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皇帝,但同时也是一个父亲,朱元璋对于朱标寄予了厚望。曾经在一次不经意间的对话中,朱元璋看到了自己的儿子终于闪现出了王者的霸气,内心的欢喜之情可谓是如翻江倒海一样。是不是每一个做父亲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像自己一样,或者比自己更加有能力。
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值很高,在古代的皇家史诗中,朱元璋对于朱标的期望值可谓是最高的,从朱元璋给朱标请的师傅就可以看出,朱标在朱元璋眼里的分量。
朱标从出生就注定不平凡,朱元璋是在27岁的时候才有了这第一个孩子,内心的狂喜别提多高兴了,对于自己的这第一个孩子,朱标也就名正言顺的成为了世子。朱元璋为他请来了宋濂等儒学大家为他授课,为他以后做皇帝打好基础。
现在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好的学校,接受相对来说更好的教育,因为现在的父亲都知道知识是能够改变命运的,并不会因为家庭的贫穷而丧失竞争的机会。孩子想要的,做父母的一定会想办法为孩子弄来,这就是现在孩子的父母,和朱元璋有什么不同?
我想最大的不同,就是想要给孩子的东西,朱元璋能够很轻易的找到资源,什么都不用愁,而现在的父母,如果想要为自己的儿子找到足够好的学校,那一定是私立学校,虽然现在的公立学校已经不用那么多的学费就能够上学,但是现在的家长似乎进入了一个奇怪的思维里,只要是收费贵的,就一定是好的。其实这样说,我只能是为现在的家长感到遗憾。
朱元璋和朱标这对父子,可谓是现在家长于学生的前辈,但是当时的朱标是什么结果呢?
不是说朱元璋对于自己的这个儿子不好,恰恰相反是太好了,什么都想给他最好的,但是这些是不是作为孩子想要的呢?我反而认为这些一直是父亲与孩子之间最大的障碍。
朱元璋对于这个儿子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更是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也希望朱标能够超越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君王,但是正是这些厚重的希望让朱标倍感压力,这种压力没有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变成动力,相反,成为了朱标人生成长的绊脚石,最终吞噬了朱标的身体,让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成为了朱元璋一生的遗憾。
有了这个教训,我认为现在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对孩子说教,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希望孩子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希望始终也只是一种希望,想要变成现实,家长不仅要合理的教育孩子,还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只有孩子喜欢还家长沟通,能把自己心中的事情说出来,才能很好地去做学习,那么突飞猛进的把希望变成现实就一定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