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秦武王嬴荡殒命后赵国和燕国为什么要保护嬴稷回秦继位?

秦武王嬴荡殒命后赵国和燕国为什么要保护嬴稷回秦继位?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周举鼎而亡。由于武王没有子嗣,秦国大位无人继承。惠文后与丞相樗里疾、将军魏冉展开激烈的争斗。双方各自扶持不同的人:惠文后支持公子壮,樗里疾、魏冉支持公子市,顿时朝堂上剑拔弩张,双方都拿不出足够的理由来立自己所支持的人为秦国王位的继承人。内战即将爆发,正值此时传来了嬴稷回国的消息。

嬴稷回国并非只有自己孤身一人,还有赵国与燕国的军队。朝堂上顿时爆发了大混战,樗里疾、魏冉纷纷转头支持公子稷,然惠文后认为公子稷勾结外兵。不过即使如此惠文后最终做出让步,王位还是由公子稷继承,有一点疑问的是为何赵国与燕国要帮助公子稷上位呢?

从赵国的角度来看:秦眼前虽乱,可不失是一个有实力的盟友

赵武灵王是一个极具战略眼光的人,俗话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当时赵国与秦国可以说是邻国,赵国想要扩大就一定要将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刺中山国消灭。以中山国的实力一定是打不过赵国的。可秦国若支援中山国,那么赵国消灭中山国所需要消耗的国力可能会更多。

赵国在当时也算不上是最强的国家,因此只好联系盟友燕国,两国合理将公子稷扶上王位。相信日后有需要秦国帮忙的时候,秦国会义不容辞。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一个例子了,赵国之前帮助过燕国的新君上位,由此两国交好,也完成了一段为期不断的国与国之间的友谊。

赵武灵王为了能够吞并中山国,可谓是费尽心思。中原诸侯之间的混战他全部没有参与,他知道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拥有雄扩的国土,这样才能成为真正被其他国家敬重。他多年以来专心挑拨于中山国交好的燕、齐两国。

秦国所发生的内乱让赵国君王看到了当年燕国的情景,因此十分果断地将公子稷迎回秦国。只要让公子稷成功登上王位,相信能够为自己带来的好处一定少不了。

从燕国的角度来看:

燕国虽然是一个苦寒之地,可国力依旧不可小觑。当年燕国大乱,燕王将大位传给了丞相之子,燕国的很多王子肯定不乐意。丞相之子继位后,很多人不服,内战开始。齐国介入支持公子平、赵国介入支持公子职。最终秦惠文王出兵帮助公子职登上王位,当前内乱时,公子职正是燕国的国军。

赵国与秦国多年与燕国一直交好,并且获得了诸多的好处。此时秦国的一幕就像当年燕国一样,燕国的能力不弱,此时他需要秦国的一个公子来扶持。公子市、公子状都有人扶持,再去选择他们其中之一,相信他们就算是取得王位,对燕国的印象也没有多好。换句说话,燕国得不到多少好处。

燕国经过内斗与外兵的侵扰,国力十分疲惫。经过燕昭王多年的励精图治,燕国此时正属于慢慢的复苏时期,正有向外扩张的打算,可想要打败强大的齐国,必须要有秦国的帮忙,要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国即使遭到内乱,国力依旧强大。燕国想要发展一定是需要借助到秦国的帮助的。

赵国扶持公子稷上位后得到的好处

在赵国与燕国的武装护送下,芈八子,即后来的宣太后审时度势,果断迎回公子稷登上秦国王位。由于赢稷年青,缺少治理国家的实际经验,秦国朝政皆为母后宣太后及国舅魏冉所把持。

经过三年的戡乱,宣太后消灭了惠文王后及公子壮等秦国宗族势力,秦国局势趋于稳定,恢复了往日的雄风。

几年后赵武灵王脑洞大开,居然在年仅四十的壮年时期,废黜原太子赵章,将王位传给由吴娃所生的小儿子赵何,即赵惠王,自己做起了“主父”,美其名曰自己专注于军事,而由儿子惠王处理国家日常政务。

有一次,赵雍突然心血来潮,想到西北边的邻国走上一遭,察看一下秦国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一睹自己所扶持的秦王赢稷现在到底能力如何,以备将来徐徐图之。说走就走,赵雍于是化妆成赵国出访秦国使团主使的随从,一路上察看秦国地理,将险要处皆绘画制與,不亦乐乎。

或许是英雄相惜,秦昭襄王在接见赵国使者完毕后,回到内宫,似有所悟。待到第二天再招赵国使者谨见时,却被赵国使者接连三日以生病为由所谢绝。猛然惊醒的昭襄王连忙派人包围赵国馆舍,才得知赵雍已出关而去,赢稷由此惊诧不已。

总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战国七雄期间,人人都有徐徐图谋天下的心,赵国与燕国将公子稷扶上王位,全部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燕国,嬴稷,秦国,中山国,赵国,王位,秦武王,保护,公子,支持,观点评论,燕国,秦国,中山国,赵国,王位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燕国,嬴稷,秦国,中山国,赵国,王位,秦武王,保护,公子,支持,观点评论,燕国,秦国,中山国,赵国,王位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燕国,嬴稷,秦国,中山国,赵国,王位,秦武王,保护,公子,支持,观点评论,燕国,秦国,中山国,赵国,王位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