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26岁即位的明宣宗,开创大明盛世,却被百姓戏称为“蛐蛐皇帝”

26岁即位的明宣宗,开创大明盛世,却被百姓戏称为“蛐蛐皇帝”

又是一年秋风起,每当天色昏暗,蛐蛐便会走出巢穴,对着夜空起劲儿地鸣叫起来,直到清晨方会停歇。

宋代以前,蛐蛐主要作为“鸣虫”而出现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唐代宫人往往喜欢捉来蛐蛐,把它装进金丝笼并置于枕畔,在夜阑人静之时欣赏它倾情的鸣奏,为生活增添一点乐趣。

而从宋朝起,蛐蛐则由演奏家转而变为英勇的斗士,人们拣选体型强健的蛐蛐置于斗盆之中,令它们相互搏斗以取得乐趣。

至此,斗蛐蛐不仅在乡野市井间流行,还令无数王公贵胄也痴于此道,大概很多人有所不知,明宣宗朱瞻基就因为喜好斗蛐蛐而被民间百姓戏称为“蛐蛐皇帝”。

有人不禁要问了,“蛐蛐皇帝”朱瞻基难道是一位昏君吗?答案是——非也!明宣宗开创大明盛世有功,还真是一位贤德的明君。

还没出生就深受爷爷朱棣所喜爱的孙儿

1399年2月,尚未发动靖难的明成祖朱棣当时仍为燕王,居住在北京的燕王府府邸。下个月春节一过,他的儿媳妇就要临产了,王府添丁进口本就是喜事盈门,朱棣心里自然非常高兴。

1399年3月16日,王府晚饭过后,朱棣在卧榻上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将一个象征着权力的大圭递交于自己的手上,并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悠悠转醒之后,捻须回忆着方才梦中的情景,感到十分吉祥。

正在这时,仆役传来喜报说恭喜燕王新添了一名孙儿,朱棣顿觉梦境之神奇,赶快跑过去看孙子,爷孙刚一见面,朱棣便觉得这个孩子不仅相貌端和还非常像自己,自然就把梦境同小孙子的诞生并为吉兆,可这事不能乱于他人诉说,朱棣欣喜之余也只是与自己的王妃讲了。

而第二年,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从燕王变为了明朝的第3位皇帝明成祖,想来,是跟孙子有关的那个吉祥的梦触动了朱棣,也给了他夺取皇位的勇气和信心。

“父凭子贵”,皇太孙朱瞻基帮助父亲朱高炽坐稳皇位

明成祖朱棣是位有勇有谋的皇帝,但他在立储的问题上却总是犹豫不决。

长子朱高炽心地仁厚但却腿有残疾、略显平庸,次子朱高煦能征善战却性情暴躁,不太适合继承大统。

后来,朱高煦助父王朱棣发动靖难成功,朱棣就越来越喜爱次子朱高煦,对长子就冷淡了许多。

对于长孙朱瞻基,明成祖可是想起来就满脸笑容,因为朱瞻基自小就聪明伶俐、讨人喜欢。

年长一点后,朱瞻基勤学好问,做事果敢笃定,不仅长得越来越像明成祖朱棣,而且祖孙二人性格也非常接近,所以朱瞻基深得爷爷朱棣的喜爱。

1411年,12岁的朱瞻基就被明成祖朱棣册立为皇太孙。从那以后,明成祖更是有意栽培孙子朱瞻基,就连数次北上亲征蒙古,都把朱瞻基带在身边,好让朱瞻基从小就学会行军打仗、学会参议军政。

小朱瞻基不仅是脑袋聪明,而且心思还明澈,他知道爷爷不喜欢自己的父亲,就总是帮助自己的父亲。等真正到了要选立太子的时刻,朱棣看着让自己处处都特别满意的皇太孙朱瞻基,就册立朱高炽为太子。

朱高炽虽然资质平庸还优柔寡断,但他为朱棣生了一个十分讨喜的皇太孙朱瞻基,明成祖朱棣希望将来朱高炽能把皇位传给朱瞻基,因此才先把皇位交给朱高炽——这难道不正是“父凭子贵”吗?

明仁宗朱高炽与儿子明宣宗朱瞻基共同开创大明盛世

1424年,明仁宗朱高炽继承大统,很快就册立朱瞻基为皇太子。可惜的是,朱高炽在位仅9个多月便驾崩了,年仅47岁。

朱高炽是一位仁厚的儒君,他登基之后,一改明成祖当政时的严苛法令,以儒家思想治国理政,广开言路,任用贤能,使得朝廷内外都十分开放清明,他还能大度地赦免建文帝时期入狱的旧臣,确实有明君之德。

此外,明仁宗朱高炽还在全国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尽管只是当了不到10个月的皇帝,可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期的所作所为皆为明朝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足够当得起一个“仁”字。

1425年,明宣宗朱瞻基即位,这位年仅26岁的皇帝励精图治,任用贤臣能将治理国家,让百姓继续休养生息,重视农业耕作,又派出郑和第7次出使外国互通往来,使得明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彼时,明朝的经济已经过了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与发展,至仁宗和宣宗两朝,逐渐形成了国泰民安的升平盛世,于是后人就将明仁宗和明宣宗统理国家的这11年称为“仁宣之治”。

虽说明仁宗在位仅9个多月,明宣宗因为英年早逝所以也只在位10年有余,可“仁宣之治”这一历史时期,华夏被番邦异国所钦慕,俨然成为海外诸国颇为向往的富庶东方大国。

可以说“仁宣之治”实际上更多的是后人对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时期所做出的贡献进行的褒扬和肯定。

明宣宗朱瞻基因尤为喜爱斗蛐蛐,故而得名“蛐蛐皇帝”

明宣宗即位那年是26岁,他在朝堂上虽说励精图治、挥斥方遒,而私下里他却对蛐蛐怀有一种痴迷之情。

明末清初史学家查继佐在其所著的纪传体史书《罪惟录》中提到:明宣宗斗鸡走马,园情鹢首,往往涉猎。尤爱促织、亦豢驯鸽,万姓颇为风俗,稍渐华靡。

可见,玩过诸多游戏的明宣宗很喜欢玩儿。他会派出宦官于京城内外四处收罗上等的蛐蛐,然后带回宫内进行角斗。每当将2只蛐蛐置于斗盆之中,令其振翅相斗、走窜搏击之时,明宣宗总是会抚掌大笑,开心不已。

上之所好,下必效焉,民间百姓也纷纷以此为乐,斗蛐蛐便自此成为了大明朝的“国戏”。

明宣宗得知苏州产出的蛐蛐最为优质,还曾秘密修书一封,命苏州知府为他搜罗蛐蛐,明朝王世贞在《国朝丛记》中还收录了这一密诏:敕苏州知府况钟:比者内官安儿、吉祥采取促织,今他所进数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已敕他末后运,自要一千个。敕至,而可协同他干办,不要误了!故敕。

促织指的就是蛐蛐,朱瞻基贵为天子,却为了得到1000只蛐蛐而命令地方官进行协助采办,实在有些可笑。

相传后来,朱瞻基在全国征收蛐蛐,导致一些地方的人民不事生产,专逮蛐蛐,搞得民怨沸腾。

逮不到蛐蛐的人为了完成任务只得买来蛐蛐交差,一度蛐蛐的价格涨得很高,还害得一些百姓家破人亡。

明宣宗不仅对蛐蛐的质量要求甚高,还追求蛐蛐所盛笼盒的新颖和精美。

明宣宗为了饲养蛐蛐,下令官窑烧制精美的蛐蛐罐,景德镇的官窑就是宣德时期主要为皇家烧制蛐蛐罐的窑口。

尽管蛐蛐罐不大,可烧制成功却非常不易,再加上成品要为皇家所御用,想来肯定是比较劳民伤财的。由此看来,难怪这个诗画并优的贤明国君会被后人稍稍诟病,并得到了一个“蛐蛐皇帝”的外号。

通读历史,我们不难知晓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为明朝的繁盛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而他作为拥有国家最高权利的青年皇帝,自然可以拥有自己的诸多爱好。

尽管他喜好广泛,尤爱斗鸡、豢鹰、驯鸽、斗蛐蛐,还对诗画颇有一番造诣,但他还是比较遵从祖制,也拥有自警力,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框限在相对文雅的娱乐之中。

比起历史上那些多到数不清的既骄奢淫逸,又残暴荒唐的君主帝王来说,明宣宗朱瞻基已经很懂节制了,也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朱高炽,蛐蛐,朱瞻基,盛世,明宣宗,皇帝,百姓,大明,明仁宗,朱棣,观点评论,朱高炽,朱瞻基,明宣宗,朱棣,明成祖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朱高炽,蛐蛐,朱瞻基,盛世,明宣宗,皇帝,百姓,大明,明仁宗,朱棣,观点评论,朱高炽,朱瞻基,明宣宗,朱棣,明成祖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朱高炽,蛐蛐,朱瞻基,盛世,明宣宗,皇帝,百姓,大明,明仁宗,朱棣,观点评论,朱高炽,朱瞻基,明宣宗,朱棣,明成祖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