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朝的臣子,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张居正和海瑞。
一个是治国能臣,一个是廉洁楷模。
一个是理性而务实的改革派,一个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
他们忠君和爱民的方式完全不同,但他们都坚定地走完了自己选择的为臣之道。
半世贪墨,却主导万历中兴的张居正
张居正算是年纪轻轻就登上政治舞台的人物,23岁时,就以进士身份进入官场。张居正的先祖,曾跟随朱元璋起兵,虽然到了张居正这一代,家族已经没有了什么权势。但张居正受先祖感染,立志要做一个经世治国之才,造福天下。
纪录片《中国》
他带着一腔热血开启了自己的仕途,就在他担任翰林院编修的第一年,就上书朝廷,希望从官僚、军备、财政等层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张居正还没有学会审时度势,他只想着自己的一番报国之志,并没有去考虑自己说的话是否有足够的分量。
这个时候,当朝皇帝嘉靖正忙于修仙练道,不理朝政,而掌握朝廷政务大权的内阁,也正耽于残酷的政治斗争,他们都没有在意过张居正的这份上书。
7年后,公元1554年,张居正实在无法忍受自己在朝廷中壮志难酬的状态,索性以养病为由,请长假回到江陵老家。
他认为与其在朝中苟且,不如归于山野。
3年的时间,张居正磨练了自己的心性,终于明白只有韬光养晦、左右逢源,才能等到实现抱负的机会,于是,他决意重返翰林院。
这次回归仕途后,张居正并没有试图去掀起什么破浪,而是隐忍积淀。又过去了10年光景,一心求道的嘉靖皇帝驾崩,在新旧更替中,张居正有了进入内阁的机会。
新继位的隆庆皇帝,却是个短命的主,只过了6年时间,又到了皇权更替的时刻,这一次走上历史舞台的,是10岁的万历皇帝。
这一年,在内阁和太监的斗争中,张居正算是河蚌相争、渔翁得利,在前任内阁老大落败后,他接替了内阁老大的职位——内阁首辅。
这一年,张居正48岁,从此开启了真正属于自己发挥的历史时刻,他认为对国家的建设应该依靠制度建设。
公元1573年,张居正推行了上任后的第一个管理机制,为了整饬朝纲,整顿整个明朝官场人浮于事的状态,加强君对臣的统属,他向皇帝进献了“考成法”,让各级官员把工作情况登记在簿,逐月逐级考评,颇像当今企业管理中的绩效考核。
如果说“考成法”是对国家用人之法的改革,7年后的“一条鞭法”,就是对国家经济管理的改革。
在“一条鞭法”推行之前,明朝的赋和役是分开的,赋缴纳的是实物,役征用的是劳动力,“一条鞭法”将其合二为一,统一改为征银。这大大促进了国家税收,以及激发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同时,也减少了在征收赋役过程中官员盘剥百姓的机会。
他出任内阁首辅后的十年,是明帝国蓬勃发展的十年,让正在走下坡路的明朝,出现了中兴之象。
公元1582年,58岁的张居正病逝。张居正在世之时,大权在握,但是随着他的离开,对他的揭发攻击如雪片一般飞向万历皇帝。
公元1584年,万历皇帝下令查抄张居正家产,剥夺他生前获得的所有荣誉封号。在这次查抄中,从张居正富丽堂皇的家宅中搜出来不少财物,让这位主导了万历中兴的重臣,背上了贪墨之徒的名声。
一生清廉,却郁郁不得志的海瑞
海瑞走入仕途的过程,就不像张居正那么顺利。经历了多次考试不中之后,公元1553年,会试再次落败的海瑞,打算听从吏部分配,前往福建南平县任职。
这一年,海瑞已经40岁,同年,张居正已经在官场中历练了6年,年仅29岁。
海瑞到福建南平县任职后,负责主管当地的教育工作,上任第一年,时逢巡按御史造访学宫。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监察百官,所到之处,地方官员无不屈身跪拜,唯独海瑞,岿然不动。
他居然说,这里是教书育人的学堂,不是御史大人的衙署,怎么能下跪呢?这就是海瑞,不对任何官场潜规则低头。这让海瑞顿时名声大振,但也成了明朝官场上的另类。
公元1557年,海瑞在仕途上有了一些起色,升任浙江淳安知县。而这个时候,嘉靖皇帝已经二十多年都没有上过朝了,这在海瑞看来,毫无疑问是“君道不正”。
为了能让皇帝警醒,公元1565年,六品小官海瑞提笔写下一本《治安疏》,抱着必死的决心,他效仿前人“文死谏”,决定抬棺上书。在这篇长达三千字的檄文中,海瑞历数嘉靖皇帝的为政之失和为君之昏。
虽然当时嘉靖皇帝得知海瑞抬棺上书,并没有立即为难他,但几个月后还是把他关进了监狱。直到嘉靖皇帝驾崩之后,海瑞才被放出去监狱。
出狱后,海瑞每到一处,就有地方官主动辞官或请求调离,朝廷也不得不一次次考虑对他的任用。看到这种局面,海瑞也有些心灰意冷,57岁的海瑞选择了辞官还乡。
直到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又想到曾经那个与当下官场格格不入,堪称道德模范的海瑞,再次启动了海瑞,这一年,海瑞72岁。
海瑞的官职是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后来还升至二品,但是,海瑞渐渐地发现并不是想重用他,只是那个时代,需要一个楷模。
就在他上任后的第二年,海瑞自感来日无多,写下了人生最后一封奏折,并效仿古人“尸谏”,他明确的指出国家的治理问题在于对官吏的刑法太轻,他建议恢复祖制,以严厉的刑罚治理官吏。
一年后,海瑞去世,时年74岁。
人们在整理这位二品官员的衣物时,发现只有俸银八两,旧衣数件。
谁才是那个时代最称职的臣
海瑞恪守的道德之道,曾经,他用道德之镜检阅自己,步入仕途后,他就拿这面镜子,去映照整个国家,最后发现照出来的全是妖魔鬼怪。
张居正追求的是改革之道,在改革的道路上,可以不拘小节,顾全大局,于是,在他的身上,有着韬光养晦,有着灵活变通,有着独断专行。
海瑞一生清廉没能救大明,张居正半世贪墨却主导万历中兴,为何?
很多人看到的这个问题,就不自觉地联想到我是为贪墨者正名,为清廉者泄气。
实则不然,清廉不是海瑞失败的原因,贪墨也不是张居正成功的要素,只是他们两个在这一项道德要求上,拥有着不同的属性而已。而拿一项道德要求上的差异,去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显然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两个人政绩的差异呢?
其实,最主要的是他们两个人的职责本来就不一样,张居正身在中枢,干的自然是影响全国政治经济的工作。而海瑞身处地方,他明显很难去影响中枢机构的政策,但是不影响他在地方上政绩卓著的表现。
而我们作为后来人,往往看的是一个人对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贡献,而非对一个地方的贡献,自然就会得出题目中所述的对比结果。
既然张居正的改革这么厉害,短短十年就促成了万历中兴,为什么他离世之后,改革机制却失效了呢?
其实,这个答案就隐藏在张居正、海瑞的为臣之道中。
张居正推行的改革,主要是在制度建设方面,除了改变朝廷的经营模式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减少官吏贪腐的机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做“不能腐”的工作。
在明朝处于朝纲不稳,机制混乱的局面时,制度改革的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但是单单靠制度建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因为任何制度,还是要靠人去执行,人的问题不解决,经营状态的改善都将是一时的。
反观海瑞,他对道德的执念,其实是在推崇“不想腐”,让人在思想意识层面,压根就没有想去贪腐的念头。但是,这条路,注定漫长,漫长是时间维度的概念,并不代表这项工作的重要度很小。
另外,无论是海瑞在地方执政时,还是在走完人生道路之前的最后一次上书中,都能看到他严厉执纪的影子,这其实就是发挥“不敢腐”的震慑作用,用严厉的刑罚去惩罚踩踏道德底线的人,去警示还想继续迈脚的旁观者。
所以,张居正一直在解决“事”的问题,海瑞一直在解决“人”的问题,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加有效的作用。
回到张居正和海瑞
很有意思的是,虽然两人政道不同,但张居正从未难为过海瑞,而且作为眼里不揉沙子的清官,海瑞不但从未攻击过有着贪墨行径的张居正,还对他有着近乎正向的评价,这份评价只有八个字:工于谋国,拙于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