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赢得很艰难,虽然李世民是主动发起的一方,有备打无备,但还是差点被李建成一方翻盘: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击败驻守玄武门的张公谨,差一点见到的就是活着的李建成;然后与东宫左车骑将军谢叔方、齐王府副护军薛万彻联合攻打秦王府,眼看就要破门,李渊的圣旨到了;就连李世民都差点被李元吉杀死,“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絓,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尉迟恭将将赶到,才救了李世民一命。
这些都说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兵力严重不足,李世民都需要孤身参与血战。
那么问题来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都赢得如此艰难,尉迟恭是如何轻易挟持李渊的呢?不要相信所谓的“李渊心伤建成、元吉之死主动让位”,这就是扯淡,古来皇位之争哪有什么亲情可言?
对于这一段,《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详细描述,只说太子府兵溃散后,李渊问裴寂“今日之事如何?” 在裴寂的劝说下,召李世民宽慰之。
《资治通鉴》中有一段描写说,玄武门之变当天李渊是想让李世民三兄弟到临湖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对质,顺便缓和一下三兄弟的矛盾。可谁曾想李渊没有等来他们三兄弟,等来的是身着盔甲手持武器的尉迟敬德,并且身上还沾满了血,“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但是这里还是没有说明,尉迟恭是如何“擐甲持矛,直至上所”的?要知道在古代带着武器身着盔甲见皇帝是绝对不可能的,除非这个皇帝已经是傀儡。尉迟敬德这样来见李渊,说明李世民已经不把李渊放在眼里了,那么李渊的宿卫哪里去了?
按照唐代的护卫制度,三卫五仗有180人,千牛备身48人,再加上军官至少有500人左右。按如此组织的话,李渊身边的护卫至少得有2500人。要对付这些人凭玄武门之变后的残兵,武力征服是绝对办不到的!那么李世民是如何对付这些护卫的呢?史书中为何只字不提?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要知道李世民到底有没有篡改史书?
对于这个问题,历来争论的比较厉害。明代以前,李世民篡改史书是主流观点,倾向此观点的人拿出了比较多的证据,主要有以下五点:
1、史书中对玄武门之变多语焉不详,特别是参与者更是疑点重重,甚至连具体有谁都说不清。
《旧唐书·太宗本纪》记载“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而《新唐书·长孙无忌传》里记载“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
同一时间发生的同一事件,史书却有完全不同的记载,而且差别巨大,不算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这样“籍籍无名”之辈,房玄龄、程知节、秦叔宝这样的名臣宿将到底有没有参加都弄不清楚,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参与者却如此扑朔迷离,岂非怪事一件!
2、李世民多次要求查看《实录》
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曾先后三次要求亲自查看李渊和他本人的《实录》。
第一次是在贞观十三年,李世民以“观所为得失,以自警戒”为名,向谏议大夫褚遂良调阅起居注。褚遂良断然拒绝,说:“不闻帝王躬自观史。”一旁的黄门侍郎刘洎也说:“设令遂良不记,天下之人皆记之矣。”李世民一时语塞,就此作罢。
第二次是在贞观十四年,这次,他面对的是房玄龄。房玄龄相对来说比较好说话,满足了李世民的无理要求,将“起居注”删为“实录”给他看。当看到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发现写的很隐晦,于是要求“削去浮词,直书其事”,并且还发表了看法:“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以,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这明显就是给玄武门之变定了性,暗示史官要按照“周公诛管”的故事去改呀?
第三次是在贞观十八年,他直接让史官许敬宗(秦府十八学士之一,唐朝宰相,兼修国史)拿来《实录》给他看,这应该是一次复查,也许对《实录》比较满意,李世民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许敬宗到底领会到了多少就不为人所知了,毕竟许敬宗在历史上以“曲从迎合”、“曲直不正”著称。
据史料记载,贞观时期,许敬宗总揽修史,前后所得赏赐,多得数不清。他去世后(李世民已经去世),被人揭发肆意删编,所以后来唐朝数次修编国史,都未提及许敬宗,他的各种丑行也在两《唐书》、《资治通鉴》中多有记述,这也佐证了许敬宗删改《实录》以迎合太宗的说法。
3、李渊、李建成、李元吉被抹黑
我们再来看两《唐书》以及其他史料是如何记载唐朝这段历史的:李唐开国至一统宇内,都是李世民的功劳。李渊在晋阳起兵,是受了李世民的“胁迫”和“引导”;李建成沉迷酒色、残暴不仁,“建成残忍,岂主申易之才”,只是凭着嫡长子的身份才正位东宫;李渊多次表示要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坚辞不受;李元吉性格残暴,野心勃勃,不受李渊待见。
李渊、李建成、李元吉真有如此不堪吗?李建成的“英明神武”很多学者都有论述,这里不再详述。
4、“渭水之盟”明显粉饰
公元626年,李世民与突厥颉利可汗在便桥相会,宰白马,立盟约。颉利可汗在结盟之后,还献上数千马匹和上万口的羊群给李世民,这是《旧唐书》中对“渭水之盟”的史料记载。
从这段记载来看,渭水之盟期间,李世民明显占据上风。但事实却是,颉利陈兵20余万于渭水,长安城兵力空虚。
史书记载,李世民仅率6骑前往渭水见颉利。颉利先是被李世民一番言语说得理亏,又见唐军军容整齐,于是由羞愧变为恐惧,最终向李世民请和。
这不是扯淡吗?再怎么说颉利也是突厥大汗,怎会被李世民一番言辞说得理亏,更不会一战未交就被唐军吓住,还要献上羊马万口?真以为颉利是来送礼的吗?
要知道颉利可汗率重兵逼长安,已成骑虎之势,若非得到令他满意的好处,岂能轻易罢兵?就算他要罢兵,他底下的小可汗也不会同意。所以他在渭水之盟中,肯定是得到了非常大的好处。
但史书中只字未提,岂不说明李世民对这段历史“粉饰”掉了吗?
5、司马光的态度
司马光在编修《资治通鉴》时,将《太宗实录》以及两《唐书》中的很多材料加以否定和放弃,并没有将其列入《资治通鉴》。司马光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史家,他对《实录》的真实性也持有严重怀疑的态度。
然而明代以后,特别是明代和近现代很多人开始倾向于李世民没有修改史书。
1、明太祖朱元璋就认为,李世民让直书玄武门,是“欲以公天下也”,并非所谓的让史官去“揣摩上意”。
《明史》记载,朱元璋曾说:“(唐太宗)命直书建成之事,是欲以公天下也。予平日言行可纪之事,是非善恶,汝等当明白直书,勿宜隐讳,使后世观之,不失其实也。”
2、很多古人认为李世民就是开国之君,李世民没有必要抹黑李渊。
比如贞观朝的魏征:“陛下平一海内,爱养生人,天授明德,情存至化,军国机务,皆出圣躬。”
武周时期的狄仁杰,也是一口一个唐太宗开国:“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
明朝初年的黄哲:“汉室兴王推邓禹,唐宗开国任房乔。”
明嘉靖朝的杨慎:“李世民,十八岁,举义兴兵。扶立起,老令公,大唐高祖。”
3、房玄龄既然负责“改史”,为何“首谋”仍然是他?
“首谋”杀李建成,在古代道德体系中,是要受到严厉批判的。杨简在《慈湖遗书》中就批判房玄龄说“玄龄乃首发乱谋”,“玄龄首谋,借周公以文其奸”。《新唐书·长孙无忌传》中也说房玄龄首谋杀李建成,“房玄龄谓无忌曰:‘祸隙已芽,败不旋踵矣。夫就大计者遗细行,周公所以绌管、蔡也。’遂俱入白王,请先事诛之,王未许。”
房玄龄既然能“改史”,为何不把首谋之事模糊一下?
4、史书中对玄武门之变描绘的非常“血腥”。
史书中不仅具体地记载了李建成、李元吉的死亡过程,还描绘的非常生动,可以说历历如绘:“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尉迟敬德将七十骑继至,左右射元吉坠马。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挂,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
此外,史书中还白纸黑字地记载了李世民杀十个亲侄子并除籍:“建成子安陆王承道、河东王承德、武安王承训、汝南王承明、钜鹿王承义,元吉子梁郡王承业、渔阳王承鸾、普安王承奖、江夏王承裕、义阳王承度皆坐诛,仍绝属籍。”即把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共十个亲侄子,不论成年还是未成年,一律处死,并在宗室的名册上除掉他们的名字。
如果李世民篡改史书,怎会让诛兄杀弟,乃至杀十个亲侄这样令人发指的事情流传下来,就算诛兄杀弟的事,实在是篡无可篡,改无可改,那么他也完全可以把兄弟的死亡过程模糊化,然后用春秋笔法,将之写成为乱兵所杀,至于杀十个亲侄儿这一条,甚至可以只字不提。
以上四点貌似都很有道理,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二点根本不能称其为“证据”,因为朱元璋本人对李世民非常推崇,推崇到什么地步呢?《明史》中记载,洪武六年,朱元璋下令,在京师钦天山之南修历代帝王庙,以祭祀历代16位开国之君,其中只有李世民不是开国君主,再怎么说李渊也是在位九年、唐朝的第一位皇帝。朱元璋罔顾事实,可见对李世民的推崇。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也是明代大臣鄙李渊扬李世民的主要原因,洪武朝的东平通判黄哲在给朱元璋的折子上就直接写“唐宗开国任房乔”,根本不认李渊。
所以,明代以后特别是明代很多人都认为李世民是开国之君,这无疑是受了朱元璋的影响,做不得准。
至于第三、四点确实很难反驳,所以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史书中为何只字不提李世民是如何对付李渊那些护卫的?
两唐书《文德皇后长孙氏传》里面都记载了这样一个细节:玄武门行动前,李世民引将士入宫授甲,长孙氏也跟随入宫,对参加行动的将士“亲慰勉之”。然后,史书中就没有然后了。
长孙氏一个妇道人家,跟随入宫,仅仅只是慰问和激励将士吗?这时疑点一。
《旧唐书·房玄龄传》有这样一条:“玄龄尝因微谴归第,黄门侍郎褚遂良上疏曰:‘及九年之际,机临事迫,身被斥逐,阙于谟谋,犹服道士之衣,与文德皇后同心影助,其于臣节,自无所负。’”
这条记载说的是,房玄龄因为有微小过错而遭到斥逐,褚遂良出面替他求情,说他在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时有大功——“与文德皇后同心影助”,所以他无负于唐太宗,“其于臣节,自无所负”。
房玄龄有什么样的大功,能与长孙氏一同完成?乃至需要“同心影助”?这是疑点二。
《旧唐书·房玄龄传》又赫然记载:“贞观元年,……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如果论开国之功,尉迟敬德和侯君集是不可能位列第一的,所以这里明显指的就是玄武门之变中的功劳。
那么,既然房玄龄参加了玄武门之变,为何史书中语焉不详?他在其中的作用又是什么?竟然能与尉迟敬德并列第一?这是疑点三。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李世民麾下的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等骁勇之士去了哪里?为什么《旧唐书·太宗本纪》中有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张士贵等人参加,而《新唐书·长孙无忌传》却没有?这是疑点四。
汇总以上四点,我们是不是可以设想,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一方有两路人马,一路有李世民率领尉迟恭等人去玄武门“恭候”李建成;另一路有长孙氏和房玄龄率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等人前去解除掉宫中侍卫,然后再利用长孙氏身为女性的天然优势,安抚好宫中的嫔妃、太监和宫女,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采取了一些过激的手段,比如挟持、囚禁李渊等等。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李世民之篡改史书,乃是有意“抓大放小”,删掉了所有“挟持李渊”这样罪大恶极的“逼宫”情节,然后再鼓励史官大书特书诛兄杀弟细节,这样才不会让世人抓住“逼宫”的情节不放,李世民“以小恶掩大恶”实在是高明的手段。
大家认为小编的推断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