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55年,唐高宗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皇后。关于武则天之所以能被立为皇后在史学界有几个争论。
近代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是长孙无忌代表的关陇集团和李世勣代表的山东集团的权力斗争。出身太原王氏的王皇后的支持者是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这些人都是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而武则天的支持者李世勣、许敬宗等,则来自“山东集团”,即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两个集团为了争夺权力而在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的事情上进行了决战。
而现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则认为,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其背后的实质是已经定型的贵族阶级和新兴的地主阶级之间的权力争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把武则天出身定义为商人家庭,武则天因此同情新兴地主阶级。而长孙无忌、褚遂良则代表了老牌贵族阶级。这个论断有点不分牛马,武则天真实出身于贵族集团,其父武士彟在高祖时期就已经贵为工部尚书。而且武则天的核心支持者李世勣出生于“山东”世家贵族,根本不是新兴地主。再者说,一千多年前的武则天是否具备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阶级观点也存疑。所以这个论点有点太过主观意识化。
而西方学者崔瑞德主编的《剑桥文学史隋唐史》认为,武则天之所以能上位,是当前掌权者、既得利益者(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与期望利用武则天上位获得回报的政治投机者(许敬宗等人)之间的权力争夺战。至于李世勣,则是希望借此打压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以此抬高自己的地位。这纯粹是出于个人目的而进行的政治合作。并且武则天之所以被立为皇后,很大程度取决于唐高宗,唐高宗不是其父太宗皇帝,行事要考虑平衡势力,他更鲁莽更易被武后掌控,所以在政治投机者的推波助澜下,富有心机的武则天终于上位,并开始了漫长的掌权生涯。
我认为剑桥文学史分析的比较靠谱,其实权力斗争没有那么复杂,基本上都是出于个人的利益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