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多子,总共有26个,其中两个夭折,还有二十四个除了朱标都做了藩王,朱元璋想得很美,皇帝坐中央,兄弟守四方,把朱家的天下守得妥妥的,但他没有想到,等他去世之后,最先出问题的就是藩王。
其实,朱元璋晚年已经意识到了藩王的势力已经对皇权产生了威胁,但他在世的时候,儿子们都服服帖帖,所以他也没有想到削藩是朱允炆做不好的事情。
他的儿子大多都没有反抗王权,至少在朱允炆处理的六个藩王中,就有五个没有,而且有一个人不堪其辱,自杀了也没有反抗,他就是朱柏,但他的死,却成了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朱柏的故事。
洪武三年的时候,朱柏出生了,他的母亲是胡顺妃,历史记载很少,估计不怎么得宠,但朱柏却长很好看,史书用“美异”来形容他的外貌,最可贵的是,朱柏并没有因为朱家的外貌俊美就荒废学业。
相反,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子,每天读书都要读到半夜,这样的努力让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成了一个精通诗词的文人,而且特别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书法得到了父亲的认可,朱元璋每次诗兴大发,都吟诵出来让朱柏写出来,可见,朱元璋对这个儿子是非常欣赏的。
朱柏的书法作品后来被明朝的第一才子解缙看到了,也是敬佩万分,可见,朱柏对书法的造诣是真的很深,身为皇子,能有这份定力,是非常不易的。
也许是因为读书比较多,朱柏的修养也很好,史书对朱柏的记载是“长而通明”,意思就是长大后,朱柏成立一个通达而且贤明的人。
如果只把朱柏想像成一个风度翩翩的儒生,那不足以形容朱柏的风采,其实朱柏同时也是一个喜欢军事的人,他的喜欢,不仅停留在兵书之上,他不仅仅喜欢谈论兵书,而且是一个自身力气很大,刀剑弓弩,都玩得很顺溜的人,时常以骑射为乐。
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皇子,好像本来就应该拥有美好的未来,他在朱元璋的第二次封藩典礼上被封为湘王,彼时的朱柏年仅八岁,七年后,朱柏迎娶湘王妃,就在当上新郎官的这一年,朱柏也必须上路就藩了,因为明朝的规矩就是,藩王十五岁就必须就藩,而且没有皇帝的诏书,不得离开藩地。
其实一个十五六岁是时候正处在叛逆期,这个年龄就藩是很容易出事的,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朱元璋的儿子们就藩后胡作非为的很多,比如二儿子秦王朱樉就荒淫残暴,最后被宫人毒害,三儿子朱棡还在半路上就鞭打厨师,这些都是因为觉得离开父母就可以为所欲为的一种放纵。
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在朱柏身上发生,他在离别父亲的时候就非常不舍,朱元璋对儿子们就藩都有一个规矩,就是送一个玉带给他们,让他们把玉带戴上,让后转身让他看玉带上的装饰。
朱柏带上后,并没有转身,而是把玉带的装饰转到身前,让父亲看,朱元璋问为什么这样做,朱柏说:君父不可背也,这就可以看出,朱柏是真的不愿意离开父亲,他对父亲的爱是一种至纯之爱,但这种爱,也为他后来的自杀埋下了隐患。
到了封地之后,朱柏充分发挥了他文武双全的特质,在文化和军事方面都有建树,在文化方面,他修了一座“景元阁”,召集当地的名儒来校对古代的书籍,以弥补他们的残缺和错误,希望这样可以传承后世。
在军事方面,他也发挥了作用,比如有一次荆州地区窜入了叛军,他就带领卫所的士兵,不仅打败了他们,而且在获得朱元璋的同意后,成功追击,直到把叛军消灭。
和那些不断传出劣迹的儿子相比,朱柏算是表现非常好的,朱元璋为此大感欣慰,特地把他召回南京嘉奖。
表面上看,朱柏的一切都很好,但实际上,他的心灵已经是伤痕累累,就在他十四岁时,母亲和外祖父被朱元璋杀了,罪名仅仅是因为外祖父没有经过允许就到宫里看望了母亲,在他二十三岁时,他的岳父一家也因为胡惟庸按的牵连而被灭族。
而朱柏自己也没有同胞的兄弟姐妹,如果他们能有一个儿女也好,可惜朱柏一生都只有两个女儿,而且还都夭折了,这样的亲情环境,让朱柏很在乎父亲,可是,到了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也去世了,而且去世的时候还不许藩王回京,这就让朱柏连告别父亲的机会都没有,于是,隐痛就只能埋在心里。
未来躲避内心的伤痛,朱柏开始迷恋道家,还围自己取了一个道号“紫虚子”。他还曾经寻访过张三丰,但没有寻到。
如果生活就这样过下去,朱柏也许还是可以平淡的过完自己的一生,但是朱允炆开始削藩了,朱柏因为有压制叛军的功劳,从而被认为是有军事实力的人,所以进入了首批被压制的对象。
在对朱柏动手之前,朱允炆已经处理过几个叔叔了,结果就是贬为庶人,甚至围幽禁,这样的结果朱柏无法接受,在他知道事无挽回之后,他选择了一个非常惨烈的死法,他和自己的妻妾告别后点燃了藩王府,然后穿戴起自己藩王的服饰,骑上自己的宝马,跃入了火海。
就这样,建文帝成立杀死朱柏的凶手,但是,我们只能说,建文帝的做法,是压死朱柏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一个人本来就没有多大的生存意志,那么,只要有一点点的可能,都可能是他弃世的理由,更何况,朱允炆的做法,也不是一点点的伤害。
朱柏死了,他临死前说,他不愿成为奴婢一样的人物,而且自己在父亲生病的时候不能服侍,死了也不能参加葬礼,这体现了他身为皇族的优越感,和父亲生离即为死别的伤痛。这可以说,这也是身为皇家的悲哀。
让建文帝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是压垮朱柏生存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朱柏的死,也是逼反朱棣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朱棣是知道造反的艰难的,他曾经对姚广孝说过,民心不在他那一边。
因为太平盛世,谁都不喜欢战争,但是,朱允炆的做法,让朱棣觉得,自己的下场要么是贬为庶人,要么就是被关起来,而自己和朱柏一样,是不甘于过这样的生活的,那么剩下的,就是和朱柏一样的下场。在死亡和造反之间,朱棣做了和朱柏不一样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