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沐英:你养我十年,我还你一省!朱元璋用一招,养出明朝最强藩镇

沐英:你养我十年,我还你一省!朱元璋用一招,养出明朝最强藩镇

公元1402年(明朝建文四年),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基称帝,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次年(永乐元年),朱棣决定将自己年仅16岁的小女儿常宁公主远嫁云南。

《明史·列传第九》记载:

常宁公主,下嫁沐昕,西平侯(沐)英子。

明朝初年,沐英乃朱元璋养子,被封为西平侯。尊朱元璋旨意,沐英家族世代镇守云南。沐英有4个儿子,分别是沐春、沐晟、沐昂、沐昕。而朱棣选中的驸马沐昕,不仅是沐英的幼子,而且还是庶出。

朱棣登基时,沐英已经去世10年之久,西平侯的爵位此时由沐晟承袭,沐昕是沐晟的庶弟,将来不可能袭爵,但朱棣似乎并不“嫌弃”这个女婿,在赐婚诏书中,把沐昕一顿猛夸,颇有“岳父看女婿,越看越中意”之感。

朱棣一向自诩雄才大略,在和沐氏联姻时,他却要摆低姿态。从这件事可以看出,云南沐府当时绝对不容小觑!相对而说,初代西平侯沐英,更不容小觑!

一、十年养育恩,一遭入战阵

关于沐英的姓氏,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沐英本就姓沐,另一种说法是为了彰显自己“沐浴皇恩”,因此才改姓沐。虽然颇具争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沐英曾经姓朱,取名朱英,字文英,和朱元璋的子侄一样,都是“文”字辈。

《明史·沐英传》记载:

沐英,字文英,定远人。少孤,从母避兵,母又死。太祖与孝慈皇后怜之,抚为子,从朱姓。

沐英幼年时丧父,他跟随母亲逃避兵祸,后来母亲也死了。朱元璋和妻子马氏见他可怜,便将他收养,爱之如子,让他改姓朱。

红巾军起义爆发的第二年(1352年),朱元璋投奔濠州红巾军元帅郭子兴。朱元璋为人果敢,又在寺庙里识得几个字,很快就得到了郭子兴的重用。不久后,郭子兴把自己的义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从此,朱元璋成为了郭子兴的女婿。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父子、翁婿关系是相对牢固的“盟友”。郭子兴以朱元璋为婿,就像朱元璋认沐英为子一样,都是乱世之中常见的“共生关系”。

可以说,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若不是朱元璋夫妻二人,沐英只有死路一条。《宋史》中曾说:“再造之恩,恩若再生。”终沐英一生,他从未忘记朱元璋夫妻对他的恩情。

《明史纪事本末》有一段记载:

文忠走乱军中,几不能存。至是,闻太祖驻兵滁阳,皆来归……与沐英皆赐姓朱。

公元1352年冬天,朱元璋占领滁州,他的亲外甥李文忠历经艰险前来投奔,朱元璋看到李文忠,热泪盈眶,随后把李文忠收为养子,也赐朱姓。注意,这里有一句“与沐英皆赐姓朱”,意思是,朱元璋安置李文忠的方式,和当初安置沐英一样。可见,沐英投奔朱元璋的时间,比李文忠要早。

朱元璋一生养了十多位养子,包括朱文正、朱文忠、何文辉、朱文逊等人。但从史料来看,沐英是第一个来到朱元璋身边的养子。沐英虽然不是最年长的,但朱元璋和马皇后对沐英却有“长子”情结。

英年少明敏,剖决无滞。后数称其才,帝亦器重之。

因为朱元璋常年在外打仗,马皇后便担负起抚养沐英之责。待到沐英长大,马皇后多次在朱元璋面前称赞沐英,朱元璋对沐英也越来越重视。

公元1362年,沐英十八岁,朱元璋决定让沐英独当一面。《明史》云:

年十八,授帐前都尉,守镇江。

沐英人生中的第一个军职,是“帐前都尉”。当时徐达攻下镇江不久,沐英的任务就是参与镇守镇江。从这一刻开始,沐英才真正离开朱元璋夫妻的照顾,开始自己养活自己。此后的几年,沐英先后驻守广信(上饶),协助汤和攻打福建,在明朝开国之前,沐英虽然没有创造什么惊人的战绩,但朱元璋交给他的任务,他都出色地完成了。

二、养子归本姓,将军获封侯

公元1367年,朱元璋即将灭掉张士诚,局势一片大好。朱元璋召沐英回京,让沐英“始命复姓”。也就是说,朱元璋让沐英别再姓朱了,改回本姓。

从这一刻起,朱元璋便没有“朱英”这个儿子,明朝多了一位叫沐英的将领。

至于朱元璋为何要沐英恢复本姓,其实不难理解。当时朱元璋已经在筹备称帝,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也已经到了舞勺之年。若沐英仍然姓朱,将来朱元璋称帝后,将会出现“长幼无序”,甚至会出现兄弟阋墙的乱局。

所以说,朱元璋让沐英改回本姓,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沐英的尴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将来的萧墙之祸。

明朝初年的将领,大多是在朱元璋称帝之前就建立了不世之功,例如徐达、常遇春、冯胜、李文忠等人。然而,沐英并不是如此,沐英更像蓝玉等人,虽然在明朝建立之前已经崭露头角,但他大放异彩,却是在明朝建立之后。

沐英的爵位虽然只是镇国将军,但他的职位却不低。洪武三年,沐英被朱元璋任命为“大都督府佥事”,次年,又晋升为“大都督府同知”。

考虑到有不熟悉明史的读者,笔者在这里需要特别赘述一下,洪武初年,“大都督府”是明朝的军事中枢(后来改为五军都督府),是指挥军队的最高机构,相当于宋朝的枢密院。

也就是说,沐英的爵位虽然不高,但他的职位却比一般的“侯爵”更要紧,他一直协助朱元璋掌管天下兵马。从洪武三年到洪武九年,沐英在大都督府任职9年,他帮朱元璋处理琐碎的军务,很得朱元璋器重。

吐蕃之战打得十分艰苦,邓愈、沐英二人率领大明军队到达甘肃,兵分三路进入川藏,几度激战,一度打到昆仑山,最终得胜而归。邓愈在给朱元璋的捷报上,称赞沐英英勇果敢,是难得的良将。朱元璋特别高兴,让邓愈、沐英班师回朝,等待封赏。

就在沐英喜不自胜的时候,军中出现变故,主帅邓愈在归途中染病,医治无效而亡。副帅沐英带领全军回朝。论功行赏时,朱元璋追封邓愈为宁河王,因沐英战功卓越,朱元璋封沐英为西平侯。

沐英从西蕃过来后,又先后两次率兵攻打蒙古,第一次是单独领兵,翻越贺兰山直击北元腹地,用七天的时间闪击敌军,俘虏元朝国公脱火赤,大有西汉霍去病之风。第二次是随徐达北伐,沐英奉命出兵北古口,一举攻克全宁四部。

不得不说,在明朝最初的14年,沐英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按照朱元璋的预设,他要把沐英培养成徐达、李文忠的接班人,因为沐英不管是能力,还是忠诚度,都毋庸置疑。

三、竖西南屏障,为生民立命

明朝初年,云南仍在元朝梁王的控制之下。洪武十四年九月,朱元璋决定派傅友德、沐英、蓝玉率领30万大军远征云南,傅友德为主,沐英、蓝玉二人为副。按照朱元璋的计划,大军到达曲靖后,即可发起决战。没想到的是,当时江水未退,梁王的军队以白石江为天险,沿江阻拦明军。《明史·沐英传》记载:

友德欲渡江,英曰:“我兵罢,惧为所扼。”乃帅诸军严陈,若将渡者。而奇兵从下流济,出其陈后,张疑帜山谷间,人吹一铜角。元兵惊扰。

意思是,傅友德当时打算率领大军强行渡江,被沐英阻拦。沐英向傅友德建议,由傅友德带领大军佯装渡江,自己则带领敢死队悄悄渡江。待到深夜,沐英到达对岸后,让每一位敢死队队员都吹响进攻的铜制号角,敌军一听,以为大军已经渡江,登时军心大乱,傅友德、蓝玉立即率大部队渡江,结果明军大胜。大家乘胜追击,最终攻破昆明。

到了第二年二月,沐英和蓝玉携手攻克大理,云南遂平。而后,朱元璋下令,命傅友德、蓝玉班师回朝,独留沐英镇守云南。

清朝时期尚且如此,明朝初年的云南,更是处于“土司横行”的年代。云南有大大小小数百位土司,每一位土司的权力极大,他们不受律法约束,在辖区内任意杀伐,拥有极大的权力。正是因为如此,朱元璋如果想让云南百姓彻底归附大明,必须要有一个朝廷信得过、军事能力突出、远镇边陲却无怨无悔的武将来坐镇才行。

而沐英是朱元璋你的养子,不仅对大明朝忠心耿耿,而且他军事能力出众,各方面条件都符合要求。于是,朱元璋决定把沐英留下,永镇云南。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洪武十七年,曲靖酋长作乱,沐英火速平定叛乱。洪武十八年,普定、广南蛮人煽动百姓作乱,沐英又以雷霆手段平定事端。沐英镇守云南期间,镇压大小叛乱30余起,其中最著名的叛乱包括东川土酋之乱、贵州普安之乱、云南临安之变等。若非朱元璋有先见之明,大明朝的西南边陲将是个大麻烦。

为了缓解朝廷的军需压力,沐英在让将士们在云南屯田,自己养活自己。

为了让云南百姓安居乐业,沐英带领官兵在云南兴修水利,架设桥梁,清剿土匪。

为了让云南走出“野蛮”时代,沐英在云南兴办教育,宴请大儒入滇,选择优秀学子入官学读书。

《剑桥中国史》曾评价:

沐英及沐氏家族使云南成为明朝的一个省,并使其成为汉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笔者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首先要看他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有没有突出贡献,而沐英此人,毫无疑问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想念沐英,特地召沐英回南京。云南百姓听闻这个消息后,为沐英送行长达百里,史载:

无老幼,惟恐其不来也,咸戚然东向!

意思是:云南百姓,无论老幼,都对沐英依依不舍,生怕朱元璋把他调回南京后,再也不让他回来了。

千年以来,这四句话被认为是中国士人的终极使命。沐英作为明朝的一个“藩王”,他没办法同时做到上述四句话,但他只做到了一句“为生民立命”,就足以证明他的伟大!

四、受恩10年,忠君15代

沐英8岁时被朱元璋收养,18岁时投入战场,朱元璋养了沐英10年。但沐英回报给朱元璋的是什么呢?不仅仅是赫赫战功,更是让云南成为朱元璋的一个省。

你养我十年,我还你一省!沐英对得起朱元璋,沐氏家族也对得起大明朝。

朱元璋是一个极其有手腕的帝王,他真的相信,仅仅靠自己对沐英的养育之恩,沐英就会帮他镇守云南,永远不会背叛自己吗?其实不是的!

天高皇帝远,朱元璋能让沐英始终忠于自己,其实只用了一招,那就是:不断施恩。举三个例子:

其一,沐英先后有两任妻子,结发妻子姓冯氏,乃是冯国用(冯胜之兄)之女。继室姓耿,乃是名将耿炳文的妹妹。沐英的嫡长子沐春是冯氏所生,沐英被封为西平侯后,沐春为西平侯世子。史载,沐春“文才武勇,有其父之风”,沐英镇守云南后,沐春常常代其父南征北战。有一次,朱元璋派沐春平定江西叛乱,得胜归来后,沐春被朱元璋授予“后军都督府佥事”的职位。

按照当时的惯例,年轻将领担任重要军职,一般都要先试用,当时称“试职”,但朱元璋没有让沐春试职,直接给沐春“转正”了,《明史》记载:

群臣请试职,帝曰:“儿,我家人,勿试也。”遂予实授。

当时,有人觉得沐春应该先试职,朱元璋对大家说:“沐春是我自家的孩子,不用试了。”这件事传到云南,沐英感激不已。

其二,上文提到,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召沐英回南京,云南百姓十分不舍。沐英回到南京后,朱元璋亲自赐宴,在离京之前,朱元璋对沐英说:

“我之所以没有南顾之忧,全是因为有沐英啊!”

陛辞,帝亲拊之曰:“使我高枕无南顾忧者,汝英也。”还镇,再败百夷于景东。

沐英被朱元璋夸了一顿,报效之心充满胸腔,他到了云南后,立即在景东打败了百夷。

其三,沐英和长子沐春去世后,次子沐晟(耿氏所生)袭爵,沐晟为明朝立下大功,他的爵位从西平侯晋升为黔国公,沐氏黔国公的爵位,就是从沐晟开始的。可是,到沐晟去世的时候,《明史》有一段记载:

晟有子斌,字文辉,幼嗣公爵,居京师,而以昂代镇。

这里面有个非常关键的信息,沐晟的儿子沐斌从小是居住在京城的。注意,沐英的长子沐春绝嗣,沐斌其实是沐英的长孙。明朝皇帝明知道沐氏一族要世代镇守云南,为何还要把沐家长孙留在京城?

名为加恩,实为质子。

纵观黔国公的世系传承,发现在京城做过“质子”的远不止沐斌一人。可见,沐家对明朝忠心耿耿是一回事,明朝皇帝对沐家是不是百分百放心,又是一回事。

明朝洪武十五年,沐英随傅友德攻打云南的时候,马皇后病逝,沐英骤闻噩耗,吐血不止。十年后,一直视沐英为兄长的太子朱标去世了,沐英因伤心过度去世,朱元璋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号“昭靖”。

公元1644年,崇祯帝自缢,清军入关。沐氏第15任家主、第13代黔宁王沐天波继续效忠明朝宗室。沐天波率领云南土司军队,一边和张献忠的大西军对抗,一边迎接南明朝廷。沐天波在艰苦的环境下辗转17年之久,到了顺治十八年,沐天波追随永历帝到达缅甸,最终被杀。随后,永历帝被俘,南明灭亡。

10年受恩,15代忠君,云南沐府和大明朝一样,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从沐英投奔朱元璋开始(1352年),到沐天波之死结束(1661年),云南沐府15代家主,历经310年追随大明朝,可谓有始有终。

笔者不提倡封建文化,但是抛开封建文化,沐家310年的效忠,不正是华夏儿女保家卫国精神的缩影吗?韩愈说:“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历史泱泱,云南沐府已经不在了,但精神仍值得延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明朝,朱元璋,文忠,明史,沐昕,郭子兴,沐英,朱棣,云南,养子,观点评论,明朝,朱元璋,沐春,沐英,云南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明朝,朱元璋,文忠,明史,沐昕,郭子兴,沐英,朱棣,云南,养子,观点评论,明朝,朱元璋,沐春,沐英,云南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明朝,朱元璋,文忠,明史,沐昕,郭子兴,沐英,朱棣,云南,养子,观点评论,明朝,朱元璋,沐春,沐英,云南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