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被扭曲的大唐“隐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不为人知的故事

被扭曲的大唐“隐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不为人知的故事

(一)

唐太宗

大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国泰民安,李世民称帝十三年后如愿以偿的成了百姓口中的“圣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一片江山使他沉迷,可是他心里还有些隐隐的不安。

终于有一天,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惶恐,李世民把史官褚遂良招过来,对褚遂良说:“爱卿,朕想看看本朝的国史。”

褚遂良是个臭脾气,最擅长写正楷,人也是一身正气,他没少干出对抗君上的事,无论是李世民还是之后的高宗和武则天。于是他按照史家公正之传统,以皇帝不能看当代史的理由,严词拒绝了李世民。

李世民很生气,但是他要做一代“明君”,就要善于表演,也要精通管理自己的情绪,否则的话处处和他作对的魏征,早就不知道死了几次了。于是他压住火低声问褚遂良:“如果朕有些做的不太好的地方,你也会记下来么?”

褚遂良脖子硬:“我只会秉笔直书,这是史官的职责,只要陛下不做不太好的事情就行。”褚遂良的这一番话,快把李世民气死,又无法发作,只能恼怒的拂袖而去。

但李世民始终对“看国史”这件事心心念念,过了一年,他再也等不了了,他自认为他已经到达了“圣明”的层次,可是唯有一件事耿耿于怀,他不允许自己这个圣明君主的履历上有任何的污点,这一次,他直接找了聪明人房玄龄。

房玄龄

房玄龄之所以能在一堆谋士里面脱颖而出,连续当了十五年宰相,就在于他对李世民的了解,他能把李世民的心思揣摩的准准的。于是他不仅给李世民找来了两部记载唐朝初年国史的《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还紧急修改了其中的一部分历史。

这段历史,关于一件事,也关于一个人。

这件事就是发生在公元626年的玄武门之变,多年来,李世民就一直在惦记着,史书上是怎样描写这件事的,会不会“如实”记载。

当他看到玄武门之变被房玄龄改的在史书上比较隐晦以后,他长出一口气,反而下令说,没关系,史官们要“如实”写,我当初发动这件事,杀掉那个人,是像周公杀掉管叔、蔡叔一样,都是为了天下社稷和黎民百姓啊。

那个人,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死的亲哥哥,同父同母的血足兄弟,大唐帝国原本的继承人——太子李建成。

李建成剧照

于是房玄龄按照李世民的指示再次对史书作出更改,李世民所想要的效果,一是自己要保持“伟光正”的形象,二是要把他指定的一些“对手”们有艺术性的拉低一些。

所以,后人在史书上,看到的李建成的形象就是:“荒色嗜酒,骄态纵横,并兼田宅······有禽犬之行······”把自己的亲哥哥描写成一个人面禽兽,然后李世民再用为苍生除害的姿态杀掉了李建成,这样一看,似乎很符合历史的发展道理,这下子,李世民心满意足了。

但溯流历史长河,李建成,真的是如此不堪么?

(二)

陇西李氏一族,是出名的高门显贵,李渊7岁之时,就袭封唐国公,他的母亲独孤氏更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后来李渊又娶了名门闺秀窦氏,强强联合之下,李氏一族的势力在隋朝时首屈一指。而李建成,就是这样一个显赫氏族里的嫡长子,自幼受到的教育自然不用说,而且早在年轻时,父亲就让他广树恩德,结纳豪杰。

李渊

隋朝大业十三年二月,刘武周在山西起兵造反,当时李渊是太原留守,就以讨伐刘武周的名义,自行募兵。但有“大志”的李渊,募兵的目的当然不是真的为了刘武周,而是同样意在反隋,可是李渊从二月等到了六月却迟迟没有行动。他在等什么?

他在等他的大儿子李建成。李渊前往山西时,把大儿子李建成和小儿子李元吉留在了河东照看家属,并且安排李建成偷偷的招贤纳士、笼络河东各地官员、豪杰。18岁的二儿子李世民一直跟在父亲李渊的身边,李世民眼看群雄四起,再不加入就晚了,于是多次催促父亲,可李渊却说:“你哥哥和弟弟都还没回来,我们此时举兵,岂不是让他们落入险境?”李世民由此闷闷不乐。

终于,到了六月份,李建成护送着李氏一家其余族人和招纳来的谋士来到了山西晋阳,和父亲李渊以及弟弟李世民汇合,万分焦虑的李渊这才放下心来,召开了简单的家庭会议,大手一挥:开始!

七月,李渊率三万军队直扑长安,大儿子李建成领左军,二儿子李世民领右军,四儿子李元吉留守太原。

李建成剧照

于是,接下来的历史时刻,李建成隆重登场。他领兵打仗的本领,丝毫不亚于弟弟李世民,甚至说更强。

李氏三父子进军长安,李建成独领左军,在路途中,他给自己的部下制定了严整的军纪,对于行军过程中百姓的田地,士兵不得肆意践踏,沿途百姓的瓜果蔬菜“非买不食”,力求做到秋毫无犯。李建成一路到了西河城,首先干的事就是劝降,他安抚人心有一套,城内人都想投降,只有郡丞高德儒顽守,其他人就把城门打开迎李建成进来。李建成就把高德儒抓了起来,然后让人一一指出他的罪行,最后当着西河人的面把高德儒杀了,西河的老百姓纷纷被慑服。

从起兵到降伏西河,李建成只用了九天时间,而且没有损失一兵一卒,李渊知道后大喜过望,不愧是他的大儿子,他对身边人这样说:“用这样的方法打仗,可以横行天下。”

李氏这奔赴长安第一战,李建成当立首功。

九月,河东屈突通也闻讯率兵赶往长安,此时天下的大势就像汉末诸侯争抢汉献帝一样,谁先攻进去长安,谁就有了主动权。李建成主动请缨,领左军前往潼关阻拦,让屈突通在潼关外寸步难行,几日后不得不退守都尉北城。李健成为李渊和李世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在这个月底,李渊和李世民就已经突击到了霸上,别的诸侯再也赶不上他们了。

随后,李渊拥立代王为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封为唐王,李建成为唐王世子,并且允许李建成开府培养自己的势力。

这一年李建成才28岁,意气风发,从七月在太原起兵,到十一月攻进长安,短短三个多月,李建成已经扬名天下,各地诸侯都知道,李渊生了个会打仗的好儿子。

李建成

而这一切,在后来被纂改的史书中,李建成的作用被轻描淡写,李氏的攻克关中,全都靠当时只有18岁的李世民。

(三)

就在李世民大肆修改关于李建成的历史之时,有人上书说:“天底下很多事,即使褚遂良不记载,天下人也会记载。”不过自负的李世民管不了那么多,他继续改书,禁止别人谈论李建成和玄武门之变,不断的在国史中为自己“润色”修饰,不断的对避无可避的那部分内容践踏摸黑。

其实,他做到了,到今天,天底下的大部分人都成功的觉得,玄武门之变,是他李世民做的一件正义之事,李建成是《隋唐英雄传》中演的那样陷害罗成、逼走程咬金、通奸李渊妃子的坏人。

可惜,历史给了李建成青史留名的机会,有些事情是无法抹杀掉的,只要它真的存在,就会被人发现。

比如说李建成平定刘黑闼。

在618年之后,作为嫡长子,李渊把坐镇后方的任务交给了李建成,赋予监国重任,李世民这才得到机会四处征战。但是李建成在后方把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对前线的支持功不可没。

到了621年,李世民击败了河北窦建德,但是李世民却没法真正的平定河北,李世民此时手下的武将,大多打仗有一手,安抚治理平定的地方的人才却很少,于是在窦建德死后不久,河北地区曾投降过的窦建德旧部就反复无常,再次起兵反抗李氏,尤以刘黑闼为新的领头羊。

眼见李世民无力平叛,李渊又派出了自己的小儿子李元吉,不料李元吉也被刘黑闼痛击惨败,无奈之下,李渊只好让曾经显示过不凡军事才能的李建成领兵亲征。

李建成手底下有一个人,就是大家都熟知的魏征,这次平定刘黑闼,就是靠着魏征出的主意。李建成认真听取了魏征的分析和建议,明白了只靠军事高压是无法真正平定河北地区的,于是他就采取攻城又攻心的做法,一面军事打击,一面笼络人心,能争取的就争取,最后从内部瓦解了敌人,彻底的平定了河北地区。

魏征

这个事情还从侧面反映了李建成的知人善任,《旧唐书》记载,魏征在太子府无足轻重,是个不被李建成待见的小官,但是如果不受重用,李建成岂会在打仗这么关键的事上听从魏征的意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人们常说的道理,要想评价一个人,也要看看他身边的人。李建成手下的人都有谁?

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千古留名的执拗老头魏征,大家都知道,在后来李世民当皇帝的日子里,魏征给李世民写的谏书总共大概有十万多字,这也让李世民在魏征死后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其人,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试问,如果李建成真的是像史书中那样无恶不作,魏征还会在李建成手下呆八年么?从公元618年,魏征初到李氏,李建成就闻名把他拜为太子洗马,相当于是做了太子李建成的老师,而后更是不断的为李建成出谋划策。

第二个要介绍的人叫冯立,这个人是李建成的护卫将军,掌管太子东宫的安保,但他也没想到,李建成在去上朝的路上被李世民截杀了,当他听到玄武门之变李建成被杀以后,愤然说道:“我曾蒙受太子大恩,岂能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于是他带着太子东宫的护卫和齐王李元吉的部下火速赶往玄武门,与李世民的部下展开激战,并且杀死了李世民手下的一个将军敬君弘。但是事已不可为,冯立冲杀一阵过后,尉迟敬德拿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出来,东宫的士兵一片大乱,冯立只好带人撤退逃亡。

第三个人叫薛万彻,他的哥哥薛万均是李世民的部下,而他则效忠于李建成。当玄武门之变后,冯立率人杀向玄武门,薛万彻却打算带人直捣秦王府,想把李世民的老窝给端掉,但是同样被阻拦,后来也是眼见李建成已经身死,无奈之下,只能率领数十名士兵进入终南山避祸。后来薛万彻才被哥哥引荐,被李世民安抚,又重新出山,在之后的日子里,他参与了灭土谷浑、败薛延陀之战,更是生擒了突厥首领颉利可汗。

薛万彻剧照

这三个人是李建成手下的佼佼者,无论在李建成生前、死后,都曾为他卖过命,李建成待人如何,已经显而易见。

(四)

然而李建成终究没能逃过一死。

李建成经常采纳魏征的建议,可唯有魏征多次提出的“把李世民赶出京城”这个建议没有采纳过,在他眼里,李世民是个比他小十岁的亲弟弟,他是李世民的大哥,尽管李世民在一旁对他的皇位虎视眈眈,可是他有自信,父亲一定是不会撤掉他的太子之位,他会是大唐的合法继承人。

当时,李世民以洛阳为基地,暗中培养了不少的势力,以致于李渊发现后当面训斥他说:“皇帝自有天命,你蓄养死士,培养文臣武将,何必那么急着想要?”李渊对于这几个儿子之间逐渐势同水火的局面,显得如此痛苦犹豫,手心手背都是肉,打杀了哪个,他都不舍得。

但李渊从来都没想过把太子之位传给李世民,反而支持李建成把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谋士房玄龄、杜如晦赶出秦王府。因为李建成自始至终表现都非常优越,并且李世民如此明里暗里的挑衅,他也是挂念着骨肉亲情,没有什么动作去害李世民,宁愿去收买李世民手下的人,而不是直接把矛盾摆在桌子上。

李世民剧照

至于很多电视剧里李建成多次想要谋杀李世民的情节,纯属胡诌,魏征玄武门之变被俘后,对李世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太子(李建成)就是性格太过仁慈了,一直不忍心对你下手,否则哪会有今日之祸?”

仁慈就是李建成致命的弱点。对于一个治国之君来说,仁慈不失为一个优点,但是对于权力斗争来说,仁慈经常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以李建成之仁,他从来没想过弟弟李世民真的会害自己。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建成正与李元吉准备前去上朝参见父亲,李渊的一位妃子跑过来告诉他们说,昨日李世民在李渊面前诬陷他们淫乱后宫,而且今日又带了许多兵将去了玄武门。李元吉于是建议李建成:“先把兵马集结起来,然后派人告诉父皇咱们两个病了,不要去上朝了。”李建成却说:“没事,我们要去父皇处说个明白,世民诬陷我们,倘若不去,不正证明我们心里有鬼么?”

一向英才聪慧的李建成,哪怕知道弟弟李世民披甲带卒,也固执的认为,兄弟二人,不会到了手足相残的局面。关键时刻的仁慈和对亲情的信任,让他犯了不可挽救的错误。

李建成、李元吉剧照

当二人骑马赶到玄武门,快到临湖殿之时,他们才感到形势不对,今日里的玄武门,杀气腾腾。李元吉急忙催促李建成转马回东宫,但一扭头却发现临湖殿左右闪出了李世民和诸多将领,李元吉大惊失色,一面叫李建成快跑,一面向李世民射箭,但是李元吉过于紧张,三箭皆空。

反观李世民,在一堆兵将的护卫下,面色冷峻,手挽硬弓,一箭射向了李建成,只此一箭,李建成就被射落马下。而后,尉迟敬德又冲向李元吉,这个李世民最小的弟弟,很快也随着他们的大哥去了。李世民更是命令尉迟敬德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割下来,带给李渊看,恐吓自己的亲生父亲。

玄武门之变当天,李渊被尉迟敬德胁迫,颁发了一道《立秦王为太子诏》,诏书之中,极力赞美了秦王李世民的功德,以求把这场弑兄、杀弟、逼父的宫廷政变,尽可能的包装的美好一点。

随后,李建成与李元吉分别被灭门,之前,他们兄弟二人各有五个儿子,短短一天,都被杀光。最难受的是李渊,玄武门之变,他失去的不止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儿子以及十个孙子,他也失去了李世民,这个大器晚成的枭雄,被自己的儿子深深的伤害,玄武门之变后,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哪怕李世民在那天屠杀完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亲眷后,哭着跪倒在了李渊面前,李渊也感到,这一切都是冰冷冰冷的。

玄武门李世民箭射李建成

(五)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的臣属和党羽被大规模屠杀,逼的有些与李建成关系过密的将领不得不反抗,李建成在边境的部属们纷纷逃亡或起兵,导致边境空虚无人,才有了李世民登基初期的突厥直接攻到了长安附近。

考虑到李建成的巨大人格魅力和感召能力,李世民思虑再三,决定对李建成和李元吉“以礼相葬”,他追封自己的大哥为“息王,谥号曰隐”,自此以后,太子李建成,就变成了隐太子李建成,也代表着他这段要被隐藏的历史。

成王败寇,所以在这十几年后,李世民才能肆无忌惮的修改着关于哥哥李建成的这段历史,但是终究有所疏漏,比如当年唐高祖李渊的起居注官温大雅所写的《大唐创业起居注》等部分记载真相的史料还是流传于世。

李世民可能同样想不到,在唐朝之后的岁月里,玄武门竟然还会发生三次政变,是他,开创了大唐血腥权利斗争的先河。而且,李世民一生14个儿子,9个死于非命,3个被流放,只有一个得以善终,其中李世民所立太子李承乾,因为谋反而被李世民所杀,天理循环,这何尝不是一种报应?

公元649年,52岁的李世民驾崩,据说他死前曾潸然泪下,对身边的近臣说:“

人情之至痛者,莫过乎丧亲也······但知自咎自责,追悔何及?

”他究竟想起了谁,是亲手所杀的哥哥李建成么,他是在后悔当年玄武门之变没有给李建成留下一丝活路么?李世民没有直说,近臣们也不敢猜测。

千古一帝李世民

李世民死后,他给大唐留下了一个伟岸的帝国,和自己用“贞观之治”塑造的“圣君”名声。在后人眼中,他是天命所归,他是无与伦比的千古一帝。

可是,不知道他会不会,又和李建成在地下见面,面对着被自己极力扭曲的亲哥哥,说一声迟来的道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大儿子,房玄龄,李渊,大唐,父亲,褚遂良,李世民,李建成,太子,史书,观点评论,李渊,魏征,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大儿子,房玄龄,李渊,大唐,父亲,褚遂良,李世民,李建成,太子,史书,观点评论,李渊,魏征,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大儿子,房玄龄,李渊,大唐,父亲,褚遂良,李世民,李建成,太子,史书,观点评论,李渊,魏征,李世民,李元吉,李建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