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吸取了汉朝以来的举荐人才的方式,第一个创建了更新的科举制度。使得人才的录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宋代建国后,充分吸取了唐朝和五代时期科场积弊的教训,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防微杜渐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锁院制、弥封制、誉录制、别试等等。
中国人非常聪明,往往喜欢钻研本行以外的奇门外道。就说考试吧,从古至今,作弊的方法层出不穷。
而一旦一种创新的作弊方式被发现,就有相应的法规进行弥补。
先说“锁院制”。唐玄宗时代的考试,曾经出现过考官与应考考生之间的消息传递,而且很难杜绝。因为考官们总会和考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很难在制度上真正割断这些关系网。
这些关系网,有血缘亲、有同乡亲、有托人亲、有师生亲,等等。因为利益的关系,有些考官倒不是为了收礼,而是为了师门的昌盛,多收中举的门生,形成朝野上下的关系网。
锁院,就是把考生集中到统一的贡院里,断绝他们与主考官和外界人士的一切联系,从而避免了消息传递的作弊方式。
再来说“弥封制”。唐先宗的时候,出现了考卷上考生人名混淆的事件。而且还有一个事例,特别搞笑:有一个考生,趁着别人不注意,在别人的考卷上偷偷填上了自己的名字,叫做“鹊巢鸠占”。
这样的混乱,是基于当时大唐逐渐走向末路,朝野纷杂,没有专人监督所导致。所以一些考生专门钻这些空子,或者找人钻这种空子。
而弥封制的出现,就是有针对性的改良,将考生钻空子的漏洞补住。考生考完试,就有专人监督考生提上姓名、地址、籍贯,并拿上卷筒糊住弥封,统一交给主考官。
至于“誉录制”,是在“弥封制”的后续补充。弥封,还不能杜绝根本问题,有的考生可以直接填写他人的名字,在现代的话形容,就叫“枪手”。怎么来杜绝这种枪手的现象呢?
前面说过,中国人聪明,创新意识、模仿意识都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直到如今,枪手依然盛行于各个考场之间。
那么“誉录制”,就可以解决枪手的根本现象。朝廷雇佣专人,先将考生的试卷重新誊写一遍,进行分类登记,以确定人、卷合一,从而避免枪手为他们捉笔。
考官们在有两份问卷的情况下,也很难和考生们直接沟通。因为不知道到底哪一份是需要照顾的考生。万一搞错了,不单闹大笑话,而且对自己的仕途不利。
这些考试制度,丰富了科举考试的监督手段,使得真正的天下寒士,有了以自己的满腹才华,公平公正地展现自己的能力。
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采用了“锁院制”、“弥封制”、“誉录制”这三种均衡的监督方式以后,还是在宋徽宗年间出现了专门针对这三种监督方法以外的作弊方式。
于是,“别试”粉墨登场。
“别试”,就是专门针对以上三种,补足漏洞的特别加强版。科举的目的,是按照考试试卷的共同评分,分数高者为胜者,从而选拔绩优的人才,为朝廷所用。
当考生们完成最高规格的贡院考试后,根据分数最高的录取第一到第五十名,统一让他们参加由皇帝或者皇帝委派的主考官,在朝堂之上再一次的考试,称为“别试”。
若是考生真正凭着真才实学考上了高分,那么在朝堂之上,依然可以得到高分。若是弄虚作假的考生,到了朝堂之上,就会穿帮出丑。
这个方式的创新,是的皇帝满意、大臣满意、考生满意,竟然是一个从上到下都欣然接受的手段。
皇帝满意的是,在眼皮子底下,这些人无疑都具备真才实学,没有被哪个大臣弄虚作假。
大臣满意的是,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即使出了纰漏,自己的责任也轻一些。
考生满意的是,在朝堂上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得到更多的仕途机会。
到了清朝时代,“别试”改名成为了“殿试”。
天下的读书人,读书的目的都是为了“学成文武艺,卖给帝王家”。而皇帝也需要更多的人才,来协助管理国家。双方属于你情我愿,卿卿我我,各有所需。
读书人从村里的基础考试,逐步到乡试、省试、贡院试、殿试,分别对应级别的是童生、相公、秀才、举人、探花、榜眼、状元。
可不要小看这些级别,它关系到了一个含辛茹苦、十年寒窗的读书人,能否在朝廷中实现自己“出将入相、拜相封侯”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