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李二费了好大劲,把史书PS得挺到位,但谎言毕竟是谎言,即便编得天花乱坠,却依然还是留有不少经不起推敲地方,我们一较真,就有可能触摸到历史的真相。
就比如说当年,按照旧唐书的记载,李世民身为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位列王公之上,开府纳士,当时的秦王府如同小朝廷一般,风光无限,威势直压太子。即便拥有如此炙手可热的势力,却依然没有任何后宫、妃嫔看好李世民,其实作为皇帝的枕边人,这群女人对李渊的真实想法,应当最清楚,而她们在历史上的表现,自然具有很强的超现实主义指导意义。
从李渊的后妃们不接近李世民,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在以往的史书当中,连篇累牍地记载了李世民的功绩如何卓著,很多人已经论述了史书当中,故意弱化、删减李建成、李渊的功劳,这点咱们也就不再重复了。
之所以李世民要深度ps历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赋予自己继承皇位的合理性,我屠兄杀弟,为啥?咱委屈呀,为国家立了那么大的功劳,就不能按劳分配一次吗?
他这种想法在李渊的眼里,自然是完全无理取闹的,立太子立嫡立长,李建成两样都占了,即便蠢如猪,人家先占了坑,你就得老老实实盘着,别费劲。这叫啥,在封建社会,君臣之位已定,你安生,就是最大的忠,最好的本分。在史书记载当中,李建成不停犯错,又是打仗不咋滴,又是杨文干造反,将李建成的太子地位塑造成了玻璃材质的了。然而,作为后宫内部的这群权力收益群体,她们对权力变动的押注始终没有改变,没有,哪怕一位后妃改投李世民。足见李渊对李建成的看法,自始至终,其实从未改变过,什么太子地位岌岌可危,父子相疑,那些应该都是艺术加工的效果,做不得真。
咱们很多人被修改后的史书带偏了,进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没你李世民,李渊就搞不定天下,建不来唐朝。从《大唐创业起居注》里面,其实可以看出,李渊的表现,没那么水,在整个大唐王朝创业过程当中,李渊这个集团董事长把握的方向非常精准,该怎么打,打谁,都是一言而决,从不拖泥带水。而李世民作为执行力很强的高管,有着出众的表现,固然值得领导赏识,但你非把征战天下这个团队的功劳,强化成个人,那就实在是太夸张了。
虎牢关你李世民是很拉风,一战擒了窦建德,但没有李元吉在洛阳城下稳住王世充,没有李渊、李建成稳稳地输送粮草、辎重,你能高光得起来。因此,李世民干得虽然好,其实还不至于让李渊产生重奖太子的念头,作为大唐的当家人,秩序安稳才是第一位。李世民这小子表现得不错,不过,这也是他应该的,老子要是挂了,他们几个小子,谁也跑不了。
从李渊的角度来看,按劳分配是不存在的。这或许就能解释为啥后妃们不去亲近李世民了。首先李渊当时正值春秋正盛,身体不错,从后来他在抑郁中也能抗上八年来看,这老爷子的身体当时确实不错。因此,传位之类的,其实还早着呢,所以这些后妃们,犯不着急急地去拉拢、攀附皇子们,寻找以后的依靠。
其次,李建成作为帝国已经定下的太子,不出意外这位以后就铁定是皇帝无疑了,放着未来的皇帝不巴结,去巴结你这个跟太子关系不好的王爷,这不明显自讨苦吃嘛。最后,从杨淑妃、尹德妃不竭余力地帮助太子一起搞李世民,也能看出关陇氏族对大唐皇位的支持方向,李建成这样一个完美的守成之主,更加符合门阀大族们的需求,因此这些身后代表门阀们的后妃们,自然会将自己绑到李建成这个战车之上。大家虽然都不看好李世民,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李二竟然敢玩阴的,玄武门的刺杀,最终解决了李世民心中的难题,也提前宣布了李渊的退休。
李世民踏着兄弟们的鲜血登上皇位,而先前不支持他的那些后妃们,也被一并扫进了父皇软禁的宫廷之内,再无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