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纣王手下活下来的大臣,姜子牙是如何处置的?3000多年后真相大白

纣王手下活下来的大臣,姜子牙是如何处置的?3000多年后真相大白

话说当年凤鸣岐山,武王伐纣。功成名就的姜子牙分封诸神,纣王手下死去的大臣,大多名登封神榜。甚至连最擅长挑拨离间的申公豹,都榜上有名。但很少有人知道,纣王手下那些活下来的大臣,姜子牙是如何处置的。

直到3000多年后,在陕西庄白村出土的一件青铜器铭文,为大家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

陕西省宝鸡市周原,虽然面积只有30多平方公里,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周王朝,就诞生在这里。

西周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之国,最让孔圣人向往的,就是西周“藏礼于器”的优良传统。

西周的史官们,通常会把礼法刻在青铜器上,周原一带,就是我国著名的青铜器之乡。

周原上分布着大大小小二十几个村庄,位于法门镇西北十里远的庄白村,向来名不见经传。1976年2月15日,刚过完元宵节的村民们,已经扛起锄头,来到农田里辛苦地耕耘。

临近中午时分,村民白明科的锄头,突然碰到一件重物,“怦”的一声闷响,巨大的撞击力,把锄头震脱了手,滑落在地。另一个社员白别升闻声赶过来,扒开表层的土壤。露出一片铜绿色的金属光泽。

更多的村民聚集过来,有人在一旁惊呼道:“这是青铜器”。

由于周原地理位置特殊,文物部门经常给村民们进行相关的文物保护教育,所以村民们都深知青铜器的意义非凡,他们没有轻举妄动,而是积极地保护好现场。村干部给驻扎在县城的考古工作队打电话。

一个多小时后,考古工作队专家尹盛平,带领几名工作人员,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冒着刺骨的寒风,一路颠簸地来到庄白村。

在考古队员细心的清理下,到了傍晚时分,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深洞。在手电筒光芒的照射下,洞里泛出一片片的冷光。

经过连续几天的挖掘,考古队员们无不欢呼雀跃。这是一个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1米,深1.2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青铜器窖藏。

兴奋的专家们将这个青铜器窖藏,命名为庄白一号窖藏。

在这个体积不足2.6立方米的窖藏中,堆放着密密麻麻的青铜器制品。由于数量太多,许多器物都是相互套叠在一起存放的。

窖藏的4个角落中,各放了一只青铜壶,据专家们考证,这些青铜壶,都是西周时期用来装酒的器皿。

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出土的4只铜壶中,有两只里面装满了清澈见底的液体。大家的好奇心再一次被调动起来,谁都想知道,这些液体是不是3000多年前的美酒。

这些液体存放了3000多年,每一滴都弥足珍贵。最后这些液体都被送往有关部门进行化验,让人遗憾的是,化验结果一直没有公布。

考古队员在这些神秘的液体中,还捞出了26件小型青铜器。另外两个没有装液体的铜壶中,也储藏着8件大小不同的青铜器。

这些体型较小的青铜器主要是爵和觯,这都是古人用来饮酒的器物。爵类似于现代喝白酒的酒盅。觯和现代喝红酒用的高脚杯,外型上有七八分相仿。

其中有一只青铜爵,宽流、长尾、深腹、圈底,底足呈三刀状,器物身上还有长尾凤鸟等装饰图案。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件青铜器上有七字铭文:木羊氏为父辛器。意思就是。一个叫木羊式的工匠,为一个叫父辛的人,制作的饮酒器。

这件青铜爵造型精美,令人爱不释手,后来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一件造型奇特的青铜器,引起大家的注意。这件器物分为两部分,盖子两头隆起,前面是一只栩栩如生的羊头,后面是面目狰狞的鬼面。盖子下面的器物上,遍布精美的夔龙纹饰。

这种器物的造型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所以关于它的名称,专家们也是各抒己见,后来在盖子的内侧发现了40字的铭文。大家才搞清楚,这件器物就是传说中的折觥,它不是用来饮酒的器物,而是用来祭祀用的。

折觥虽然出现在古籍中,但真正的实物,还是第一次发现。折觥也因此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折觥

出土的青铜器中,青铜冬簋也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东簋内铸有铭文134字,记载了3000年前的一场战争。

西周穆王时期,生活在淮河流域的淮戎,经常骚扰周朝边境,时年六月,西周将领冬,率部与淮戎交战,最终斩首敌首级一百个,生擒俘虏两人,战利品135件,解救被掳走的西周百姓114人。而西周军队毫发无损,将领冬认为,胜利来自于已故母亲对他的护佑,所以铸造了一件青铜簋,用来纪念他的母亲。

另外还有一件刖人守门方鼎,造型也十分别致。

所谓的刖人,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就是把人的双足砍掉,用受过刖刑的奴隶看大门,好处多多,最起码不用担心他不坚守工作岗位。

刖人方鼎分上下两层,上层4角各有一个龙形标志,下层是盛放炭火的炉膛,简直就是一个西周版的自助火锅,其历史意义和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庄白村青铜器窖藏里出土的宝贝,一件比一件精美,连续不断地惊喜,振奋着在场的每一个人。随着一只青铜盘的出土,更是让这种惊喜达到高潮。

青铜盘作为盛水的器皿并不罕见,可庄白村出土的青铜盘,是西周恭王时期,一个名叫“墙”的史官,所做的礼器。

西周恭王生活的年代,在公元前900年左右,史官“墙”受到王的奖赏,制作了一块青铜盘,所以这块青铜盘被命名为“史墙盘”

盘子内铸有铭文18行共284个字。分为上下两段,前边一段记载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恭等七代周王的事迹。内容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上记载的内容基本一致。

铭文的下半段,主要记述了史官“墙”列祖列宗,以及微氏家族的发展史,铜盘上记载的历史不见于史册,也弥补了历史上一段的空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因此这块青铜盘被称为“青铜史书”。

史墙盘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深8.6厘米,重12.5公斤。盘子底部缀有精美的纹饰图案。最难得的,是铭文字体整齐划一,笔画辗转自如,显示出极高的书法造诣。

整篇文章四字一句,结构严谨,用词古朴典雅,有非常出色的韵脚。整篇文章一气呵成。题材类似于《诗经》体。是我国可以断定年代最早的优秀诗歌的代表作。

史墙盘

据史墙盘上记载,武王伐纣,殷商灭亡,商朝的大臣们,身披沉重的枷铐,一步一步跪行到武王面前,请求得到他的宽恕。

如何处置这些前朝重臣,武王一时也没有主意,便召集群臣,征求他们的意见。

重臣姜尚(姜子牙),慷慨陈词,力主将这些投降的前朝重臣统统杀掉,并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而另一位西周重臣周公旦却对姜尚的意见持有异议,周公旦认为:杀俘不祥,既然殷商已经臣服,再杀光殷商重臣,肯定会引起殷商旧地百姓对大周的反感,一有机会便会酿成民变。不如将这些臣服的殷商旧臣,选拔其中有才能和贤德的人,委以重任,让他们为大周王朝效力。只有这样治理国家,才能真正得到臣民的拥护。

就这样,“墙”的祖先微氏因祸得福,武王亲自为他解了枷铐,为了显示对微氏的器重,武王还将周朝的龙兴之地周原,赏赐给了微氏。

这个微氏到底有什么才能,值得武王对他如此看重,原来微氏的祖先在商朝,是世袭的史官。史官除了记述历史,还身兼巫师的重任。

商周时期文化极不发达,素有“国之大事,在祭与戎”的说法,也可以这样说,史官就是国王的参谋长。

可微氏毕竟是前朝重臣,武王待他,只不过是邀买人心的障眼法,是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得到重用的。

即便如此,微氏的后人还是史官,只不过远离了权利中心,所以到了“墙”这一代,对民间的疾苦,他更是深有体会。所以他所著的铭文,恢宏之气中又不乏细腻。牧野洋洋,檀车煌煌。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史墙盘出土后,引起业界巨大的轰动,作为国宝级文物,史墙盘被列为禁止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连续挖掘,庄白1号青铜器窖藏挖掘任务终于圆满完成,在这座窖藏中,一共出土了103件青铜器,包括成套的编钟等乐器。在这些青铜器中铸有铭文的就多达74件。

其内容涉及到微氏家族7代史官,也涉及到西周建立以后300多年的历史,其史料价值极为珍贵。

冬簋

庄白青铜器一号窖藏发现后不久,在白家村又发现了一处青铜器窖藏,被称为庄白青铜器二号窖藏,只不过二号窖藏中出土的青铜器只有五件,和一号窖藏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处置,青铜器,铭文,姜子牙,西周,白村,器物,村民,液体,考古,观点评论,青铜器,武王,庄白村,史官,微氏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处置,青铜器,铭文,姜子牙,西周,白村,器物,村民,液体,考古,观点评论,青铜器,武王,庄白村,史官,微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处置,青铜器,铭文,姜子牙,西周,白村,器物,村民,液体,考古,观点评论,青铜器,武王,庄白村,史官,微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