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原配皇后。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国,传到宣宗朱瞻基,历经了建文帝朱允炆、成祖朱棣和仁宗朱高炽,共五位帝王。宣宗朱瞻基是第一个废后的人,而宣宗皇后胡善祥也就成了明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
宣宗皇后胡善祥被废之后,之所以被天下人同情,是因为胡善祥并无过错。
在古代,虽然有三纲五常之说,即所谓的夫为妻纲之类,但是,丈夫还是不能随便休妻的。只有妻子在犯了七出之错,即无子、淫佚、不事舅姑、口舌、盗窃、妒忌、恶疾,至少有其一才能休妻。而实际上,胡善祥并无七出之过。
胡善祥貌美贤惠,举止端庄,被明成祖朱棣指定为皇太孙朱瞻基正妃。之后,胡善祥先后为朱瞻基生下了长女顺德公主,以及永清公主两位女儿。在朱瞻基成为皇太子,以及登基之后,胡善祥也顺利成章先后被册封为皇太子妃和皇后。
那为什么胡善祥被明宣宗朱瞻基废除了呢?主要是朱瞻基更宠爱他的皇贵妃孙氏,而孙氏又生了皇长子朱祁镇的缘故。
孙氏自幼就已经是姿色艳丽,有艳压群芳之容。孙氏之父曾任永城县主簿。而明仁宗皇后张氏的母亲,就是朱瞻基的亲外祖母彭城伯夫人,也是永城人。彭城伯夫人知道孙氏貌美、贤德,就将孙氏推荐给了自己的女儿仁宗张皇后,孙氏得以入宫。
明成祖朱棣当时收养了一些朝臣子女在宫中,就是为了给子嗣后代纳妃。成祖就令时为太子妃的朱瞻基之母张氏养育才十多岁的孙氏。由此,朱瞻基自然就有了与孙氏朝夕相处的机会。十多岁的年纪,正是两小无猜,互生情愫的青春懵懂期,朱瞻基自然而然的喜爱孙氏更多一些。所以,胡善祥虽然同样貌美,而且还是正妻,所受宠爱却无法跟孙氏相比。
更重要的一点,还是跟立储有关。宣宗登基之后,胡善祥被立为了皇后。如果胡皇后先生子,那么地位就非常稳固了,即使不得宠,也不会被废。可是,偏偏孙氏先诞下了皇长子朱祁镇。
古代虽有母以子贵之说,母亲要靠儿子在家中立足。但是,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子以母贵,母亲是正妻,儿子在家中的地位才高。朱瞻基宠爱皇贵妃孙氏,而孙氏又生了皇长子朱祁镇,朱瞻基就想立朱祁镇为皇太子。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时期,就立下了立嫡立长的规矩。朱瞻基想要立朱祁镇为皇太子,就先要册封孙氏为皇后,这才有了废后的举动。
朱瞻基逼迫胡善祥,以“无子多病”为由,让胡善祥自己上书请辞皇后之位。这也只是朱瞻基根据“七出”的礼法,编造出来的理由罢了。胡善祥育有两女,年龄尚轻,还是有机会诞下儿子的,就是宣宗的借口罢了。
当时的朝中大臣,诸如杨士奇、杨荣、夏原吉、张辅等人都持有异议,而张太后也对此颇有意见。不过,宣宗还是在登基三年之后,废除了胡善祥的皇后之位。胡皇后废居长安宫,出家为道姑,赐法号静慈仙师。
正因为胡善祥无错被废,颇得朱瞻基母亲张太后的怜悯。张太后就经常召胡善祥去清宁宫居住。宫中饮宴时,胡善祥的座次也在孙皇后之上。后来张太后崩,胡善祥的长女顺德公主也在第二年薨逝。胡善祥承受不住打击,在女儿去世的同一年,即正统八年(1443年),也潸然仙逝。
胡善祥无故被废之事,百姓皆知,所以,都非常同情胡皇后。宣宗朱瞻基在临去世前,也非常后悔,自称是少年冲动。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英宗朱祁镇之母孙太后去世,英宗在自己的妻子钱皇后的劝导下,恢复了胡善祥的皇后位号。第二年,英宗给胡善祥上“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的谥号,并修建陵寝,恢复了皇后身份。
顺便补充一点,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孙太后、于谦扶明代宗朱祁钰登基。朱祁钰之母,并非胡善祥,而是宣宗贤妃吴氏。吴氏,被代宗尊为皇太后,英宗在夺门之变复位后,又降吴氏为皇考贤妃,南明安宗朱由崧重新追复吴氏的位号。
古代皇家的家务事,那是真的太复杂了,一个位号来来回回多次,简直是太司空见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