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权欲极强的朱元璋为什么会放任胡惟庸长达七年的大权独揽

权欲极强的朱元璋为什么会放任胡惟庸长达七年的大权独揽

洪武三年,朱元璋强令浙东派掌权者刘伯温退休。而刘伯温辞官后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刘伯温一死,浙东集团名义上的首领杨宪也就处于无人庇护的尴尬境遇,没过多长时间,就被当时的丞相胡惟庸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致死。而浙东集团群龙无首,党内大乱,很快就被淮西集团逐一击破。至此,明初两大帮派长达多年的较量以淮西集团大获全胜落下帷幕。

此刻,李善长退居二线,胡惟庸排挤另一位丞相汪广洋,成为权倾朝野的丞相。

独享大权的胡惟庸开始不再满足丞相的职务了,一些原本需要汇报皇帝后听皇帝命令处理的事也开始不再汇报,各部官员的奏章也在皇帝批阅之前随意翻看,一时之间,朝野上下竟只能仰其鼻息而活。

其实也不能完全说胡惟庸是当上了丞相之后才生出的欲望,胡惟庸本性便极度渴望权力,只是此前一直不受重用,不得已隐藏起自己的野心。

而之前淮西集团首领李善长在寻找自己的代言人时,也就是看中了胡惟庸表现出来的对权欲的不过分追求,不过后来证明李善长的眼光也确实不太行。

当时最睿智的谋臣,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刘伯温和朱元璋在一次密谈时曾说到过胡惟庸,当时刘伯温对胡惟庸的评价便是胡惟庸此时还是牛犁上的小牛,而总有一天,胡惟庸会挣脱牛犁。

当然,胡惟庸取代李善长成为丞相后不久,李善长就发现,这个自己一手提拔扶持上来的人,竟然开始不听自己的话,准备单干了,这也非常符合刘伯温当时的评价。

于是,此刻已然身处权力巅峰的胡惟庸开始了自己长达七年的对朝政的把控。一开始,胡惟庸还只是稍微对皇帝阳奉阴违一些,没做什么真正出格的事。渐渐的,随着胡惟庸的野心越来越大,他不再满足仅仅做一国丞相,更不满足大事小事都必须卑躬屈膝地向皇帝汇报。

于是,胡惟庸开始在处理朝政的时候有意淡化朱元璋的存在,也将自己的位置一点一点提高,直到在朝臣心中,自己的位置已经与皇帝不相上下。

可胡惟庸毕竟也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老人,知道朱元璋绝对不是善茬,因此在做那些事的时候也会时不时探听朱元璋的态度。

不过朱元璋此时却毫无反应,仿佛对胡惟庸干的那些事一无所知。

在多次有意无意试探皇帝无果后,胡惟庸放下了最后一丝顾虑,心中不禁鄙夷,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也不过如此嘛,英明一世,最后不也败在了我这个之前看上去一无所成的人上面?

可朱元璋真的对胡惟庸的野心毫无察觉吗?又或者说朱元璋真的完全不知道胡惟庸的所作所为吗?又或者朱元璋拿胡惟庸没有办法?

自然不是,可权欲极强的朱元璋竟然能忍胡惟庸,而且一忍就是七年,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朱元璋自然有自己的算计,当年起义建国时,张士诚和陈友谅,哪一个比胡惟庸好对付?自己难道还会忌惮一个小小的胡惟庸?

就算胡惟庸在位时怕朱元璋秋后算账,拉了不少重臣下水,这对朱元璋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全杀了,当然,后来追查胡惟庸的时候朱元璋也就是这么干的。

朱元璋忌惮的是胡惟庸身后延续了几千年的宰相制度,对于朱元璋这种权欲极强的统治者来说,有人分权绝对是一件不可容忍的事,朱元璋的目的很明确,废除丞相制度,让权力在自己的手中达到前所未有的集中。

何以为证?说不定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仅仅只是因为厌恶胡惟庸呢?

一来朱元璋这般心思深沉之人,绝对不会因为个人的喜恶而轻易决定关乎天下民生之大事。二来胡惟庸被诛杀仅仅过了一个月,朱元璋就下旨废除丞相制度,如果说他此前没有经过多年的深思熟虑和筹谋,我是不太相信的。

而且之前朱元璋在和刘伯温的密谈之时询问刘伯温丞相人选,对刘伯温的回答百般不满,难道不是希望刘伯温有更好的计策,帮助朱元璋彻底废除丞相制度?

可废除丞相制度真的对国家治理是好的吗?

我并不以为然,丞相制度能承袭数千年不被取缔,那它就一定有它存在的意义。何况朱元璋费尽心机废除这项制度后不久,明朝就有了相当于丞相的内阁首辅,甚至一度内阁首辅的权力远大于丞相,也能够说明对于封建王朝,丞相是绝对必要的。

而胡惟庸,从来只是朱元璋这个预谋了很久的计划的一枚棋子,只不过这个计划有了胡惟庸,会更加完美而具有说服力。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您可以点击文字上方的关注,这样您就可以收到之后的推送啦。

• 如果您有不同的想法,可移步至评论区,我们一起探讨!

• 文字来源:月冉日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丞相,权欲,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皇帝,制度,刘伯温,浙东,集团,观点评论,丞相,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刘伯温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丞相,权欲,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皇帝,制度,刘伯温,浙东,集团,观点评论,丞相,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刘伯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丞相,权欲,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皇帝,制度,刘伯温,浙东,集团,观点评论,丞相,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刘伯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