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很讲究仁义二字的,这是一种完全超乎交换规则之外的一种关系,他是一种出于同理心而不计回报的一种赠与,中国人也很讲究回报,如果一个人发达了,是否回馈曾经的亲友,也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
人们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很复杂,有人说他雄才大略,也有人说他残暴无情,但在发达之后回报曾经的恩人这件事情上,朱元璋是做得最无可挑剔的,尤其在在回报曾经给了他一块地安葬父母的刘继祖身上,体现得是特别的显著,我们今天来讲讲这件事情。
朱元璋出身贫寒农家,如果有人觉得这已经是一个帝王传奇的话,就太简单了,朱元璋曾经经历过的不是简单的贫困,而是要接连面对亲人被饿死的惨景。
那是至正四年,也就是公元1344年的时候,朱元璋只有十七岁,他所在的家乡遭遇了特大的灾难,如果说一场灾难,对于坚韧的中国人来说不算什么,因为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太普通了。
所以中国人早就习惯了平日离节衣缩食,以面对可能的灾难,但是这个底蕴始终还是有限的,如果碰上接二连三的灾难,那么就会掏空老百姓的积蓄,只能面对赤贫的现象。
其实,这个时候如果能碰上一个还算好的朝廷,灾难也不会那么深重,至少大部分人还是可以活下来的,但是,非常可惜,朱元璋的家庭连一点点的好运也没有沾上。
朱元璋有一个小名,叫朱重八,就是说,朱家是一个多子女家庭,其实朱元璋的家境要说并不是一个特别差的,因为他们家虽然没有自己的土地,但开了一家豆腐坊,这比一般的农家经济还是要好一些。
但是这也架不住孩子多的开支,所以朱元璋的家庭应该是么有什么积蓄的,但这一年里,朱元璋所在的地区接连来了三次灾难,先是旱灾,然后是蝗灾,本着大灾之后有大疫的规律,紧跟着来了一场大瘟疫,总之,那一年,庄稼是颗粒无收,朱元璋的家庭被逼上了饿死人这样的绝境。
饿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漫长的感觉不仅是之于死者,也是之于生者的,朱元璋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亲饿死了,三天后,自己的大哥被饿死了,又隔了三天,大哥的大儿子被饿死了,十天后,朱元璋的母亲被饿死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朱元璋家死了四个人。
朱元璋就这样看着自己的亲人无可奈何的走向死亡,他知道,这个时候,哪怕有一碗米汤,他的亲人也可以活下来,可惜,就是这一碗米汤,他也找不到。唯一可以救他们的朝廷,却因为吏治的腐败,根本就无法把粮食发放到老百姓手里。
一场大灾,不过是官员贪腐的一个机会而已。但现在的朱元璋不可能去考虑这个问题,他面临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安葬死者,朱元璋家虽然人多,但却没有一块自己的地,这就意味着,他只能求告乡邻,希望能够得到一块地,得以安葬亡者。
首先想到的当然是租地给他们的地主刘德,朱元璋认为,自己一家人给地主家种了这么多年的地,多少有那么一点人情,但也许灾难面前人人自危,也许是觉得一个穷人没必要去帮助,刘德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们。
没有办法,朱元璋和自己的二哥只好抬着自己亲人的尸体在路上走着,希望能有一个好心人能帮他们一下。
这种情况下,人的内心是非常煎熬的,可以说,每走一步,就绝望一分,万幸的是,就在越来越绝望的情况下,终于有了一个好心人,他叫刘继祖,实在不忍心看着朱家的人暴尸荒野,就给了他们一块地,朱元璋兄弟自然是感恩戴德,没有棺椁,一领草席,好歹把自己的父母安葬下去了。
朱元璋兄弟二人安葬父母之后,这个家就彻底散了,兄弟二人各寻生路,朱元璋先做和尚,后来被迫加入起义军,到了后来,成为了起义军首领。就在他的事业小有成就的时候,他的军营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很特别,让朱元璋不得不善待。
原来是刘继祖死了,他的儿子刘英来投奔他来了,朱元璋一方面为恩人的过世而感慨,一方面面对恩人的儿子,非常郑重,为了防止意外伤害,他不许刘英上阵杀敌,而是带在身边,而且职位和待遇都非常高,可以说,朱元璋是把恩人的儿子当作自己的家人在看,在占领老家后,朱元璋荣归故里,也带着刘英。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首先就想到为自己的父母修建陵寝,以弥补当时草葬之憾,这个时候他自然想到了刘英,于是就让刘英担任“皇陵祠署令”,和另外一个同乡一起负责监督修建陵寝,并担任日常的祭奠工作。
如果就这样安顿自己曾经的恩人,朱元璋也算还是可以了,毕竟刘秀已经有了官职和俸禄,但朱元璋觉得这样还不够,就在自己的陵墓即将完工时,又想起了刘继祖曾经的赠地之恩。
于是他又追赠刘继祖为义惠侯,刘继祖的老婆娄氏也被追赠为侯夫人,对刘家最大的好处就是,刘继祖的爵位是可以世袭的,这就为刘家后代带来了无限的余荫。
为了让天下百姓和大臣知道这个侯爵的原因,朱元璋还向天下公布了这件事情,表明自己就是为了报恩才这么做的。
人间的同理心其实是最可贵的一种感情,因为有了这种感情,人间才有了冰冷交换之外的一种温暖,刘继祖因为一地之施而让子孙获益无数,与其说是运气使然,还不如说是善有善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