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伤仲永》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人们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因为在那种社会体系下,一般人想要完成阶级跨越,从平民成为官员,大多只能通过读书去考取功名。很多人为了科举考试往往要准备很多年。到了现在之后,科举考试已经被淘汰了。
现在的学生接受的是更为现代化的系统性教育,不仅仅要学习语文,还有其他各种科目,比如数学、英语之类的。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高考既是一个考验自己学习水平的考试,也是命运的一个分水岭。
很多人会在高考后考上比较好的大学,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有的人则会在高考落榜,选择早早进入社会工作。在高考中,每年都会出现很多新闻,而2009年时一位考生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得6分却被985学校破格录取,后来怎样了?
高考中的神奇作文
在高考中每年作文题目,是考生和考生外的人都会十分关注的一个事件,每年的满分高考作文也会被人们争先转发传阅。
在2009年时,有一位考生在语文考试时,作文部分只拿到了6分,这对于语文成绩来说,可能一下就会被其他人拉开几十分,因为就算一般作文写得差的学生也能得到二三十分的成绩。是什么样的奇葩作文,让监考老师只给出6分的成绩?
这篇作文的作者叫做黄蛉,是一位来自于四川的考生。起初在2008年他曾经参加过一次高考,但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过线,于是他决定再复读一年。
2009年,黄蛉再一次走进高考考场,这一次他充满信心,因为他觉得自己在语文方面应该可以获得一个高分,自己的作文可能会成为满分作品。
甲骨文天赋出众
在考试之前他曾经关注到一件事,曾经有很多考生在语文考试时会使用文言文写作,而这样的作文只要立意不是太差,出现的语法错误不多,都可以得到高分,如果写作精彩,还能获得极难出现的满分作文。
这些能在高考中获得满分的考生,无一不成为众人敬仰的对象,甚至也有人被特招进入一些学校的文学系学习。于是平常热衷于研究甲骨文的黄蛉,有了一个想法,文言文都能得到高分,比文言文更加古老的甲骨文写作文,一定会得高分。
有了想法之后他,在考试前夕努力学习甲骨文,争取能做到掌握一些常见字的写法,使其能贯通起来成为句子。
等到了高考时,黄蛉用甲骨文写作文,果不其然,这篇作文的阅卷老师被这些文字所震撼,起初以为是有考生心态不好,随意画一些符号,准备复读。
这种情况也不少见,但作文到了第二轮批阅人手里,有老师认出了甲骨文,于是在老师和一些专家的合作研究下,把整篇文章翻译出来。
可惜,这篇作文虽然是甲骨文写作,但得到的分数仅仅只有6分,因为作文内容几乎和考试题目没什么关联。
虽然作文偏题了,但不影响这是甲骨文写作。当时教育局立即组织专家对这篇文章的水平进行鉴定,经过专家们确认,这些甲骨文在写作顺序上来说,对于写作者的要求很高。
必须精通甲骨文的意思,还要把这些非常难辨认的文字,一个一个背下来,同时记住如何写作的方法。
到场的语言学专家都认为,这个孩子的天赋很高,如果能进入古汉语专业学习,应该未来会有很大的成就。
泯然众人矣
为了教导这个孩子,川大破格录取了黄蛉,并且还特聘了一位甲骨文专家,专门来对黄蛉进行教学。
但黄蛉起初用甲骨文写作文,不是因为他喜欢甲骨文,而是为了作文得高分而已。现在每天都学习甲骨文,黄蛉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开始逐渐荒废学业,而教导他的教授也放弃了继续教育他的想法。
等到教授辞职之后,黄蛉只能进入别的专业学习,开始从天赋极高的甲骨文天才,沦落为普通的大学生,甚至在学习能力上还比不上其他同学。
后来黄蛉还因为学业问题,差点没法正常毕业,他放弃了自己的专长以后,也再没有找到其他长处。一个天才自己把自己荒废了,虽然很惋惜,但骄傲自大的人落得如此下场,也很正常。
参考资料:《伤仲永》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文月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