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和张居正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但是,在清廉和贪腐的群体之中,并非仅仅只有他们两个。所以,如果只看他们两个人的事迹,那就会以偏概全,最终导致我们得出错误的结论。
一、清廉和贪腐的是非问题
公平、公正,是我们的社会追求的一大终极目标。虽然我们知道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和条件下,还是相对容易实现的。
比如高考,对于考生的录取,那就应该在大家认可的规则之下进行。再比如项目的招投标,也应该根据需求和规则,择优选用。
这时候,是清廉的人,更容易公平处理;还是贪腐的人,更容易公平处理?恐怕不言而喻。贪腐的人,正是通过破坏公平、公正,来为自己渔利。所以,清廉绝对是值得提倡与弘扬的优秀品质。
二、清廉的于谦,挽救了大明朝
如果没有于谦,恐怕明朝会提前进入南明时代了,更不会有数代之后的张居正改革,迎来万历中兴了。
于谦的清廉,恐怕没人会否认。他去世之后,家无余财,唯一贵重的物品,竟然是明代宗朱祁钰赐给他的盔甲和剑器。
那为什么清廉的海瑞,却不及贪腐的张居正呢?
三、一个人的能力和努力的方向,决定了取得的成就
海瑞的能力相比张居正而言,当然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他们的人生成就,之所以形成了天壤之别,就是因为个人能力和努力方向问题,并非清廉与贪腐问题。
两人的出仕过程
海瑞相对而言,比较“愚笨”。他考秀才考了十余年都没考上,直到28岁,才考入县学,成了一名生员。然后,又考到36岁,才中了举人。接着考进士吧,却是屡考不中。最后,海瑞只能以举人的身份,以及40岁的高龄,做了一名县教谕。教谕,类似于现在担负有教学任务的县级学校的校长。
再看张居正,简直就是“神童”一个。他12岁考中生员;13岁考中举人,还是主考顾璘有意磨砺他,故意让张居正落了榜。可是,到了下一次考试,张居正又成功登榜,16岁时二次中举。七年之后,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而且是二甲第九名,全国第十二名,光荣入选了庶吉士,成了大明首辅的培养对象。
张居正虽然年少海瑞11岁,可是当海瑞还在为中举挣扎之时,张居正已经光荣的进入了明朝的中枢机构。
嘉靖朝的无奈
海瑞1553年,从南平教谕做起,在他的贵人朱衡的提拔和保护之下,又历任淳安知县、兴国知县。一直到1564年,11年之后,才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成了一名正六品的京官。
海瑞所写的内容我们就不赘述了,总之,海瑞是把嘉靖皇帝给骂了一个七窍生烟,满脑袋的乌云闪电。原本,盛怒之下的嘉靖要把海瑞就地正法,可当他听说海瑞已经给自己准备好了棺木,就又把札子反复看了数遍。这次,嘉靖看到了海瑞的忠诚与正直,然后,下令将海瑞给关了起来。直到嘉靖去世,海瑞都没能再踏出监狱半步。
此时的张居正呢?一切顺利。
张居正利用自己高超的交际手段,与本属不同派别的严嵩、徐阶、高拱,甚至是宫内的宦官,都处得非常好。
张居正同样给嘉靖皇帝上了一个札子《陈六事书》,陈述了自己对时政改革的意见。虽然嘉靖、严嵩等人并未重视,却也没有给张居正带来什么麻烦。此后,张居正保持了沉默。
这就是海瑞与张居正之间的差别。同样,也给了我们很多提示。想要办好事情呢,最好是对事,不要对人,否则,惹怒了人,还办不了事。
张居正在嘉靖年间,虽然也没有什么作为,却找到了一个靠山,那就是裕王朱载垕,就是后来的隆庆帝。张居正成了朱载垕的侍讲伴读。
隆庆朝的奋起
嘉靖皇帝去世之后,海瑞终于被放了出来,先后在户部、兵部、大理寺、通政司任职。到了隆庆三年,升任右佥都御史,成了正四品大员,外放应天巡抚。此时的海瑞,倒是做了一些实事,治理南方水患,颇有成绩。
正是在担任巡抚之时,海瑞丝毫不顾徐阶曾救过他的旧情,要求徐阶退还十余万亩所占的田地,换来了一个“海青天”的称号。
再看张居正,为了实现自己改革弊政的目的,扳倒了严嵩,逼走了徐阶,同高拱一起,入主内阁,成了大明宰辅。
海瑞和张居正,明显在向不同的方向狂奔。
万历朝的果实
万历时期的张居正,成了真正的权臣。他先是联合宦官冯保,驱逐了高拱,自己登上了大明首辅的宝座。然后,开始实施变法。
张居正先后出台了考成法,整饬吏治;然后,又推出了一条鞭法,清理丈量土地,改革赋税。为了加强统治,他还禁毁了许多名山书院,严禁批评时政。另外,又大力裁撤冗官,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加强边防。
海瑞呢?凉了。
海瑞最初,还握有实权,全力支持张居正变法革新,大力推行一条鞭法。海瑞的清廉,为他在百姓中赢得了非常大的名气。可是,也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只是,摄于海瑞的名望,没人敢惹。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到了万历十三年,海瑞被架空了。
努力的方向很重要
有时候,能力的些许差别,并不足以造成两个人所做贡献的巨大差别。但是,如果努力的方向不同,那差别可就大了。
张居正自入仕之后,就一直都在观察大明朝所存在的弊政。虽然中间遭遇过挫折,却从来没有改变过改革弊政的初心。不管是他的暂时隐忍,还是朝堂的激烈竞争,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张居正登上大明首辅之位时,他将自己的目标付诸了实施。
而海瑞呢?他的眼光一直在做实事之上,他所看到的只是某个人、某件具体的事情,是一头勤劳而自律的老黄牛,哦,更确切说,应该是一头倔强的小毛驴。
张居正的做事方法,是通过改革弊政,制定新的制度和规则,来约束人,提高执行力和效率,进而改变社会。制度可以影响全局,成功之后,带来的效益自然非常巨大。
而海瑞的做事方式,是通过他的努力,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或者通过他的监督,让某个人遵守现有的制度。海瑞解决了江南水患,造福了一方。他针对嘉靖、徐阶、胡宗宪等具体的人。海瑞试图通过让人遵守制度,来改变社会,给百姓带来利益。但是,所带来的收益,毕竟有限。
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个是决策者、制度的制定者和领导者;一个是执行者。无论如何,执行者的功绩,都很难超越领导者。
结论
清廉是一项非常优秀的品质。
毕竟很少人能有张居正的机会,去进行国家级别的改革。大多数人还是要做螺丝钉,干好自己所负责的具体事情。
这时候,公平、公正就非常重要。清廉的人,相对更无私,就更容易做到。而贪腐的人,主要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就很容易成为社会蠹虫。当蠹虫非常多的时候,整个社会恐怕就会生病,就会崩塌。
但是,张居正的贪腐,却可能对某件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产生影响。比如,他因为通州知县张伦行贿了他的母亲,就将张伦升为了户部员外郎。户部管财政,恐怕这位张伦会变本加厉的把送出去的给贪回来。
人因为能力和个性的不同,所以,才会有不同的职业,取得不同的成就。海瑞适合做监察工作,而张居正适合做制度改革。至于成就的大小么,尽全力,拼搏过了,奋斗过了,至少无愧此生了。
而清廉无用论,以及清廉的人所做出的成就,不如贪腐的人所做出的成就大,这完全就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