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总体来说是一位好皇帝,仁宣两朝更是被史学家比做周之成康、汉之文景的大治之世,但明朝实现了极盛的同时,也走向了中衰的起点,为后世埋下不少隐患。
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明朝第五任皇帝,成祖朱棣之孙,仁宗朱高炽嫡长子。朱瞻基深得朱棣喜爱,传说朱瞻基出生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做一梦,他梦到太祖皇帝朱元璋将大圭赐予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梦醒后觉得这是吉兆。
就在此时,听说孙子朱瞻基降生,他觉得这个吉兆会验证在他的孙子上,在看过这个孙子后,发现其脸上一团英气,酷似自己,遂大喜曰:“此乃大明之福也”,于是亲自指派名师甚至亲自指导朱瞻基的文韬武略。
靖难之变后,朱棣苦于储君的选择,解缙等人便提出“好圣孙”就让朱棣下定决心立刻朱高炽为太子,可见朱瞻基在朱棣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重要。永乐九年(1411年),朱瞻基正式被列为皇太孙,这时起,他就已经注定是未来的大明天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瞻基被立为太子,第二年仁宗驾崩,朱瞻基即位,是为宣宗皇帝。
在他主政期间,任用“蹇夏”与“三杨”等名臣,并沿用仁宗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国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所谓的“仁宣盛世”的治世局面,这个阶段在史书中有高度评价:
“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年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因病早逝,享年38岁,庙号宣宗,康熙帝对其高度评价:“帝之英姿睿略,庶几克绳祖武者欤!”
说了这么多朱瞻基的好,我们回到正题来,他在大治之时为明朝埋下了何隐患?
第一、为后世的“党争”埋下隐患。
朱元璋自“胡惟庸案”后罢相不设,并将此列为祖训,如此一来大明君主必然要事必躬亲的处理政务,虽然累点,但的确避免了皇权受到威胁。朱棣继承了他父亲的铁血风格,但同时又不堪政务之负,成立了内阁,帮忙处理日常政务,但朱棣组建的“内阁”任用官员,大多是品阶不高的小官。虽然仁宗即位后提高了大学士们的品阶,但还是没有任何实职,在决策上有干预权,无决策权。
但这个平衡在宣德年间被打破了,内阁大学士们已经有了制定内政外交政策以及人事任免等权利,并担任了六部主官等重要官职。如“三杨”、黄淮等官员都是内阁大学士并且还是官居一品的六部尚书,他们最重要的权力来自于宣德年逐渐发展起来的“票拟”制度。
票拟制度是引起明末党争的罪魁祸首。其运转原理是全国奏折汇率到通政司,然后由通政司送至内阁,再由大学士“用小票墨书”,呈给皇帝作最后批示,这就是票拟制度。但大学士与部臣及地方官员事权不明,会发生严重的权利冲突。如果遇到像宣宗皇帝这样强硬的皇帝也罢,遇到皇权弱势时,“票拟制度”就成为打击政敌最可怕工具。
这就出现了所谓的“言官清流”与阁臣部臣的矛盾,又或出现类似地域利益之间的“楚党”、“浙党”、“东林党”这样的党争,其目的就是一个利益,而利益的实施条件就是这个“票拟”制度。而文官集团的坐大,又会对内廷造成威胁,这就又形成了代表皇权的“宦官”与文官的党争,所以这绝对是一个遗害后世的制度。
第二、为“宦官干政”创建了温床。
朱元璋在建国之初便想着根除宦官干政的一切可能,于是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专门打造了一枚铁牌悬挂在宫门之上,铁牌上书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会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的,在永乐帝时期,政治体系中的各种力量在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此消彼长,在洪武朝受到压制的宦官开始复苏,比如说太监郑和曾七下西洋,可以证明当时的宦官已然走上政治舞台。
然而,给了宦官们更大机遇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1426年),朱瞻基完全摈弃朱元璋立下的宦官不准识字读书的规矩,他悍然下令设置“内书堂”,还专门配备翰林院的官员来担任宦官老师,而教太监读书的目的,则是为了让他们方便协助自己处理政务,这就衍生出一个与“票拟制度”相对应的“批红制度”。
“批红”又称“批朱”,是对大臣们票拟制度的一种牵制,以防臣权威胁到皇权,也可以理解为对“票拟”的最终决策权。至此,原本在太祖朱元璋时代就高度集中的皇权就被分割为“票拟”和“批红”两个部分,票拟权属于内阁大学士们,而批红权本来在皇帝手中,但大多数明朝皇帝都怠政,批红权就落在了以司礼监为首的太监机构中,司礼监的秉笔则被称为“内相”。
“批红制度”成为整个明朝宦官干政的重要温床,不久以后就培养出第一个有文化的太监王振,其混乱朝政致使“土木堡之变”发生,而后汪直、刘瑾、魏忠贤等权宦层出不穷,一直折腾的明朝亡国才罢。“批红制度”更是形成了朝臣与内廷的党争,此过程经历了大半个明朝。
第三、“无过废后”开明朝废后之风气。
明宣宗朱瞻基与贵妃孙氏乃青梅竹马之交,故而多有情愫,在立皇孙妃时,胡氏善祥被封为正妃,而孙氏只封嫔,朱瞻基当时就多有不满,奈何张太后是个严厉之人,因而不得已也就忍了。
宣德二年(1427年),贵妃孙氏为宣宗皇帝诞下一子,朱瞻基便因“母以子为贵”的理由向众大臣提出废后的意愿。但皇后胡善祥贤德善良,素有贤名,外臣反对,就连内宫张太后也反对,奈何宣宗皇帝决心已定,宣德三年(1428年)二月,宣宗皇帝让在病中的胡善祥上表辞后,胡善祥就这样“无过被废”,而孙贵妃则成功上位,这也是明宣宗被人诟病的事件之一。《明史》记载:“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宣宗后亦悔。”
自从朱瞻基开启了废后之风,其后人多有废后之举,如代宗废汪皇后、宪宗废吴皇后、世宗废张皇后等等,可以说这也是宪宗皇帝为明朝留下的隐患。
第四、裁撤奴儿干都司给明朝带来了灭国隐患。
奴儿干都司,原本为元朝征东元帅府,明承元制,洪武八年便在此地设置了辽东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建立了卫所设指挥使和千户。鉴于该地贸易频繁,升奴儿干卫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并一再强调黑龙江流域为“锁钥之地”,要妥为管理,所以永乐时期奴儿干都司便成为明朝廷直属管地,由原来的土官,变为流官管理。
然而这么一个战略重地,在宣德九年(1434年)却被宣宗皇帝裁撤了,原因竟然是因为奴儿干都司属于苦寒之地,管理上“糜费财物”。本着与民休养生息的原则,他放弃了该地区的行政直辖权,而是改由辽东都司管辖。而此时辽东都司职能本是管理辽东汉人,而对原来本属于奴儿干地区的女真人只能采取“羁縻”政策,而该地区由中央管辖到地区自治,也成为女真人坐大的最重要因素,中后期的明朝在其不断骚扰之下逐渐亡国。
女真人虽然隐患巨大但暂且还没有显示出威胁性,而裁撤奴儿干都司最显著的影响就是对北方蒙古人的战略威慑,变成了战略收缩,致使蒙古人在也先的带领下迅速统一,直接导致了英宗皇帝的“土木堡之变”。另外裁撤奴儿干都司让东北亚丝绸之路的经济重心逐渐消失,大明朝的商税损失巨大。
总而言之,在明宣宗朱瞻基时期,虽然大明发展到了极盛,但在军事上由于过度收缩,遗留的隐患还是非常巨大的,还有宣宗皇帝“弃置交趾”。在后世看来,他对明朝影响也是巨大的。且不说放弃安南的大片领土,裁撤行政机构的行为就足以动摇明朝的宗主国地位,所以在明朝中后期才会有倭寇之患、女真之患等。
结语
宣宗皇帝在国家经济发展上,可以说是完成了大明朝的历史使命,但相对于他的内政,军事建树实在毫无可取之处。他的政策固然是以人为本,但全是站在消极的方向,使帝国的威严不断减弱。此后的明朝统治者以他的政策为模本,一直实行消极政策,使得大明四邻皆敌,应顾不暇而国力消磨,最终让满人占了便宜,捡了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