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去世的时候,赵匡胤才刚刚做了一年零四个月的皇帝,然而这个老太太在临死之前,却给他立下了一个看上去并不怎么合乎情理的""盟约""。
这就是那个被后人不断质疑的所谓""金匮(guì)之盟""。
1.杜太后的临死之言
这件事情发生在宋太祖建隆二年,也就是公元961年六月。据《宋史·昭宪杜太后列传》记载:""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药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
赵匡胤是个孝子,老娘得病的这些日子里,他是亲自侍奉汤药不离左右,但是老太太的病却日渐加重,觉得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才急急忙忙地让人把宰相赵普叫来,说是有遗命要交代。
老年人嘛,感觉自己将要不久于世了,留些话给子孙,交代一下后事也实属正常。但杜太后将要留下的却是""遗命""啊!
赵普匆忙地赶来,行了大礼之后,来到杜太后病榻前,小心翼翼地问道,太后,您老有什么话要留给微臣的?请说吧。
杜太后并没有急于回答,抬眼望了一下跪在身旁的赵匡胤,说,匡胤啊,我且问你,你知道你为什么能得到天下吗?
赵匡胤心情悲痛,竟""呜噎不能对""。杜太后又问了一遍。
赵匡胤诚惶诚恐地回答说,儿臣之所以能得到天下,这都有赖于先祖和太后的恩泽啊。
杜太后对赵匡胤的回答并不满意,摇摇头说,你说的不对啊。你之所以能得到天下,坐上皇帝的宝座,恰恰是因为周世宗死后让他未成年的幼子主掌天下,所以你才有此机会。假如周朝有成年的君主在位,天下怎么可能还会为你所有呢?所以,我留下遗命,即你死之后,应该将帝位传于你的弟弟,天下那么大,统治的人口那么多,国家能立成年的君主,乃是社稷之福啊!
赵匡胤听完,一边磕头一边流着泪说,儿臣不敢不听太后的教诲。
杜太后又吩咐赵普道:""你也要记住我所说的话,不可以违背!""
说完这些之后,杜太后好像还不放心,又命赵普于卧榻之前将自己的遗命写成誓书,赵普写完之后在誓书的结尾记上""臣普书""三字,随后将誓书藏入金匮之中,命谨慎的内侍保管。
就这样,一个颇让后人争议的""金匮之盟""完成了,但似乎还缺少了些内容。对了,《宋史·魏王廷美传》中对此事也有记载:
初,昭宪太后不豫,命太祖传位太宗,因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云""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
此处记载虽然简略,但内容大体一致。不过后面还有一个""补充"":
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盖欲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开封,德昭实称皇子。
此""补充""内容,在明朝陈邦瞻创作的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宋史纪事本末》中也有记载。
""补充""内容中,""或谓昭宪及太祖本意""一句是什么意思?""或谓""?我们可以理解为""或者说"",或是""有的说"",这是不是说明了杜太后遗命内容的不确定性?
《宋史·昭宪杜太后列传》中只记载了杜太后遗命赵匡胤,等他驾崩后要传位给三弟赵光义,而《魏王廷美传》中竟然安排好了赵匡胤之后三代皇位的传承顺序,实在让人费解。
杜太后像
2.漂亮的借口掩盖了杜老太太的私心
无白书生在本文开头就认为这是一个不太合乎情理的""盟约""。为什么这样说呢?
既然杜太后决定这样做了,又有遗命,这本来是无须刻意隐瞒的,光明正大的宣布出来或许更好,这样赵光义在赵匡胤死后继位不就名正言顺了吗?为什么要用一个""金匮""秘密地藏起来呢?难道杜太后还有什么顾虑不成?
自夏朝把""国天下""改为""家天下""以来,""父终子继""几乎是历代君王、帝王传承王位或皇位的固定模式,虽然其中也有少许例外,但并没有打破这种传承制度。杜太后当真是由周世宗传位于幼子并因此失国而产生如此的担忧吗?这个漂亮的借口掩盖了杜老太太的私心。
杜太后肯定是非常喜爱赵光义的,《宋史》中虽然没有出现杜太后喜爱赵光义的语句,但有一个细节却足以说明这一点。《宋史·卷四·本纪第四》有这样的记载:
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讳炅,初名匡乂,改赐光义,即位之二年改今讳,宣祖第三子也,母曰昭宪皇后杜氏。初,后梦神人捧日以授,已而有娠,遂生帝于浚仪官舍。是夜,赤光上腾如火,闾巷闻有异香。
这说明赵光义从杜太后怀上他到生下来都带着一种灵异:他是杜太后梦见有神人捧着太阳授予她,从而有娠怀孕,直到赵光义出生的当天夜晚,红光升腾似火,附近的街巷都充满异香。
这段描述告诉我们,赵光义是天生的龙种,自带真命天子的灵异,所以他从怀孕到出生都与众不同。然而他的与众不同还在于:
帝幼不群,与他儿戏,皆畏服。及长,隆准龙颜,望之知为大人,俨如也。性嗜学,宣祖总兵淮南,破州县,财物悉不取,第求古书遗帝,恒饬厉之,帝由是工文业,多艺能。
瞧见没?""隆准龙颜"",这四字那可是司马迁曾经用来形容汉高祖刘邦的。这样的孩子谁不喜爱?更不用说他的生母杜太后了。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了,那不是赵匡胤出生时也有""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的奇异现象吗?杜太后难道不喜欢他吗?都是自己的儿子啊?
不错,史书上确实有这样的记载,但是无白书生认为,杜太后喜爱赵光义会更甚一些。
所以,为了能让这位""真命天子""的儿子登上皇帝的宝座,她才想出了这样一个""金匮之盟""的主意,即使此时赵匡胤做皇帝才一年多,即使冒天下之大不韪,她也一定会这样做。
3.从""金匮之盟""到""烛影斧声""
虽然""金匮之盟""是杜太后的临终遗命,虽然咱们中国一直有""人之将死,其言亦善""的讲究,但是,杜太后病重的时候,赵匡胤虚岁才只有三十五岁,正值青壮年时期。而赵光义那一年虚岁二十三,假如赵匡胤在皇帝位上一坐就是三十年五十年或者更多,杜太后怎么就能肯定,到那时赵光义不会有个什么小灾小难或是意外先于赵匡胤而逝?若真是这样,赵匡胤死后,皇位应该传给谁呢?
即使赵光义那时不死,也已经是一个半拉老头了,还能当几年皇帝?不过也是,无论多大他终究是做了皇帝的。
但是若按照《魏王廷美传》中补充的传承方式,赵光义做完皇帝死后应该是他的弟弟赵廷美做,赵廷美死后才轮到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然则赵廷美作为赵德昭最小的叔叔,也不过比赵德昭大四五岁而已,几乎可以算作是同龄人。等赵廷美死的时候,赵德昭也差不多到了将死的年龄,那皇帝还有得他做吗?况且谁能料定赵廷美就一定死得比赵德昭早?
想来想去这都是""金匮之盟""的不合情理之处。杜太后肯定是有私心,但她当时未必会考虑这么多,即使考虑到了,她也会认为,我三儿子是真命天子,他自有做皇帝的命。
可能也是天意如此吧,赵匡胤竟然只做了十六年的皇帝,死的时候才五十岁。这还真的让杜太后算准了。不过却引出了另一宗疑案,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那个神秘的""烛影斧声""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宋太祖开宝九年,即公元976年十月二十一日,赵匡胤去逝。《宋史·本纪第三》只简略记载道:""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
其实这种简略的记载方式,与史书上对于历代帝王的去逝记载并没有什么不同,除非有一些特殊的意外的死亡。
而让人疑惑的是,史料中并没有关于赵匡胤生前曾经患有疾病的记载,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死了呢?而且在赵匡胤死后,赵光义""遂即皇帝位""。""遂""我们可以理解为于是、就,但在这里似乎含有立即的意思,表明其即位速度之快。
这样看来,赵光义是知道有""金匮之盟""存在的,不然的话,按照历朝历代""父终子继""的皇位传承制度,赵光义是不可能这样做的。于是,赵光义""遂即皇帝位""的做法就引发了人们的各种质疑,于是也就产生了神秘的""烛影斧声""。
下篇:疑点重重的""烛影斧声""
""烛影斧声""事件,在宋朝的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它首先出现在宋代文莹编著的一部史料笔记《续湘山野录》中,而明朝陈邦瞻创作的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宋史纪事本末》里也有记载,想必是引述了《续湘山野录》中的说法,但叙述的较为简略。
4.道士的预言与""灼艾分痛""
根据《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祖赵匡胤死前不久曾向一位道士请教,问自己还能再活多少年?道士告诉他,等到十月二十日那天,如果当天夜里是晴天,你的寿命至少能够再延长""一纪"",否则的话,你则要""当速措置""。意思可能就是及早安排后事,当然也包括皇位继承的问题。
一纪是多少?那可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个世纪,古时候的一纪为十二年。赵匡胤当年五十,再活十二年那就是六十二岁,到那时他就已经做了二十八年的皇帝了,想想也应该满足了。所以""帝切切记其语"",到了十月二十那一天,赵匡胤登太清阁观望天气,至夜间果然天气晴朗,繁星满天。因而赵匡胤心里非常高兴。
可是不一会,天气突然变化,由刚才的""星斗明灿"",""俄而""变为""阴霾四起"",继而""雪雹骤降""。这一变化让赵匡胤心中不免有些沉重,想起道士所言""当速措置""的话,所以急忙命宫人打开端门,也就是宫殿的正南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
注意,赵光义此次进入的是赵匡胤的寝宫。哥俩摆酒对饮,并把宦官、宫妾全部挡在了屏风之外,只能远远地看着。他们看见了什么呢?
宦官、宫妾们远远地看到,烛影映照的屏风之内,赵光义""时或避席"",就是不时的离开酒桌,并且""有不可胜(shēng)之状""。而《宋史纪事本末》中则记载为""若有逊避之状"",但意思上也差不多吧。
到了三更时分,兄弟俩喝完了酒,这时殿外积雪已有数寸。赵匡胤好像兴致很好,竟与赵光义一同看雪。并用象征皇权的柱斧戳着雪,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说完就解带就寝,不一会就""鼻息如雷霆""。
这一夜,赵光义留宿于太祖寝宫,也是在这一夜,赵匡胤崩逝。这便是《续湘山野录》所记录的""烛影斧声""的全部过程。
但在《宋史纪事本末》中,对此事的记载却有所不同。首先,《宋史纪事本末》里明确了""帝有疾"",而且召赵光义来是为了""属(嘱)后事"";其次,赵匡胤用柱斧戳的不是雪,而是""引柱斧戳地"";第三,赵匡胤对弟弟说的话不是""好做,好做"",而是""好为之"";第四,从《宋史纪事本末》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还应该有第三者在场,那就是宋皇后。不然的话,""好为之""之言能有何人听到?
无白书生认为,正是因为《宋史纪事本末》与《续湘山野录》的不同,才引起了人们对此事件的质疑,因而也使宋太宗背上了杀兄夺位的恶名。
然而无白书生还认为,这是一种误读,因为种种迹象表明,即使""烛影斧声""事件真的存在,赵光义也不可能亲手杀死赵匡胤!
无论从《宋史》还是其它史料的记载上看,赵匡胤是十分疼爱赵光义的。《宋史·太祖本纪三》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次赵光义生病,赵匡胤亲手为他灸烧艾草调治,赵光义觉得疼痛,太祖竟用艾草灼烧自己,用来分担他的疼痛。这段灼艾分痛的美谈,于是被后世用来比喻兄弟间的手足之情。
《宋史纪事本末》中,在记载了""帝友爱光义,数幸其第,恩礼甚厚""的同时,也记载了""灼艾分痛""的故事。如此骨肉兄弟之情,实为历代皇室中少有。在这种兄弟情爱的感染之下,除非赵光义是狼子野心之人,否则他真的会不念及骨肉之情而弑兄夺位?
宋太宗像
5.""烛影斧声""事件中的细节
赵匡胤相信道士的话,先是因为十月二十日夜晴而喜悦,后因天气突变骤降雪雹而忧心,所以才急召赵光义进寝宫。为什么要用一个""急""字?因为道士告诉他,如果当夜天气不晴,则要他""当速措置"",那意思就是说,如若不""当速""的话,可能就来不及了。
措置什么?《续湘山野录》虽然没有明说,但所""当速措置""的无非就是后事,这后事当然也包括了皇位传承的问题。况且这一点,《宋史纪事本末》中确已言明。
中国的玄学和易学一直都是一种十分神秘的学说,几千年来始终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有些人可能不信,但不信并不意味着它的不存在,也不能否定它的神秘作用。那位道士虽然没有直接告诉赵匡胤他可能活不过十月二十日夜,但一句""当速措置""则带有明显的暗示。所以赵匡胤才心有所""急"",同时也向我们暗示,他之所以会突然死亡,实乃天数,绝非人为,当然就不可能为赵光义所杀了。
宦官和宫妾们从""烛影""里所看到的情景,无论赵光义不时离开坐席时的举动是""有不可胜之状""还是""若有逊避之状"",都似乎指向一个事实,就是赵匡胤在""属后事""时,把""金匮之盟""以及自己活不过当夜的事情告诉了赵光义,这可能是赵光义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事情来得太突然,太意外了,所以他才表现出""不可胜""或是""逊避""之状。
""不可胜""就是不能够承担或承受的意思,有一个成语叫""不可胜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说明赵光义在得知杜太后遗诏和太祖将要崩逝的事情之后,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而""逊避""则也说明了他不愿意接受眼前事实的谦让状态。
至于赵匡胤以柱斧戳雪时所说的那两声""好做,好做!""也并不是猛然间冷不丁地说出,应该是在赵光义再三推让,或者说""皇帝不好做""之类的话之后,赵匡胤为了宽慰他、鼓励他而说出。
其实事情坏就坏在《宋史纪事本末》中的""好为之""三个字,因为这三字我们可以作不同的理解。有人把它理解为""好自为之"",如果这样理解,那么赵匡胤就似乎带有一种被赵光义胁迫的性质了,所以后人就依此认为是赵光义胁迫了赵匡胤并杀害了他。但从赵光义""不可胜状""和""逊避状""来看,这种理解好像没有道理。
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三个字同样理解为""好做,好做!"",或者""好,为之""呢?这样理解岂不和赵光义的谦让之状十分吻合吗?
所以,赵光义还是没有理由和动机杀害赵匡胤的。
6.赵光义:我有遗诏
有人认为,赵光义即位时和即位后并没有出示太后遗诏以表明自己继承帝位的合理或合法性,其实不然。
《宋史·太祖本纪三》中虽然有赵匡胤""受命杜太后,传位太宗""的记载,《宋史·本纪·太宗一》中也虽然只说""太祖崩,遂即皇帝位"",而没有说遗诏的事。但是,《续湘山野录》中却有""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的描述。
那么,《续湘山野录》中所说的""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中的""遗诏""又是什么呢?是赵匡胤的遗诏吗?当然不可能是。当时赵匡胤把太后遗诏的事情告诉了赵光义,赵光义当然不会轻易相信的,因此,赵匡胤必然会把太后的遗诏拿出来给赵光义看。赵光义在看到太后遗诏之后肯定不会大喜过望,说太好了呀,我就等这一天了!所以才有了前面所说的""不可胜状""和""逊避状""。即使赵光义真心的想做皇帝,但在当时装也得装出个样子啊。而事实上他当时那种状态肯定也不是装出来的。
这样看来,赵光义就是奉遗诏即位,即使遗诏是赵匡胤所立,这也足以说明赵光义并不是杀兄夺位,他做皇帝是合理合法的。既然是""受遗诏""即位,以后还需要再次宣布吗?这也能够解释了赵光义为什么会在太祖崩后""遂即皇帝位""的疑问,而且还是在赵匡胤的""柩前""。
所以,从这里仍然看不出赵光义还有什么理由要杀自己的皇帝哥哥。
赵匡胤石像
7.宋皇后的奇怪表现
前面我已经说过,在""烛影斧声""事件的整个过程中,除了这两皇兄臣弟外,宋皇后也应该是在现场的。
虽然当时""屏蔽""了宦官和宫妾们,但是宋皇后是什么身份?那是和赵匡胤同床共枕的人啊。况且地点是在赵匡胤的寝宫,他要交代后事,皇后怎么能不在场?所以,《宋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并没有错,也不存在什么疑问。
记载中的""宋皇后见晋王愕然遽呼曰吾母子之命皆讬于官家""一句,有人理解为当时宋皇后并不在场,当得知赵匡胤去世的消息后赶来时,看到晋王赵光义时很""愕然"",并说了下面直呼其为""官家""的话。宋朝时,""官家""是对皇帝的另一种称谓,如果当时宋皇后并不在场,她当然不会知道赵光义已受遗诏之事,又怎能非常突兀地称他为""官家""?
但是又如何理解""愕然""一词呢?究竟是谁在""愕然""?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去理解,把记载中的那句话重新断句一下,就成了这样的句式:""宋皇后见晋王愕然,遽呼曰:吾母子之命皆讬于官家""。
这种断句方法,""愕然""的人就是赵光义了。赵光义为什么会""愕然""?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在知道遗诏后必然会有一种惊愕,这种惊愕直到赵匡胤死时还没有回过神来;二是赵匡胤突然去逝,对他来说的确很意外,虽然赵匡胤也可能给他讲了道士说他活不过当夜的话,但兄长的死却让他一时难以接受,因而更加""愕然"",很可能就愣在了那里。
而宋皇后一直在场,知道了赵光义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所以才有了""官家""的称呼。
有人提出,根据司马光和李焘等宋朝史学家证实,按照宋代宫廷制度,除皇帝和尚未出阁的皇子以外,其他男子是不能夜宿宫廷的,赵光义为什么会留宿于赵匡胤的寝宫呢?
其实这一点并不难理解,赵匡胤自知己之将死,在交代完了后事之后,留弟弟赵光义陪他最后一夜,也是合情合理合乎人伦之常情的。如果赵光义趁此机会杀了赵匡胤,那除非他是傻子。
这样看来,赵光义还有可能杀害皇兄赵匡胤吗?然而赵匡胤究竟死于什么原因,无白书生还真的不敢妄言。
不光是无白书生认为赵光义没有杀害赵匡胤的可能,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最早就否定了赵光义弑兄的可能性,而且在其著作《涑水纪闻》中极力为赵光义辩白,并提供了赵光义在其兄死时不在场的证据。若再说起这事,那涉及到的人物和事情就更多了,所以无白书生在这里就不再啰嗦,浅浅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了。
8.结语:不是秘密的秘密
最后再回过头来说一说""金匮之盟""的事情吧,权当作本文的结语。
其实,所谓的""金匮之盟"",说白了就是锁在金柜里的一张纸,只是这张纸上所承载的是关于大宋皇位继承的大事。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隐秘可言,本文前面也提到过,把这张纸公布出来岂不更好?
而事实上,这个看似神秘的太后遗诏,恐怕在当时也并不什么秘密了,可能是人们在历代的皇位传承体制下不肯相信它的真实性,所以才有了后来赵光义真的看到遗诏之后的表现。其""愕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宋史·本纪·太祖三》中就曾记载道:
(太祖)每对近臣言:""太宗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云。""
假若""金匮之盟""如此机密,宋太祖赵匡胤又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况且这话还是对他的""近臣""们说的。
如此,""金匮之盟""亦可能真的存在,然而赵光义弑兄之说,至少我无白书生是不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