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永历大帝朱棣在造反的过程中,其实犹豫过是否改立朱高煦为太子。因为朱高煦跟自己太像了。不仅长得帅,而且善于军事战争,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
可是朱高炽相比之下就显得非常差劲了。朱高炽应该比较喜欢吃甜食,所以他是个大胖子,而且一条腿还不得劲。在战场上也没有什么战功。
改立朱高煦似乎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可是朱棣在这个时候,却没有做出这件事,而是依旧将皇位传给了朱高炽,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一个结果呢?
01朱高炽是嫡长子,自古嫡长子继承制。
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在明朝初年,对嫡长子继承制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
比如说朱元璋时期,一直就打算把皇位传给太子朱标。甚至在朱标英年早逝以后,朱元璋依旧把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以此显示朱标嫡长子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朱高炽虽然体格、才能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平庸,但是他是嫡长子,光是这一点,就足以打败后面那些弟弟。朱高煦虽然也是徐皇后所生,可是他是次子,要想继承皇位,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朱高炽去世了,那才有可能轮到他,毕竟他也是嫡子。不过朱高炽的命还是比较坚挺的,至少朱棣活着的时候,他一直坚挺地活着,直到把皇位拿到了自己手里,这才松了口气,可以不用那么费力地活着了。为什么嫡长子继承制如此重要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皇室子弟争夺皇位的惨况,几千年来到处都是。只有坚守住嫡长子继承制,才能打消那些非嫡长子的皇子们,篡位的打算。因为一个非嫡长子的皇子当上了皇帝,那其他皇子就会纷纷想办法当皇帝。
成祖举兵,世子守北平,善拊士卒,以万人拒李景隆五十万众,城赖以全。先是,郡王高煦、高燧俱以慧黠有宠于成祖。而高煦从军有功,宦寺黄俨等复党高燧,阴谋夺嫡,谮世子。会朝廷赐世子书,为离间。世子不启缄,驰上之。而俨先潜报成祖曰:“世子与朝廷通,使者至矣。”无何,世子所遣使亦至。成祖发书视之,乃叹曰:“几杀吾子。”成祖践阼,以北平为北京,仍命居守。---《明史》
当然了,要想坚守住这一点,首先皇帝本人得是一个足以掌控传位能力的人。如果像李渊那样的话,可能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就会酿成灾祸了。
显然朱棣是具备这种能力的,所以他坚持这种制度,才能打消其他儿子们的非分之想,从而可以保证皇子们消除斗争。
02朱高炽是朱元璋钦定的燕国世子,必须尊奉朱元璋的意愿。
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元璋对朱棣是非常器重的,将他封为燕王,并不是要流放他到北方受苦,而是因为朱棣的军事能力很强,留着朱棣在北方为大明朝守卫边疆。
虽然最后朱棣并没有从朱元璋手里接管皇位,但是他对朱元璋还是充满敬意的。毕竟是自己的父亲,又给了自己这么强大的军事集团,以至于自己可以夺取朱允炆的江山。由此可见,朱棣对朱元璋生前的一些决定,那还是比较尊重的。比如说朱元璋钦定了朱高炽作为燕王世子,这件事朱棣就比较尊重。再说了朱棣为了强调朱元璋本来要把位置传给自己这件事,当然要尊重朱元璋的种种行为。即使朱元璋没有这样的打算,朱棣也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促成这件事。比如说他告诉世人,朱元璋非常喜欢自己的嫡长子朱高炽,本来就希望朱棣登基以后,将朱高炽立为皇太子。只是朱允炆集团用了各种办法迷惑朱元璋,这才导致了一个错误的传位过程。
现在朱棣已经把这个错误给纠正了过来,所以对朱棣来说,朱高炽作为继承人,也是朱棣作为合法继承人的一个保证。
: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尝命与秦、晋、周三世子分阅卫士,还独后。问之。对曰:“旦寒甚,俟朝食而后阅,故后。”又命分阅章奏,独取切军民利病者白之。或文字谬误,不以闻。太祖指示之曰:“儿忽之耶?”对曰:“不敢忽,顾小过不足渎天德。”又尝问:“尧、汤时水旱,百姓奚恃?”对曰:“恃圣人有恤民之政。”太祖喜曰:“孙有君人之识矣。”---《明史》
合法性是朱棣最在意的一件事,为此他甚至把自己的生母改成了朱元璋的马皇后,为的就是自己能够成为朱元璋的嫡子,这么一来朱标死了,他这个嫡子继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可以说朱高炽在这件事上也是沾光了。
03朱高炽有一个聪明的儿子,好圣孙朱瞻基会成为一代明君。
就算朱高炽是朱棣的嫡长子,就算朱高炽是朱元璋钦定的燕王世子,可是朱高炽就是不优秀,将来国家交给了他,会不会造成什么灾难呢?
这是朱棣必须要考虑的一件事。如果连大明王朝的未来都保证不了,那朱高炽就算地位再崇高,那也是白搭。
好在朱高炽这个人虽然平庸,但是你不能说他完全没有才能。当年朱棣南下的时候,朱高炽守住京城,抵挡住了朱允炆大军的进攻,可见他还是很有能力的。
缙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引拔士类,有一善称之不容口。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又以定储议,为汉王高煦所忌,遂致败。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邱福言汉王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高煦由是深恨缙。---《明史》
在监国期间,朱高炽也发挥了自己的治国才能,虽然平庸,但是可以休养生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本身就是皇帝该有的样子。
由此可见朱高炽在做皇帝这方面,是有一定基础的。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朱高炽有一个好儿子朱瞻基。
朱瞻基是非常聪明的孩子,自幼就得到了朱棣的栽培和宠爱。当时朱棣在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徘徊的时候,询问大学士解缙,到底该怎么选。解缙当然是站在朱高炽这边的,所以他告诉朱棣三个字:好圣孙。
也就是说朱高炽虽然稍微平庸了一点,但是朱棣的孙子朱瞻基,那可是绝顶聪明的一个人。选择朱高炽也就等于是选择了朱瞻基,有何不可呢?
正因为如此,朱棣这才下定了决心,依旧坚持朱高炽为皇太子,而朱高煦则被打发得远远的了。
总结:朱高炽只做了8个月皇帝,好在朱瞻基接力成功。
朱高炽登基以后,勤政爱民,任用贤臣。所以大明王朝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不过很可惜的是,朱高炽只做了8个月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
朱高炽的死因一直都是一个谜,因为说法实在是太多。据说当时他打算把明朝的首都迁回南京,这可是惊天动地的一件大事。因为北迁是朱棣的主意,显然朱高炽对自己的父亲,有一些怨言。
当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在南迁前朱高炽就去世了。等到朱瞻基登基以后,放弃了这一决定,依旧留在了北方。
朱瞻基登基以后,继续重用三杨等贤臣,所以开创了仁宣之治。当然这一盛世开创的基础,是朱高炽本人打下的。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