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明代官窑青花瓷纹样的风格如何变化?

明代官窑青花瓷纹样的风格如何变化?

最近看过梅寿亭先生所著的《怡观园珍藏明代官窑瓷器》一书,里头介绍了洪武、永乐、宣德、成化各朝的珍藏官窑瓷器两百余件,其中青花瓷占六成以上,使笔者对青花瓷的鉴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本篇谨以纹样为切入点,探讨明代官窑青花瓷的风格变迁。

一. 简介明代官窑瓷器

1.官窑的历史

所谓官窑指的是专门为宫廷烧制瓷器的作坊(窑口),按今天的说法就是制作特供瓷器的国有企业。相传北宋时期徽宗因不满意进贡瓷器的瑕疵和缺陷,就亲自设计并指挥烧制瓷器,于是就产生了我国第一口官窑。后续的南宋,元明清历代政府都有官窑的设置。说到官窑,就不能不提景德镇。

2.明代官窑瓷器

明朝立国之后不久就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窑厂,烧制属于明代的官窑瓷器。早期的明代瓷器的选料和烧制工艺基本上是继承元代的技术,因此,所烧制出来的官窑瓷器(尤其是青花瓷)与元代的官窑瓷器相差甚微。

到了永乐年间,官窑开始技术升级改造,通过大胆的创新,官窑瓷器在造型、胎釉、纹饰方面都比前朝有了长足的进步。

发展到宣德年间,官窑的青花瓷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饱满的釉色,以及多姿多彩的纹饰为世人所称叹。其制造工艺和艺术水平达到了宋瓷之后的另一个顶峰,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发展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洪武官窑瓷器很大一部分继承了元代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器皿形状粗大,胎体较为厚重,纹饰的线条粗旷豪放,简洁流畅。就青花瓷而言,其颜料依然沿用元代进口的“苏麻离青”(简称“苏料”),这种高铁低锰的呈色剂会使青花出现宝石蓝的光泽,但也会出现锡光、铁锈斑和晕散等现象。

但由于到了后期这种来自伊拉克的颜料渐渐匮乏,不得不用次品或循环再用的残渣提炼,致使青花发色偏灰。到了永乐年间,三宝公公几度下西洋,开辟了海上新丝路。

苏料又得以大量进口,在很长一个时期成为官窑青花瓷的首选颜料。而在成化时期,官窑青花瓷已经开始改用江西平等青料,这种国产的颜料在色泽上蓝中微泛灰青,无苏料之晕散及锈斑,以柔和淡雅而著称。

1.龙形纹样

对于宫廷御用瓷器来说,龙形纹样较为常见。明清时期皇家对龙纹的使用已经有了管控,民间不得擅用。以洪武年间一只龙纹撇口空心竹节形高足杯为例,杯体外表绘有一条青花云龙逐珠的图案,这条青龙绘制得张牙舞爪、轻盈飘逸,鳞爪采用简笔绘成,身上的鬃毛用粗线条描绘,与风云纹和火云纹形成自然过度,令画中龙生动形象、矫健异常。

我们再来看看三件出自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第一件龙纹方盘,盘内绘苍龙出海,该龙蜿蜒盘旋,龙头居中,四爪伸张,上方火云环绕,下部波涛翻滚;第二件是龙纹花口洗,碗中这条龙首尾盘成一个“C”型,四爪外展,在火云堆中穿行;

第三件还是龙纹高足杯,杯外表的图案是双龙戏珠,龙纹的形态与洪武年间那只高足杯相仿。上述三件青花瓷器的龙形纹样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对鳞爪须鬃做了细致的刻画,每片龙鳞和爪甲都清晰可见,龙首及四爪的肘、膝关节位都长出一束长毛。这些龙形纹样与洪武年间的相比,更为庄重威武,却少了几分逍遥自在。

2.缠花纹样

说到青花瓷,又怎么能少了花卉的纹样?在这些明代的青花瓷藏品之中,有用花卉为主题的,也有作为花边来装饰点缀的,有逼真描绘的,也有意象表达的。常见的花卉种类有莲瓣、灵芝、菊花、牡丹、松竹、梅花、石榴等等富有吉祥寓意的品种。

总之在这些瓷器当中,带有花、叶纹样的瓷器占了绝大多数,其中以花、叶缠绕扭转在一起组成的连续纹样最为有特色。

先看一只洪武年间的八瓣菱花形青花盘,盘面共有四种花卉纹样组成,最外圈是云形卷草,再往里是一圈茶花,第三圈是缠枝灵芝纹,盘心是一朵八瓣莲。卷草和茶花纹都是独立布置,相邻两个图案之间间隙明显,只有到了灵芝纹时左右纹样才形成简单的搭接和堆叠。

再来看一只宣德年制的青花缠枝花卉纹扁瓶,瓶身从头到脚都用塑料绘成四季花卉纹。纹路不满足于以往的平面规律性的连续图案,而是通过枝藤的卷曲让整个瓶身的花纹都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建起一组更为复杂的立体连接图案。

同样是出自宣德年间的一把青花缠枝牡丹军持(一种长嘴无柄的盛水瓶),牡丹花纹通过蜿蜒盘旋的藤蔓从瓶身环绕到长长的瓶嘴上。从制作技艺而言,较前代又更近一步。

最妙之处在于碗内外的花纹刚好是对向重叠,从上方一定的角度俯视这两只碗,碗外的花纹好似穿透碗壁向碗内延伸一般,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从洪武到成化这一百多年来,官窑青花瓷花卉纹的发展来看,纹样的设计和绘制呈现出由简单罗列到复杂构造,再由复杂构造到简化求精的趋势。在经历了前期的战乱和内乱之后,明朝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升,反映在手工艺行业方面,增添了不少创新和精致。

3.梵文纹样

在众多藏品之中,有一类不常见的纹样吸引了笔者的眼球,这就是梵文纹样。梵文是古印度文字的一种,作为纹样应用在明代官窑青花瓷器上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一是单独的梵文种子字,二是一小段梵文吉语,三是整段经文的梵文书写。

其次看看宣德时期的作品,是一件极其罕见的青花篆书梵文瓜棱钵。内底青花篆书“大德吉祥场”,周围九组莲瓣纹内书梵文种子字,外壁十处瓜棱莲瓣各书种子字。其青花系由正品 苏 料绘制,青翠浓艳,极为精致。宫中应该用不上像钵这样一类的器皿,应该是为了礼佛、赐僧所特制。

再来品鉴一下成化时期的珍器,一只撇口青花梵文盘。内底绘主佛种子字,内壁绘六圈梵文,外壁绘四圈梵文,内外合计488字,有可能是一段经文的摘录。该瓷器系用江西平等青料绘制,青花泛灰色,感觉柔和自然。

结语

“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通过乾隆皇帝这首题诗,可见历代皇室对青花瓷器的喜爱。

我们今天通过对存世明代青花瓷藏品的纹样风格演变之研究,不仅可以还原明朝瓷器登峰造极的盛况,而且从这个侧面还能够推演当年政治、经济、艺术以及宗教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怡观园珍藏明代官窑瓷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青花瓷,景德镇,时期,花卉,元代,龙形,年间,风格,瓷器,颜料,观点评论,青花瓷,纹样,官窑,青花,瓷器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青花瓷,景德镇,时期,花卉,元代,龙形,年间,风格,瓷器,颜料,观点评论,青花瓷,纹样,官窑,青花,瓷器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青花瓷,景德镇,时期,花卉,元代,龙形,年间,风格,瓷器,颜料,观点评论,青花瓷,纹样,官窑,青花,瓷器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