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
——朱棣
这些天,一位考古学女生潜心修复文物的励志故事,让《永乐大典》(Yongle Encyclopedia)这部传世典籍又一次步入人们的视野。
作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之一,《永乐大典》的正本不知去向,副本也饱经风霜,要么遭逢宫廷大火,险些付之一炬;要么被清朝的翰林院官员盗窃,被他们私自带出;要么在鸦片战争中被列强洗劫,流落海外,历经波折数十年才回到中国。
如果说现在修复《永乐大典》,每天只能推进几厘米,那当时制作《永乐大典》,也耗费了2000多人5、6年的心血。正是因为一代代文化人的细心守护,才有了薪火相传,永不断绝的经典。
每一本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古籍都来之不易,让我们打开这本古籍,穿越时间界限,去看看它诞生时候的故事。
前无古人的旷世巨著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盛世修书,是一种传统,但朱棣要修的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书,是一本涵盖古今一切知识财富的百科全书。
他叫来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把这项繁重又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他。朱棣的要求是:
“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直言,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成一书,毋厌浩繁”。
“毋厌浩繁”,多么雄心勃勃的话语,但当时的解缙并没有领会皇帝的意图。他以为朱棣只是想随便编一本书玩玩,于是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十一月,他就向皇帝交了差,命名为《文献大成》。
朱棣看到解缙能这么快交差,自然是高兴的,但亲自过目后,他却发现和他的期望相差甚远,狠狠怒斥了解缙一番,随后摆出了一番豪华阵容。
有多豪华呢?当时有人形容了这种盛况:
“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
全国所有的精英知识分子,几乎全被召集过来,只干修书这一件事。
拿官方的来说,朱棣首先就安排了五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都是学富五车的顶尖人才,再派二十名翰林院官员为副总裁,这些人也是著名的专家学者。
除此之外,朱棣还在民间发起文化总动员,广泛召集有才学的人,无论老少,是否残疾,学问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让他们来担任编辑。
在那个没有电脑的时代,找到的所有文献和资料,都需要让人手抄,作为一个国家制定的类书,字体优美是关乎门面的事儿,所以还招募了许多字写得好看的人。
《永乐大典》的尺寸 来源:国家图书馆官网
为什么说盛世才能修出这样的巨著呢?把这么多人号召过来,是得管吃住的。不仅如此,还要发工资,因为别人也有父母妻儿,得养家糊口,如果没有强大的财力物力支持,一个贫穷的王朝,是万不能做出这些事儿的。
明朝国力鼎盛,朱棣也迅速解决了这些问题,他把这些读书人都安排进了文渊阁居住,一日三餐也有人送饭,修书的人什么都不用管,只管把修书这一件事情做好就行。
命运多舛的百科全书
在皇帝的鼎力支持下,无数读书人潜心下来日以继夜地研究学问,他们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有的人付出健康乃至生命的代价(有人过劳而死),终于耗时六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
朱棣对这将近3000人的成果非常满意,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 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庶几因韵以考字,因字以求事,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
这部书包含了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它不仅是一部书,而是中华文化的金字塔。
这部书后来历经磨难,经历了数次的火灾、战乱、盗窃,永乐年间制作的正本已不知去向,如今能看到的是嘉靖年间抄录的副本,但哪怕是副本,也仅剩400余册,散落世界各地。
作为最有权势的皇家,却并没有能够保住这部经典,藏书楼建了烧,烧了建,《永乐大典》也经历了焚毁,重录、劫掠的过程,靠着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这400多册才度过了重重浩劫,传到了今天。
正因为有了《永乐大典》,《旧唐书》、《旧五代史》、《宋会要辑编》、《续资治通鉴长编》才没有全部失传,从大典中打捞出的大量古籍“孤本”,已经让至少600多种已经失传的书被重新认识。
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铎先生就曾感叹道:“假如《永乐大典》全部保存到现在的话,我们对于中国古文学史的面貌是可以看得更完全的……仅仅就这百存三四的《大典》说来,我们已经可以从那里边得到不少的珍罕而且重要的资料了。”
但这也许还不是最大的意义。
《永乐大典》原本一直深藏于紫禁城,但如今我们人人都可以参考阅读,这又是何等的幸运呢?
《永乐大典》之大,终于成了属于大家之大,这是古今之事共揽之!
——《典籍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