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在文化史册当中,我们有着许多的图腾印记,有些是杜撰而来,从未有人亲眼见证过。其中,各式各样的兽是重要的印记之一。
古人对于兽可谓是有着天然的崇敬。例如龙是天子的象征,龙王掌管着风调雨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了四方。这些神兽瑞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印记。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中国古代著名瑞兽之一的麒麟。传说在郑和下西洋时期,曾经带回来了两只麒麟。
何为麒麟
传说当中,麒麟
长着似龙的脑袋,鹿的双角,牛的尾巴,背上有着五彩花纹,鳞片像似龙鳞,通身似麋,口中可吐火,声音似雷。
从这些外貌记载来看,麒麟确实有着成为一个神兽的基本特征。
古书当中对麒麟也毫不掩饰赞美和崇敬之情。
例如《宋书》记载:麒麟,是一种仁兽。雄性是麒,雌性是麟。他们掌管着太平和长寿。《大戴礼记》中所述:虫类共有三百六十种,麒麟是他们之首,以麒麟为尊。《春秋经传集解》中:
麒麟,乃是诞生圣明君王的象征。
麒麟在古人心中确实占据很高的地位。
还有麒麟送子这类说法,相传孔圣人降世之前,就曾有麒麟献书到他家,不久,孔子的母亲就生下了他,所以后世也多以“麒麟子”的称呼来赞美聪明的少年,也
拜麒麟来祈求自家可生出儿子,以传承香火。
麒麟与神龙,凤凰,玄龟并称为四大灵兽也是不无道理。
麒麟的标志
最早出现麒麟的踪迹是在春秋战国,一个叔孙氏的人,在西部的大野捕获了一头麒麟,但因为捕获途中受了伤,最终离世了。
不知道鲁哀公在麒麟离世后会不会感到害怕,毕竟麒麟可是祥瑞的象征。
时间来到了汉朝,汉武帝时期。秦皇汉武,汉武帝刘彻也的确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君王,传说武帝曾在元狩年间猎到了一头麒麟,并在未央宫以麒麟的形象,修建了一座麒麟阁。
后来,汉宣帝为纪念一些功臣,将他们的画像供奉于麒麟阁,代表对他们的尊敬。入驻麒麟阁,算是当时最高的最具代表性的荣誉了。持节牧羊,在匈奴受苦十九年也未投降的苏武便是麒麟阁的一员。
因此,
麒麟也成为了一些对国家有着大贡献,或者自身有崇高气节的能臣,功臣的代表。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一个太监,但他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功臣,在永乐大帝朱棣在位期间,他带队进行了七次航行。
当时明代经历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励精图治,
明代的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都空前高涨。
之后建文帝朱允炆即位,但不凑巧,他的叔叔朱棣并是个省油的灯,朱棣将他的侄子赶下了台自己登基,也就是明代又一著名皇帝,明成祖也称为永乐大帝。
郑和作为陪着明成祖起势成功的老臣之一,明成祖对他也是非常信任,
朱棣为了展示大明朝的威严,开始计划与相邻国家建交,他找来郑和开始着手准备。
在汉唐时期,我们国家就已经有与外建交的经验,与西亚,南亚等地区相交,开辟了传世的丝绸之路,但因为后来唐朝的衰落,陆上丝绸之路在之后并未受到重用。
明成祖想重新与外建交,那势必得另寻道路。
当时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技术逐渐成熟,加上前朝之人已经有过多次航海的经验,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郑和下西洋便成为顺水推舟之事了。
当然也有传闻说,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找寻建文帝朱允炆,毕竟明成祖这君王之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建文帝,也算是朱棣的心头之患了。
不管目的究竟为何,郑和率领船队开始了浩浩荡荡的航行活动,先后几次航行,带回了许多的奇珍异宝,明成祖也持续支持这项活动。而第四次航行的结果,可是让明成祖乐开了花。
郑和为他带回来了象征祥瑞,象征圣明君王统治的麒麟,一下子还是两只,这可是天降祥瑞啊!但是这是否真是传说中的麒麟呢?
真假麒麟说
郑和是在今天的非洲大陆上,见到了神兽麒麟,郑和飘洋过海将麒麟带回神州大地,明成祖宴请百官,亲迎麒麟进殿,还让宫廷画师画下了麒麟的的样貌,传向民间,举国同欢。
也正是这张画像让后世之人得以亲观麒麟。那这麒麟是真麒麟吗?
这幅名为《瑞应麒麟图》的画现今存放在博物馆内,网上也可搜索得观,令人忍俊不禁的是,画像中的“麒麟”在今天前往动物园便可亲观。因为当年郑和带回来的,
根本就不是麒麟,而是长颈鹿。
当年的古人并没有广泛的信息网,对于他们来说,长颈鹿身上有着奇特花纹,自然称得上是奇闻异兽,又是远渡重洋,由郑和带回,被误认为是麒麟也无可厚非。
虽然今天的我们知道那并不是真正的麒麟,但在当时的轰动程度也称得上是前所未有,即便它不是真正的麒麟,
但给予给古人的心理安慰和精神振奋是非常大的。
麒麟作为瑞兽,在明成祖在位期间出现,不仅增强了百姓对国家的归属感,还空前提升了帝王的威望,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神兽的符号印记
在科技发达,经验充足的今天,我们其实知道,这些神兽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符号印记,其实很多都是古人
想象杜撰出来的。
麒麟,龙,凤,这些
神兽动物虽然传闻天下,但我们从未亲眼得观过。
但这些神兽符号印记
已经深深刻在了中国人的骨血当中
,它们身上所承载的是从古至今人们的美好祝愿,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个人。这是一项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且珍贵。
这类文化渊源,脱胎于神州大地,亦将赓续不断地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