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朱元璋晚年:皇后太子相继离世,挥泪斩女婿,为皇孙上位大开杀戒

朱元璋晚年:皇后太子相继离世,挥泪斩女婿,为皇孙上位大开杀戒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年6月),入夏的南京让人胸闷气短。

躺在龙床上的朱元璋满头银发,眼窝深陷、面容消瘦,他知道,自己已经没多少时日了。

看着皇太孙朱允炆,朱元璋心里无比焦虑,这样一个心慈手软的“孩子”,如何能镇得住久经历练的叔叔们?

可死后万事皆空,他也顾不了许多了,身后事只能靠朱允炆自己了。

是年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时年71岁。

△明太祖朱元璋像

01

自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发妻马皇后在五十一岁那样撒手人寰后,朱元璋的内心就深受打击,他的情感世界愈发孤独。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精心培养的太子朱标骤然病逝,这对于年近七十的朱元璋又是一个打击,不仅难过更甚,还打乱了他之前所有的安排。

经过多方思量,朱元璋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

随着时间推移,朱标薨逝对朱元璋的影响在慢慢减淡,可朱元璋却愈发焦虑了。

史书记载,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除了长子朱标外,朱元璋亲封的“九大塞王”之首、秦王朱樉(朱元璋次子),也被人下毒害死。剩下的塞王中,以晋王朱棡(三子)、燕王朱棣(四子)二人最为年长。

燕王朱棣自不必说,晋王朱棡也非等闲之辈。

《明太祖实录》记载,朱棡“眉目修耸,美须髯,顾盼有威容,多智数。”

自就藩太原以来,朱棡节制沿边军马,时不时对燕王有监视之意,其麾下有大将如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等。后世专家评价,若非朱棡早逝,朱棣起事能否成功还是个未知数。

儿子们个个都兵强马壮,皇太孙朱允炆想顺顺当当继位,恐怕不是件易事。

深知这一点的朱元璋,恨不得向天再借五百年。可生死都有定数,他也只得尽力而为,好为朱允炆多争取一些时日。因此晚年的朱元璋像其他皇帝一样,差人求仙问道,“访求通晓历数,数往知来,诚无不验者,必封侯。”

△朱元璋 影视剧照

这还是那个杀伐决断的朱元璋吗?得知此事后,来自山东的一个名叫周敬心的太学生,给朱元璋上了一封劝谏书:我听说国运长短,不在历数,而在于德行厚薄。

周敬心指出,“陛下若效两汉之宽大,唐、宋之忠厚,讲三代所以有道之长,则帝王之祚可传万世,何必问诸小道之人耶?”——《明史•卷一百三十九•列传第二十七》

不得不说,周敬心的话像一把匕首,直插朱元璋的内心。

按照惯例,周敬心必死无疑,可这回朱元璋只答复“知道了”,便再没有下文。

朱允炆是自己认定的继承人,只要一息尚存,朱元璋绝对要为他扫清一切障碍。

02

转眼来到洪武三十年(1397年),这一年,迎来了明王朝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

作为很可能是在位的最后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朱元璋对此重视异常。经过反复斟酌,朱元璋找来85岁高龄的刘三吾来担任主考官。

刘三吾是当时的儒学大家,德高望重,虽是元朝旧臣,但大明建立后建树也颇多,明初的刑法、科举制度都有他的参与。《明史》记载,刘三吾为人慷慨,胸无城府,自称“坦荡荡翁”。可谓是人品才学俱佳,选他当主考官,朱元璋很放心。

接到这项光荣的使命后,刘三吾也不敢懈怠,他很明白朱元璋的用意,所以工作异常认真。从考前到考后,组织得都很成功。经过一番严格筛查,最终从一众优秀学子中选出51人(贡生52名,但史载参加殿试的51人),晋级殿试。

所谓殿试,就是科举最后一步,考场在朝廷大殿里,主考官是天子朱元璋。此外,殿试还有一个特点,能参加殿试意味着考生已经进入帝国的人才库,殿试是皇帝根据成绩排名。

朱元璋对考生情况给出名次,一甲3人,二甲13人,三甲35人。第一名陈䢿,福建人;第二名尹昌隆,江西人;第三名刘仕谔,浙江人。

至此殿试收官,放金榜。

可事情的发展却出人意料。原来,今科上榜的无一例外全是南方人。

紧接着会试落榜的北方学子联名上书,状告刘三吾严重偏心南方人,认为本次科考有猫腻,要求彻查。一时间,街头巷尾流言四起,最后传到了朱元璋耳朵里。

△明代科考画像

按照朱元璋的分析,此次科考应当没有舞弊嫌疑。毕竟自宋代以来,南方经济发展明显优于北方,文化发展也是,可北方人一名不取,这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

为了让读书人信服,朱元璋立即下令成立调查组彻查此事,并要求调查组的12人从落第试卷中再各阅十卷,从中增选北方人。

调查组的人反复挑选,不仅发现北方学子文理不佳,还多有犯禁之语。最后众考官一致认定,南方学子全凭真才实学录取,刘三吾不存在徇私舞弊行为。

为了让朱元璋信服,调查组还特意将他们的考卷抽出来,呈给皇帝。

然而北方学子拒绝接受这一结果,他们再次联名上书要求彻查,连朝廷中的北方官员也纷纷议论,指责调查组故意将北方学子的“陋卷”和南方学子的“优卷”对比,蒙蔽圣上。

对于北方学子而言,不排除他们故意挑事,但无论是水平还是群体,都明显弱于南方学子。他们想通过此事改善、提高一下北方学子的地位,这种情况也能理解。

可理解归理解,帝国的人才选拔考试,如今俨然一场闹剧,现在又该怎么办?

朱元璋是一个政治家,他考虑的不仅仅是科考。既然双方无法取得一个平衡,那不如杀两个人示威。于是,复试阅卷的前科状元陈信、新科状元陈䢿以及主考白信蹈等人都被斩首。至于刘三吾,朱元璋念他年事已高,特地法外开恩将其流放。

《明史》中有明确记载:“三吾以老戍边。”

平了北方学子的愤怒后,朱元璋又下令朝廷重开科考,邀北方学子应试。最终,朱元璋亲自策问,录取61人。

至此,这起“南北榜案”方落下帷幕。

△朱允炆 影视剧照

调查组的人多番彻查,南方学子都没有问题,那为何朱元璋会震怒杀人?甚至特意开科录取北方学子?

对于此时的朱元璋而言,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皇孙朱允炆铺路。

大明建国已有三十余年,在朱元璋的励精图治下,绝大部分都已走上正规,北方各族也都收入囊中。但想要长治久安,教化、收买人心是必不可少的。

原本是想让天下士子为朝廷所用,如今却让南北士子徒生异心,这叫朱元璋如何能忍?在自知已时日无多的情况下,杀人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03

对于朱元璋的心思,朝臣不是不清楚,可现实偏偏不让他如愿。这边“南北榜案”刚结束,女婿欧阳伦又让他不安。

洪武三十年(1397年),川陕地区私人贩茶情况严重,国家税收大幅降低,朱元璋特意派佥都御史邓文铿去整顿茶马贸易。

初到此地,邓文铿就遇到了一件棘手事——当朝驸马欧阳伦,他的手也伸进了茶马贸易。

在古代,盐、铁、茶都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由朝廷专营。而茶叶,中原人喜欢,周边游牧民族也很是偏爱。大明所控制的疆域并没有多少地方能出产优质马匹,尤其是战马,因此茶叶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和青海地区的羌蕃部族贸易换马。

虽然羌蕃部族名义上属于大明,但朝廷并不能直接从他们手中征收马匹。为了牵制,朝廷给他们的茶叶并不是无限制,而是限量的。

△欧阳伦 影视剧照

欧阳伦就是利用这个政策,在内地采购大量茶叶,让家奴用官车送到陕西,还特意绕开关卡,就是打着官家名义走私茶叶。

当地的茶马史知晓欧阳伦在做什么,但碍于他是当朝驸马,也无可奈何。更可恨的是欧阳伦的家奴——周保,他狗仗人势,直接使唤关卡的税吏,稍有不顺就肆意打骂。

终于税吏不堪其辱,向朝廷告发。

事情大白于天下,这无疑是打朱元璋的脸,要知道太祖曾亲自颁布禁令:“凡贩茶出境者,斩。”而且不久前还再次重申此令。

欧阳伦不是一般的驸马,他的妻子安庆公主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最小的女儿。洪武十四年,安庆公主下嫁给欧阳伦,一年后马皇后去世。出于对幼女的疼爱,朱元璋也很赏识这位驸马。

然而欧阳伦并不给他长脸,在这个当口作案,无疑是在打朱元璋的脸。

为了震慑那些视禁令为儿戏的皇亲国戚,朱元璋下令逮捕欧阳伦及其家奴,并毅然决然作出判决,“赐伦死,保等皆伏诛。”

04

做完这些,朱元璋终于病倒了,但这还不够,他要把对大明王朝有隐患的“刺”全都拔干净,哪怕自己承担全部骂名也在所不惜。

因此身体好转后,朱元璋又将目光转向了后宫,转向了藩王。

朱元璋一生,除了发妻马皇后外,后宫嫔妃也不在少数,她们年龄不同、国籍不同,但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为朱元璋生育子嗣。

△郭宁妃和朱元璋 影视剧照

马皇后去世后,后宫的大权辗转到了郭宁妃手里。郭宁妃是朱元璋后妃中资历较深的,育有一子两女,其父兄在朱元璋发迹前就投靠了他,大明建立后,郭家也是满门荣耀。

势力雄厚的郭宁妃是否会成为朱允炆的威胁?朱元璋不知。

但纵观历史,女主天下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确保大明这块蛋糕只能留给朱允炆,朱元璋再次动了杀心。

在他临终前,留下了一道可怕的命令:责殉诸妃。除了张美人的女儿仅十岁需要抚养得以免死外,其余人全部殉葬。

《明朝小史》卷三有记载:“太祖崩,伺寝宫人尽数殉葬。”

05

流血并不能让朱元璋获得片刻安宁,反而愈发焦虑。

在此期间,又有两名功臣被杀:一个是晋王朱棡的亲家傅友德,一个是周王朱橚的亲家冯胜。这是朱元璋准备对藩王动手的信号。

当初为了拱卫大明江山,朱元璋设立九大塞王,可如今朱允炆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他们。收回藩王的兵马和权力?那残余的元朝势力谁来扫清?

就在朱元璋一筹莫展之际,又一个噩耗传来:晋王朱棡病逝了。

自朱元璋设立九大塞王后,晋王、燕王共同节制延边兵马,二人互相制约。如今晋王逝世,兵马大权自然尽归燕王之手。这一局面大大出乎朱元璋的意料。

朱元璋没有功夫再想如何裁撤藩王兵马,立即下令让世子朱济熺继父亲晋王之位,统管其兵马。就在世子述职后不久,五月初八南京传出坏消息:朱元璋时日无多了。

眼下,朱元璋只能尽力为朱允炆筹划了。

他连发两道圣旨:一是大力褒奖朱济熺,要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二是命心腹右军都督杨文,接管北平都司及行都司的兵权。

△明成祖朱棣像

与此同时,朱元璋给燕王发了一道嘉奖令:

“朕诸子独汝才智,秦、晋已薨,系汝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相机度势,防边乂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明史纪事本末·卷十》

很明显,朱元璋想要解掉燕王的兵权。

嘉奖令刚到燕王手上,朱元璋的病情就急转直下。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初十,朱元璋驾崩。死前朱元璋命驸马梅殷(宁国公主之夫)辅佐新君,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朱元璋的遗诏确立了朱允炆继位的合法性,五月十六朱允炆继位,改明年为建文年。

然而建文帝刚登基,朱元璋所担心的事就发生了。起因正是他死前留下的一句话:“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这让刚接到嘉奖令就往南京赶路的朱棣心里拔凉,不得已只得返回封地。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宫中大火,朱允炆不知所踪。时年六月十七日,朱棣在南京继位,革除建文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为永乐元年。开始了他长达二十二年的统治。

在朱棣的手上,大明如朱元璋所希望的那样光彩照人,国运昌隆。

可归根究底,朱棣终究不是朱元璋心里的那个人。

这便是历史的玄妙,哪怕朱元璋再怎么焦虑、再怎么折腾,死后也是一场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刘三吾,学子,朱元璋,周敬心,女婿,皇帝,朱允炆,殿试,朱棡,太子,观点评论,刘三吾,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欧阳伦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刘三吾,学子,朱元璋,周敬心,女婿,皇帝,朱允炆,殿试,朱棡,太子,观点评论,刘三吾,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欧阳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刘三吾,学子,朱元璋,周敬心,女婿,皇帝,朱允炆,殿试,朱棡,太子,观点评论,刘三吾,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欧阳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