他为夏州节度使,赐国姓李,封夏国公,西夏李氏皇族由此开始,雄踞一方的党项夏州地方政权正式建立,夏州李氏成为唐末重要的藩镇势力。
唐亡后,中原五代十国的割据势力谁也无力征服夏州的地方政权,而拓跋思恭也采取保存实力韬光养晦的策略,除了后唐发动一次针对夏州的用兵行动,其他的政权都习惯性承认夏州李氏的统治地位。
夏州地理位置
夏州,又称统万城,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匈奴著名首领赫连勃勃所建,动用数十万军民,采用“蒸土筑城”方法,历时七年建成,城墙坚硬可以用来磨刀斧,有“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故称“统万”。
933年,夏州节度使李仁福去世,儿子李彝超即位。后唐明宗觉得削弱夏州势力的机会到了。于是决定派遣军队讨伐夏州地方政权,收复夏州。后唐与夏州地方政权的战争爆发后,党项诸部落联合起来袭击后唐的粮草补给,使后唐兵的粮草断绝,同时发挥党项人的骑兵优势,神出鬼没地袭击唐兵。就这样,后唐和夏州地方政权的战争进入了对峙阶段,李彝超向后唐求和说:“我们夏州贫穷,什么特产也没有,好东西都主动献给朝廷,你们退兵,我们愿意臣服,帮助朝廷讨伐敌人”。此时的唐明宗正为无法取胜而烦恼,收到夏州地方政权的求和后,无奈下令封李彝超为定难军节度使,继续管理夏州。
党项西夏八部
935年,夏州节度使李彝超去世,弟弟李彝殷即位。中原大地风云变幻到后晋政权,944年,后晋出帝讨伐契丹,要求夏州地方政权一道出兵协助,攻打契丹西部国境,策应晋军的行动。还没等到夏州出兵,晋军就被契丹击败,后来的后汉、后周政权为了稳定夏州,继续对夏州地方政权进行安抚,夏州李氏的管辖区域在此期间增加到五州。
从唐末开始,党项人首领拓跋思恭成为夏州节度使,正式建立了夏州地方政权,历经五代十国七十余年,夏州地方政权一直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凭借出色的纵横捭阖技术,在割据势力的夹缝中不断增强实力。夏州虽然名义上归属中原王朝管辖,但是境内的赋税、官吏、军队等均由夏州李氏管辖,真正的是“未称国而王其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