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盛世功在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优秀和精彩,也向历史交上满分答卷。
唐太宗的历史功绩是毫无疑问的,但经常有人会抓住玄武门之变臆想推断,唐太宗无奈背负着弑兄逼父的恶名,纵观历史,皇权斗争向来残酷,兄弟阋墙、父子反目的例子数不胜数,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察其言观其行,据实而论。
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话,据说是李渊对李世民说的话,大概意思是你今天杀我子孙,明天你的子孙也会遭到这样的对待。
这段话在史料中并没有相关记载,很有可能是后世人根据唐朝皇室故事,自以为是地站在李渊的角度,帮助这位老人出了一口恶气。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军事政变,直接围困杀死兄长李建成和贤弟李元吉,随后又令尉迟将军带兵包围李渊所在宫殿,禀告李渊建成和元吉已死。
李渊非常识趣,当场将所有的指挥权全部交给李世民,并且在短短两个月后,就主动昭告天下禅让皇位,做起太上皇。
太宗李世民在政变成功后采取了赶尽杀绝的手段,李建成的五个儿子、李元吉的五个儿子全部都被处死,这就是传言中李渊所说的“你杀我子孙”。
那李世民的众位儿子下场如何呢?实际上真的不好。太宗共有14个儿子,其中发妻长孙氏生育有3个,分别是老大李承乾、老四李泰、老九李治。
单说这几位的下场都不好,李承乾是太宗初立的太子,但是李承乾的品德性情取向都有些问题,再加上李泰整天盯着太子之位,夺嫡之争中两败俱伤,李承乾在流放后死亡,李泰被流放,李治则被立为太子。
除此之外,太宗还有11位皇子,他们的下场也都大多不好,比如老三李恪被陷害致死;老五李佑因谋反被赐死;老六受到牵连死于流放之地;老七被诬告谋反最终自杀;老八反抗武则天失败服毒自杀等等。相比之下,活得较好的则是老十三李福自然衰老死亡,老十一和老十二都是英年早逝没有子嗣。
从这里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后代确实很少寿终正寝的,绝大多数是死于非命。这正是传言中所说的“你的子孙也将遭遇同样待遇”。
在封建时代,人们普遍笃信因果报应,对于李渊的遭遇深表同情,于是就会对唐太宗进行口诛笔伐,竟然真的找到“历史证据”。
传言中的这句话极有可能是假的,首先是因为史料中没有相关记载,其次可以通过对李渊的分析发现他不会说这样的话。
首先是李渊已经预感到夺位之争不可避免。
公元617年,李渊在担任太原留守期间,面对遍地起义的局面开始暗中准备起兵之事,万事俱备后在儿子们的帮助下,从晋阳起兵到占领关中,仅用4个月时间。
在起兵初期这段时间,李建成和李世民都立下大功,是李渊稳坐长安的保障。新生的唐朝面临着诸多实力强劲的敌人,这些都需要逐个去征服,而这个重任就放在李世民肩上。
众所周知李渊放权给李世民去打天下,但是不可忽略的是唐朝初期面临的还有来自类似于关陇集团的势力影响,李渊更愿意让权力集中在儿子们手中。
在唐朝统一天下过程中,秦王展现出惊人的军事天赋,当然也有太宗战场勇猛的原因,历经数次生死大战、命悬一线后,终于为冉冉升起的大唐铺平道路。
由于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功劳很大,随着李渊的不断封赏,李世民的官职权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李渊专门开辟史无前例的官职给太宗。
来自军事上的威胁少了,但来自朝堂上的威胁却变大了。不仅仅是太子李建成感受到来自太宗的压力,就算是李渊也感受到李世民的光芒万丈,百姓对太宗赞不绝口、将士对太宗敬佩之至、朝臣对太宗交口称赞,这样的局势发展下去,必定会对太子之位产生影响。
李渊是非常重视的家庭亲情的,因为自己年幼时缺少,所以格外重视,但是现在面临着两难的绝境,如果裁减李世民的权力,则会引来动荡,并且唐朝并非无仗可打,关键时刻只有李世民可以大胜仗;如果不限制李世民的权力,早晚有一天兄弟间要刀剑相向。
在这样矛盾的心理煎熬中,李渊以江山社稷为重,首先保证李唐的江山能够稳定存在,这是李渊的无奈之举。李渊也曾想过解决兄弟相争的问题,比如太子在长安、秦王居住洛阳。
玄武门之变的发生其实早在李渊的意料之中,这也是为什么见到尉迟将军带兵包围后就很快退位让权的原因,但是李渊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其次是李渊对太宗一直都非常满意。
从晋阳起兵到统一天下,李世民的表现都可圈可点,李渊一直以来都以儿子为骄傲。李渊之所以将李建成立为太子,是遵循千百年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李世民作为自己同样优秀的儿子,甚至超过李建成,手心手背都是肉,李世民做皇帝,李渊也开心愿意。
太宗登基时接手的并不是富裕强大的唐朝帝国,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千疮百孔的穷困之国,自隋朝末年以来,遍地都是烽火狼烟,战争让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这些情况李渊心中是非常清楚的,正是前后的变化对比,更加能够显示出太宗卓越的治国才能,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能力。
太宗登基后让高祖特别高兴的事发生在贞观四年,在接手朝政短短四年时间里,太宗已经让昔日上蹿下跳的边疆民族部落纷纷前来归附,太宗以其广阔的胸怀和包容的态度让各民族心悦诚服,尊称一声天可汗。
高祖为太宗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由衷高兴,在凌烟阁专门设下酒宴,与太宗一起宴请群臣,史书记载,现场气氛活跃,直到深夜人们才散去。
这只是高祖退居太上皇之后的生活缩影,但从中可以明显感觉到高祖对太宗治理天下的满意度。
最后是李渊与李世民父子关系良好。
虽然高祖成为太上皇,但是太宗对高祖仍然非常敬重,专门为高祖扩建宫殿,提升居住品质。一次,太宗行宫避暑,谏臣批评太宗没有带着高祖,于是立即启程回去向父亲请罪致歉。由此可见,高祖和太宗之间仍然是父慈子孝的天伦之乐。
总之,退居太上皇的高祖李渊不可能对太宗说出那样诅咒的话,是后世人捏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