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直以心狠手辣著称,为了能让自己的子孙稳坐江山,不惜将跟随自己半生的开国功臣一个个解决掉。但他却万万没想到,提防了所有外臣,却没提防住自己的亲生儿子。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太子,他不仅手握重兵,更是被允许独立处理朝堂事务,深受自己父皇的喜爱,被称为历代以来权力最高的皇太子,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朱标。
朱标是朱元璋与马皇后之子,早在朱元璋还是吴王时期就被立为世子,朱元璋非常喜爱他,对他寄予了厚望,并将其从小当作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
只不过,在治国的理念上,朱标与朱元璋的意见可谓是完全相反。朱标希望能够实行“宽通平易之政”,反对朱元璋的“重典用刑”理念,两人也因此时常发生矛盾。
为了使朱标能够顺利接手皇位,朱元璋一度为他扫清所有障碍,可惜的是,朱标这个最让他得意的儿子,却在一次视察返京后不幸染上风寒,没多久就因病重过世。
也许是爱屋及乌的原因,朱标死后,朱元璋没有在儿子中重新选立皇太子,反而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封为了皇太孙,这令群臣与诸王不解,也为之后的汉王叛乱种下祸端。
明成祖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子,从小朱元璋对他的疼爱远不如其哥哥朱标。
朱棣出生时,正值朱元璋与陈友谅的紧张作战时期,当时朱元璋全身心都放在了战场上,即使知道了自己有个儿子出生,但却连看一眼的机会都没有。
一直到朱棣七岁时,才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
除此之外,文化方面朱棣也展现出了过人的才能,丝毫不比他的大哥朱标差。
直到朱棣十岁那年,朱元璋将其和其他兄弟一同封为藩王。其目的也是非常明显,就是防止他们打太子之位的主意,帮助朱标巩固皇位。
三、
朱允炆继承了他爹朱标宽厚仁爱的治国理念,这一点深得朱元璋的心,他仿佛在朱允炆的身上看到了朱标的影子,也是这个原因,才会让他选择力排众议推朱允炆继位。
而在这个太子之争上,朱棣显然就不占优势,他十岁被封为燕王,此后长年驻扎边疆地区,与朝廷的大臣几乎是没有交集,虽说他的军事才能非常突出,但是却没有得到任何大臣的支持。
朱元璋自然是非常肯定朱棣的才能的,但是他认为,朱棣在作战方面的能力高,不代表在治国方面的能力也高,虽说他之前因治国理念的偏差经常与朱标意见不合,但他还是非常肯定朱标的治国能力的,恰巧朱允炆就继承了这一点。
四、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此时的朱棣已经有了夺位的想法,但他还并未有过多的实际行动。
同时,刚即位的朱允炆眼看各藩王的势力越来越大,于是,他利行削藩政策,先后将周王、代王、齐王等多位藩王一一废黜,而彼时作为势力最强大的燕王,朱棣的一举一动也受到了朱允炆的监视。
朱棣彻底被激怒,发动了“靖难之役”,一举攻入南京,成为了明朝史上的第三位皇帝,而仅仅当了四年皇帝的朱允炆,也在这场战乱中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