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岁的赵佶,在向太后的扶持下,成为北宋王朝的第八个皇帝。但宋徽宗的皇位并不安稳,宫内宫外,暗流涌动。威胁皇位的因素依然存在,就在宋徽宗刚刚登基后很短的时间内,宫内发生了一系列的意外事件,每一事件都让宋徽宗感到棘手,都充满挑战和考验,如果一旦处理不好,都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和性命。
宋徽宗赵佶
皇宫纵火案:案情是,在元符三年四月的一天深夜,也就是赵佶登基三个月的一个夜晚,在宫廷里发生了一场火灾。虽然火势不大,很快就扑灭了,但火灾发生的很蹊跷。经火灾现场勘察,初步定性为有人故意纵火。侦查结果是一位宫里十五六岁的私身女佣人。
私身:就是宫里雇佣来干活的,但是不属于皇宫里的正式编制,属于临时工。
据私身女佣交代,是因为和别人吵架,心里愤懑,才放的火。她是圣瑞宫派来干活的,调查审讯人员也不敢继续到圣瑞宫追查,就报告给宋徽宗。徽宗也拿不定主意,曾布给宋徽宗的意见就是,不去圣瑞宫继续追查,纵火案就此为止。再追查下去不知道还要出什么大乱子呢!稳定压倒一切,以私身冒犯后宫规矩,纯属私身个人所为,把私身处以极刑,斩首以儆效尤。
圣瑞宫
为何停止追查圣瑞宫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蔡王赵佖,宋神宗第九子,哲宗死后他是年龄最大的继承人。(蔡王就是简王赵氏,皇上新登基都要给亲王封赏,原来的简王就变成蔡王了)
圣瑞宫:是朱太妃的住处,朱太妃是蔡王和宋哲宗的生母。在宋徽宗登基过程里讲过,蔡王是继承哲宗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徽宗登基的主要对手。朝中内廷,以以内侍省都知梁从政为首,朝廷以宰相首席章惇为首,都支持蔡王继位。还有蔡卞等原来大部分哲宗老臣,虽然蔡卞支持了宋徽宗的登基,实际上蔡卞在历史上比章惇更为阴险,蔡卞有个外号叫“笑面夜叉”,这些人周边有很多党羽,实际上这些人是一个集团。这个强大集团或者阵营,就是宋徽宗当时的对立面,势力相当强大,都是以支持蔡王当皇帝。
圣瑞宫的朱太妃和蔡王,就是宋徽宗执政初期的主要对手,可宋徽宗没有自己的班底和人马,如果追查到圣瑞宫,不管是不是圣瑞宫的人,有没有指使私身放火,大家都会非常难堪,结果可想而知。面对这么强大的势力,现在还不是决战的时机。宋徽宗听从曾布建议,到此为止!
宋徽宗想,如果没有人教唆,私身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万一查到圣瑞宫,教唆之人也不会承认,外面就会传言皇帝对圣瑞宫下手了,谣言一出,宋徽宗的对立面集团的人,就会人人自危,就会导致这些人铤而走险,后面挑唆放火人,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这样更不利宋徽宗稳定局面了。果然这个事后没有引起任何连锁反应。后宫里也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
曾布曾在日记中《曾公遗录》记载:“陛下践祚,内外皆有异意之人”。就是指的这个以章惇、蔡卞、梁从政为首的势力集团。由于他们当时都是想拥立简王没有如愿的人。所以,曾布曾经提醒过向太后和宋徽宗,梁从政手握后宫亲兵,章惇是首席宰相,如果这两个人勾结起来图谋不轨,将会非常麻烦,当时向太后非常认同曾布的观点,当时宋徽宗没有自己的执政团队,只有向太后的支持。当后宫火灾需要去圣瑞宫追查之时,宋徽宗头脑非常清醒,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很多乱子。
这个反对宋徽宗的大集团或者阵营,就是宋徽宗当时的对立面,势力相当强大。因此,宋徽宗继位之初采取了三个措施:
1、恳请向太后听政。
当时宋徽宗已经18周岁,自己亲自处理国家事务,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宋徽宗坚决要求向太后垂帘听政。向太后听政对宋徽宗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首先是,知恩图报。向太后支持宋徽宗当皇帝,垂帘听政是一种报答。
第二是,借助向太后的威望压住阵脚。
2、派人打入蔡王府,观察动静,以防不测。
3、任命章惇为山陵使。
宋徽宗下诏:章惇七个月内主要任务是山陵使,宰相的职责交给别人。宋徽宗要求章惇必须亲自督办。亲自去抓,把主要精力放在修陵墓上。
巩义宋陵
山陵使:就是指挥调度先帝的灵柩,修皇陵、安葬等一系列事务的总指挥。
小知识:
在宋朝之前皇帝的皇陵,都是皇帝去世前都要修建。有些是,当上皇帝就修陵墓,直到去世把葬入皇陵,皇帝的陵墓才算修完。皇帝活着的时候永远要修建下去,修皇陵是没有止期的,修完皇陵意味着,皇帝要入住了。停止修陵就是咒皇帝死,皇帝活20年,皇陵要修20年,皇帝活30年,皇陵就要修30年,这样就是劳民伤财。
宋太祖鉴于这种情况规定,只有皇帝死了以后才能修陵墓,并且规定在七个月内必须修好。山陵使就是负责皇帝修陵墓,宋朝族制,山陵使必须有首席宰相担任,宰相可以挂名,具体事情也可交其他人去办,宰相也不必事必躬亲。
秦始皇皇陵
其实,宋徽宗就是调虎离山,架空章惇。虽然章惇知道宋徽宗的用意,但也没法推脱,你稍有推脱,就是对先帝大不敬,就是大罪。
开一下脑洞:
为啥说秦始皇修皇陵要那么多年,耗费那么多人力呢?秦始皇陵墓只怕是从13岁即位一直修到死吧。难怪秦始皇陵到现在好玩好无缺。
宋徽宗初期采用这三条措施,后来证明对宋徽宗初期的稳定,非常管用。
宋徽宗书法
就在纵火案发生一个月后,皇宫里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件。
白谔奏事:白谔是宦官,职务是内侍高品,官不大但资历比较深,过去当过蔡王的师傅,身份特殊,白谔给朝廷上奏章,《曾公遗录》“乞皇太后不候,升袝还政”,“升袝”就是把先帝的灵柩葬入祖陵,把先祖的牌位供入太庙。(皇陵没有修好前,皇帝的遗体暂存放在京城)
宋徽宗请求向太后听政的时候,向太后说待先帝灵柩葬入皇陵时,就还政与宋徽宗。(向太后听政七个月,就是从正月到七月,白谔奏事时是五月)就是说,离向太后答应的七月还没有到,白谔提前两个月提出要向太后还政,这个事很蹊跷,白谔在宫里多年,不是不知道宦官不能干政,为啥白谔冒着处罚的风险,上书此事呢?
另外,向太后说七月还政,早不提晚不提,为啥这么迫不及待呢?是白谔自己的主意,还是白谔有人在指使呢?这件事在宋朝历史上,也是一个疑案。史料上只是记载了上奏这个事情。
分析白谔奏事:如果真是有人指使,这招很高明。通过白谔奏事,使得宋徽宗和向太后之间的联盟发生了裂痕。白谔奏事的矛头对准向太后,是起到离间作用。虽然史书上说,向太后是无意于政治,不愿意垂帘听政,帮宋徽宗听政纯属帮忙,扶上马送一程。
既然把向太后请到这个位置上,不到时间就把人轰下台,这是谁也不高兴的事情。这时向太后说白谔不懂规矩,应该把宦官白谔斩首。但是,向太后斩首白谔的主张,宋徽宗置之不理。在宋徽宗的心里是赞成白谔的说法,虽然自己当初一再请求向太后垂帘听政,那是当初宋徽宗刚刚登基,处于政治需要。
可五个月过去了,感觉向太后的听政,对宋徽宗的掣肘得很厉害。向太后提拔的人和主张,与自己的想法出入比较大。也不能不听向太后的意见,太后早点还政,早点解脱。感觉白谔说的没错,曾布也是这个意思。向太后提拔重用的一些大臣,和曾布不是一条战线上的,曾布也没有得到重用。宋徽宗和曾布主张,不严惩白谔。向太后和她提拔起来的人,比如韩忠彦等人要严惩白谔。
此时,向太后和宋徽宗也不愿把矛盾闹的太大,更不愿公开翻脸,双方都妥协一步,向太后表示白谔可以不杀,宋徽宗表示白谔可以严惩,结果是白谔流放五百里。双方圆满解决此事。实际上向太后和宋徽宗身后的人,分裂成为两派。徽宗担心,太后到七月还政以后,通过太后提拔起来的这些人,也会不断的去干政,使矛盾更加激化。宋徽宗所幸的是,不到一年,向太后去世了。到七月向太后顺利还政,又发生了一件和棘手的事情。
宋陵石刻
灵柩西行:北宋的族陵在开封西面的巩县,章惇是山陵使总指挥,梁从政是内侍都知负责陵墓的修建工程,这二人都是朱太妃的人,按惯例亲王都要护送先帝灵柩前往族陵,当然也包括蔡王(
原来的简王赵似
)。这样一来各皇亲都聚集在一起,往返一两个月,这么长时间他们会做什么、说什么,徽宗很难掌握。这事很棘手,又不能不办。徽宗和曾布一起向太后汇报,虽然有裂痕,对这个事利益是一致的,都不愿意后宫动乱或变故。
商量后决定,不要蔡王去送先帝陵,其他人去都不是问题。(
蔡王是宋徽宗对立面的核心人物,其他人不管有什么举动,必须要打着蔡王的旗号,否则也成不了什么大事
)不去的理由呢,就是蔡王年龄太小,理由有点牵强(
只比魏王赵俣差三个月
),就是借口。对外宣布以后非常顺利,朱太妃刚好生病,不希望儿子远行。章惇这边知道是宋徽宗的借口,借这个破绽让章惇知道,徽宗有所防备。
章惇自从做山陵使后,谨言慎行,徽宗一直没有抓到章惇的什么把柄。在灵柩西行时下雨,道路泥泞灵车陷入泥潭,刚好是黄昏,押车的差役到半夜也没有把灵车抬出来,大家又渴又饿又困,实在是弄不出来,就去请示山陵使章惇,让大家先休息吃点东西,天亮后找点石头和木材,把泥坑填起来,章惇就同意第二天一早弄。对这个事章惇有什么错呢?
传回朝廷以后,就有人弹劾章惇,理由是章惇让先帝的灵柩睡在泥水里过夜,章惇自己在帐篷里睡觉。史书上没有记载到底是谁弹劾章惇,是原来遭受章惇的迫害的人报复,还是宋徽宗授意弹劾章惇。
宋徽宗义愤填膺,责备章惇对先帝不敬。于是,免去章惇宰相的职务,先贬到岳州,后又贬到潭州,最后贬到雷州,不久章惇死在雷州。
虽然章惇除掉了,但威胁宋徽宗皇位的因素依然存在,就是朱太妃和蔡王赵似。就在宋徽宗对此发愁之基,蔡王府里发生了一件大案。
蔡王府狱案:这个案是宋徽宗上台后朝廷督办的第一大案。
案情的经过是王府当差的一个小使臣,在一份文件署名位置上,有一句话有政治问题。《九朝编年备要》“随龙人,三班借职邓铎”。就是使臣邓铎,职务是三班借职(武臣寄禄官的从九品第五十二阶)。
“龙”只能指的是皇帝,衣服是龙袍,椅子是龙椅、车是龙辇。“随龙人”就是跟随皇帝的人,邓铎是给蔡王府当差,给蔡王服务的人,这个意味很明显。大家就认为,蔡王在邓铎的眼里就是皇帝,告发邓铎的人,也是在蔡王当差的刘况(
职位是殿直,比邓铎职位高
)。
这里有疑点,刘况告发邓铎要么是两人不和,要么刘况是派去的卧底。
还有一个疑点,文件写的比较早,刘况告发的时间相隔八九个月。
通过这三点联想,与宋徽宗的安排有没有关系呢?这是宋徽宗得到刘况告发正是时机,宋徽宗可以毫无顾忌的收拾邓铎,也就是收拾蔡王。
宋徽宗派兵包围蔡王府,把邓铎拿下,指令开封府推官吴师礼审讯这个案子。不管牵涉到谁,一审到底,矛头指向蔡王。一审再审,邓铎一口咬定,是自己的错,跟别人没有关系,背后没人指使。
吴师礼看出其中的门道,邓铎为啥不肯招供,怕招了之后,后果更加严重。万一供出蔡王,毕竟皇帝和蔡王是亲兄弟。吴师礼承认自己无能,把案卷给宋徽宗呈上,不审了。徽宗看到后有点失望,本想给蔡王一个措手不及。后来经过深思,审不出来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审出是蔡王指使后,怎么向朱太妃、向太后交代呢
)反而让自己骑虎难下,刚好就坡下驴。恰好这是蔡王上表请罪,把案子定为邓铎一个人的所为,与蔡王无关。
这样的处理结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来都认为蔡王在劫难逃,结果是大家都认为,宋徽宗宽宏大量,因此徽宗威望大增,后来史书都认为徽宗太仁义了,表面上是宽容,实质上以后对蔡王府加强了监控,以搜查坏人、保卫蔡王的名义,蔡王府随时随地都有官府的人。
蔡王也看到了,政治上没有出路,从此郁郁寡欢,沉溺于酒色之中,蔡王集团的人,看到蔡王没有希望,纷纷改换门庭。转年朱太妃去世,于是乎,蔡王阵营彻底瓦解。
至此,朝廷里的内外势力被宋徽宗肃清干净。距宋徽宗登基之日两年有余。宋徽宗在最早的两年里,得到了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