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太祖成吉思汗在元朝建立前就已经病逝,他在弥留之际将领土分封给他的四个儿子。两年后他的第三子窝阔台继承汗位,一边亲自南下灭金,一边派拔都西征。随后的两任大汗也是边南下边西征,最终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可当第四任大汗蒙哥逝世后,蒙古帝国就开始走向分裂。
引发这场分裂的导火索是蒙哥的弟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争位。最终忽必烈在至元元年(1264)夺得汗位并迁都。然而这并没有平定蒙古帝国的纷争,反倒直接导致蒙古帝国分裂出多个国家。其中最主要的是四大汗国,它们分别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
原本这块领土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封地,封地的主要辖区是东起额尔齐斯河,西至多瑙河,南起高加索山脉的地区。但经过后来的几次西征,术赤的次子拔都将其疆域向西扩张到今匈牙利、波兰一带,并建立了钦察汗国。起初虽然它名义上对元朝称藩,但实际上已成为独立国。后来金帐汗国中央权力逐渐下降,开始分裂为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西伯利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大帐汗国等小汗国。于此相反的是钦察汗国的藩国“莫斯科公园”(最初的俄罗斯)实力日益强大。就在这种敌强我弱的趋势下钦察汗国被对手步步驱逐至灭亡。
最初这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这块领土主要是原西辽的旧址,包括天山南北路以及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地区。后来怯伯汗与自己的哥哥也先不花汗在生产方向上发生了分歧。他们一个提倡发展农业,一个坚持游牧传统。至此兄弟俩不欢而散,汗国开始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由也先不花汗统治,以阿力麻里为中心,包括喀什、吐鲁番一带;西部则由怯伯汗领导,以撒马尔罕为中心。后来两位大汗相继去世,亚洲中部的蒙古贵族各自为政,互相残杀。好在也不花汗的儿子较有政治手段与军事才能,不久后便重新建立了东察合台汗国,并采用强制手段迫使当地的蒙古人改信伊斯兰教。东察合台汗国延续了一百多年以后,仍然在明正德九年(1514)被叶尔羌汗国灭亡。尽管后来又建立了西察合台汗国,但苟延残喘没几年就被自己的将军帖木尔夺权了。
这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的亲弟弟旭烈兀西征后建立的。伊尔汗国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滨阿姆河,西临地中海,北界里海、黑海、高加索,南至波斯湾。今伊朗、伊拉克、南高加索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中亚的土库曼斯坦都由伊尔汗国直接统治。甚至连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王国、小亚细亚的罗姆苏丹国都是它的附属国。旭烈兀死后他的儿子子阿巴继位,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后来继位的合赞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大兴伊斯兰教,不仅给自己取名为穆罕默德,还自号“素丹”。此后,蒙古贵族与伊朗贵族日益合作,伊尔汗国组建成一个伊斯兰国家。合赞汗死后不久,伊尔汗国陷入地方总督争权夺利的混战境地。这些总督陆续建立各自的小王朝,不过最终在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被也帖木儿帝国所灭。(值得一提的是,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建立了莫卧儿帝国,统治了印度长达300多年,不过帖木儿只是母系是蒙古人,父系是突厥人)
原是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地主要在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金元光二年(1223)窝阔台即帝位后,将封地赐给其子贵由。宋淳祐十一年(1251)蒙哥汗继位后,为了削弱窝阔台王系得势力,将其封地分割。后来忽必烈称帝后,贵由之子海都以太宗嫡孙不得立为由,先后联合阿里不哥、乃颜、笃哇争夺帝位,但最终于大德五年(1301)战败。至此窝阔台汗国国势衰弱,最终被察合台汗国与元朝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