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至十八年,李存义为人首告,免死,安置崇明。十九年十月,林贤狱成,惟庸通倭事始著......——《明史》
众所周知,胡惟庸是明朝的最后一任丞相,在他死后的四百余年间里,明清两朝再也没有设立过丞相一职。自秦朝到明朝初年,丞相一职有着断断续续近一千六百年的历史,为何在胡惟庸之后就撤除了这一职务呢?
倒不是因为他做了什么丰功伟绩,以至于统治者们为纪念他才撤掉丞相,恰恰相反胡惟庸犯下了九族俱灭的谋反罪行,他本人和亲友同党遭到了朱元璋严厉的处罚和清算。
这就是历史上知名的“胡惟庸案”,此案引发了大规模清算行动共牵扯了三万余人,直接影响了明朝的走向。有意思的是,胡惟庸案件的导火索居然与一名马夫存在一定的关系。
早早入伙但大器晚成
十四世纪中期,元朝内部的阶级矛盾愈演愈烈,统治阶级对贫苦百姓进行着惨无人道的剥削,再加上天灾不断、干旱与瘟疫横行,忍无可忍的人民揭竿而起试图推翻元朝的统治。
众多起义军领袖之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朱元璋,他也是这场战争最大的受益者,依靠着推翻元朝统一中原的功绩建立了明朝。
纵观历史长河几千年,没有哪个人单凭着自己就能建立起一个王朝的,朱元璋也是如此。从他加入红巾军到最终统一全国的二十年间,有着许多杰出人才跟随着他,谋士为他出谋划策、猛将为他出生入死。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自然也没有忘记这些帮助过自己的臣子,他先后封赏了三十四位大臣为“开国功臣”,赐给有功之士良田财宝,而且君臣之间重情义经常聚会叙旧。
正所谓“共苦容易同甘难”,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最终却没有几人能够善终,三十四位功臣之中有半数都是因为“胡惟庸案”被处死。
那么胡惟庸到底是如何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他是如何发迹的呢?这一切还要从1355年胡惟庸投靠朱元璋时说起。
公元1355年(也就是朱元璋所设的龙凤元年),红巾军领袖郭子兴去世,虽然小明王把郭子兴的儿子提到了都元帅的职位,但其实身为左副元帅的朱元璋才是这支军队的实际领袖。
此时掌握实权的朱元璋并未急于扩张领地,他听从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开始增强自己的硬实力,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广招贤良,与李善长同乡的胡惟庸就是在这时投靠的朱元璋。
虽然胡惟庸后来能够官至丞相、掌管百官,但在战争时期他并没有在朱元璋手下做出什么功绩,从他的任职情况来看,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负责治理州县或是掌管礼乐,升迁速度也并不快。
上马打天下不是胡惟庸的能力所在,下马治国却是他擅长的,明朝建立之后政治局面相对稳定,他终于迎来了在官场“大放异彩”的高光时刻。
权倾朝野,引来朱元璋不满
洪武初年朱元璋开始封官赏爵,册封给功臣良田美宅外加珍宝奴仆,朝廷内无不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没过多久,就有一些大臣不习惯太平日子,开始游手好闲甚至违法犯罪。
朱元璋得知后最初还算耐心地用《铁榜文》和《资治通训》来规劝大臣们尽职尽责,很快他就发现效果不佳,于是便想到了一个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撤职换人。
从洪武三年开始,陆陆续续就有着许多功臣被削爵免职,空出的职位也由其他人填补,靠着这样一股东风胡惟庸一路被提拔,被任命为中书省参知政事,相当于副丞相的职位。
当时的左丞相是他的老乡李善长,结果他在第二年就被“勒令”退休,退休的李善长自然想让胡惟庸接班。
不过,胡惟庸面临的竞争对手实力都很强,比如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刘基、善理政事的汪广洋、手腕强硬的杨宪。
只是,刘基很快就因直言直语而失宠、杨宪则是获罪而死、汪广洋因懈怠被降职,胡惟庸就这样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是淮西勋贵的领头人。
从洪武六年到洪武十二年,胡惟庸独揽朝政大权七年之久,在这期间他的野心日渐显露,所做的事情也越来越过分,朝廷内的生杀废黜事宜只选择性地告诉朱元璋,大部分都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去做。
文武百官的奏折也都必须经过他这里,其中有对自己不利的,胡惟庸都会扣下然后择机报复举报他的官员。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升官的官员、不想被律法惩罚的官员,都争先恐后地拜访胡惟庸并送去金银珠宝。
徐达、刘基都曾提醒朱元璋提防胡惟庸,但朱元璋并没有听从,反而使刘基遭到了胡惟庸的毒害,徐达也险些被谋害。
后来胡惟庸更加骄纵跋扈、肆意妄为,秘密指派吉安侯陆仲亨和平凉侯费聚在外招兵买马,暗地培养自己的武装。
与此同时,他又在朝廷里拉拢李存义等大臣,试图控制整个明朝廷,可以说朱元璋随时都有被架空的可能。让胡惟庸没有想到的是,洪武皇帝早就对他有了防备和疑心,只是没有表露而已。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朱元璋在整个政治生涯中都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无论他的身份是起义军的首领还是明朝的皇帝,都不允许有人干涉自己、威胁自己,这一点从他派人处死小明王,赶走李善长、刘基就可以看出。
所以说一个既无军功也没有什么政绩的胡惟庸,怎么可能瞒着朱元璋无法无天呢?很明显朱皇帝是在计划一个更大的阴谋,“捧杀”胡惟庸就是其中一步。
洪武十二年,正当胡惟庸忙着扩张实力的时候,一次意外的发生却让他感觉到了朱元璋的杀意,这次意外事故也成为了胡惟庸案的导火索之一。
处死马夫,遭到朱元璋查办
话说,胡惟庸的儿子在一次出行中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了下来,结果还被一辆路过的马车撞死。胡惟庸作为被害者家属十分愤怒,一气之下就私自处死了驾马的车夫,没有走任何的司法程序。
这件事情要是放到以前或许朱元璋就装做不知道了,算是卖给麾下官员的一个人情,可是这一次他却不准备放过胡惟庸,必须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他得知消息后把胡惟庸叫来解释情况,赶往皇宫的路上胡丞相想好了说辞,也做好了接受慰问的准备,一见到朱元璋后胡惟庸便声情并茂地向皇帝诉苦。
大概也就是说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多么悲惨,车夫本就该以命抵命之类的,也许还加上了一两句为自己的冲动行为道歉的话,前前后后说了近一个小时。
朱元璋的态度却是很冷漠,丝毫没有安慰胡惟庸的意思,等到胡惟庸停止诉苦后他才缓缓说道:“杀人偿命。”
胡惟庸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的预想中朱皇帝应该还是那个信任自己的皇帝,可现在看来这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
朱元璋的话很明确地传达了一个警告:“你胡惟庸不是我这条船上的人,而我也知道你平日做了什么。”回去的路上,胡惟庸想起了之前占城国来给明朝进贡的事情。
当时胡惟庸不知是糊涂了还是刻意隐瞒,结果朱元璋对此事压根就不知情,等到一个宦官偶然撞见了来使,并报告给了朱元璋后,朱元璋勃然大怒,立刻叫来中书省的主要官员们问罪。
胡惟庸等人磕头谢罪,嘴上把责任推脱给了礼部,右丞相汪广洋跟着附和。朱元璋一看两人“默契”十足,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将汪广洋下狱,不久就处死了他。
想到自己同事的下场,再联系一下朱皇帝对自己的态度,胡惟庸意识到“老板这是要对自己下手了”。
根据历史的记载,胡惟庸此后一边联系淮西勋贵,一边还联系沿海的倭寇共商“大事”,自己必须做好准备。
胡惟庸的预感还是很准的,只是朱元璋的动作很快他基本没有反抗的余地。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惟庸因诡言第中井出醴泉,邀帝临幸。帝许之。驾出西华门,内使云奇冲跸道,勒马衔言状,气方勃舌駃,不能达意......”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胡惟庸家里面发现了甘泉,想要邀请皇帝去观看,朱元璋走到半路被人拦住,对“受邀”一事心中生有疑惑,一查之下才知胡惟庸要趁机杀了自己。
此事的真相无从查知,但事后胡惟庸却被关进了大牢。看到胡惟庸被抓,他的死党好友御史中丞涂节当即选择弃暗从明,向朱元璋告发了胡惟庸的一切罪行。
朱元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肃清奸佞”的机会,他下令有关部门诛杀胡惟庸九族以及同党,并严查与此事有关的官员,浩浩荡荡的胡惟庸案拉开了序幕。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毒死刘基、坑害徐达、勾结倭寇元人、意图造反等事情频频露出水面,这些皆是当时不可饶恕的死罪。总的来说,自洪武十三年起持续调查十多年,受到牵连的人三万有余。
许多功臣都坐罪被杀,明朝初期的政治格局也随之改变,胡惟庸案也成为了明初四大血案之一。事后朱元璋还颁布《昭示奸党录》,将他们的罪行昭告天下,并告诫臣下切以胡惟庸为鉴。
史料记载:“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乃为《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株连蔓引,迄数年未靖云......”老丞相李善长也是因此而死。
从后世的研究来看,胡惟庸是否真的有造反之心存在着诸多疑团,不仅正史对于其中细节忌讳莫深,对于其中朱元璋的描述有些过于“傻白甜”,似乎在刻意营造胡惟庸图谋不轨,朱元璋无奈灭党的情形。
不管真相如何,胡惟庸因自己一时冲动、杀掉车夫为儿子报仇,而后朱元璋诛杀胡惟庸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也从这时废黜。
此后朱元璋把他原来丞相的权力分给六部,自己则直接统帅六部,使得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废除中书省和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从结果窥探过程不难发现,短时间内朱元璋做了那么多“合理而不合情理”的安排,似乎此事早就谋划好了一般,胡惟庸的死仅仅只是为“废除丞相制度”服务的,直至清朝灭亡也未能恢复。
但从后来的历史来看,丞相被废黜并没有保证皇帝地位的稳固,宦官、奸臣当政的局面还是时有发生,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