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78年,也就是东晋太元三年,同时也是前秦建元十四年,前秦王苻坚怀着统一全国的野心,向东晋发动战争。
此时的前秦已经获得了汉中和四川,西边的边境线已经到达了今天的三峡一线。但是,东晋趁着北方征伐的时机,占领了秦岭、淮河一线大量的战略要地。
在南边,东晋占据着南阳、襄阳、荆州等要地,几乎占据了整个南襄隘道,在淮河地区,东晋还占领着彭城、下邳、寿春等地。
总结起来就是:前秦此次要想攻下东晋的首都建康,就必须先将这些关键城市拿下,以淮河地区为基地,在继续向南进攻。
淝水之战前奏
苻坚的军事部署也在东西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在西面的荆州方向,以攻占南阳、襄阳为目标;在东面,以攻占淮阴等要地为目标,目的是控制淮河地区。
前秦发动的此次战争结局有喜有忧。
好消息是前秦的西面战场顺利占领了南阳和襄阳,也就意味着打通了汉江通往长江的通道,前秦给东晋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坏消息是在东面战场,前秦前期已经攻克了既定的目标淮阴等地,获得了淮河上的立足点。甚至已经兵临广陵,也就是现在的苏州。但是,由于东晋军队的反攻,前秦的军队又被赶回了淮河以北,前秦最后只占据了淮北重镇彭城。
此时的东晋面临的压力并不小,西面诸多战略要地的丢失让东晋的防御捉襟见肘,此时的处境和当年西晋灭东吴时的东吴极其相似。
东晋和东吴的西面战场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在东面战场。当年西晋有用寿春、淮阴等地,边境线在淮河与长江之间,而如今的东晋情况要稍好一些,边境线在更北方一些。
就是这一点点的区别,成就了东晋淝水之战的奇迹。
淝水之战始末
五年后,也就是公元383年,苻坚下定决心完成一次规模巨大的协同作战,目标是灭掉东晋。此次的协同作战和西晋灭东吴的策略基本一致。
前秦的兵马分成四路大军:
第一路是从四川沿江而下的水军,目标是从水路直捣东晋都城建业。
第二路是在襄阳集结的陆军,主要进攻荆州境内的据点,同时配合第一路水军完成顺江而下的任务。
第三路是苻坚率领的主力军,负责从中原南部的项城进攻寿阳,再沿巢淝水道攻占东晋的重镇历阳,再从当涂附近过江进攻建康。
第四路是从彭城出发的部队,沿泗水进入淮河,攻下广陵,再攻建康。
在东晋方面,为了对付苻坚,将军队分成东西两部,西边以荆州为中心,由桓冲指挥,东部以江淮为中心,由谢安指挥。
东晋的军队人数本来就比前秦的人数少,更要命的是,东晋的军队数量分配是错配的,西面东晋有十万人,东面东晋有八万人,结果前秦的主力放在了东面,也就意味着东晋更少的人数对抗更多的敌人。
这样来看,前秦从数量到战略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又有西晋灭吴的先例在,似乎是胜券在握。
苻坚的军队按照计划开始进攻,最初还较为顺利,但是没过多久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军队作战区域非常大,各路军队之间需要协调的消息没有及时传达,导致苻坚军队在配合上出现很大的问题。进军速度快的,已经鏖战很久;进军速度慢的,还在后面晃晃悠悠。
此时,淮河流域的泥沼起作用了。
由于地形复杂造成的异动缓慢,在进军寿阳的过程中,苻坚来不及等待后面的军队,突然决定速战速决,在大军还没有集结完毕时,就率领一部分军队向寿阳快速行军。这样,前秦军队的数量优势就没有了,甚至变成了劣势。
双方军队在肥水河边相遇了。
对东晋来说,最好的时机必然是等前秦军队还没有集结好时发起攻击,将苻坚军队一举击溃,再分别击破其他军队。但是东晋的指挥官谢玄却向苻坚提出一个建议:前秦军队暂时后退,让东晋军队过河,双方再进行决战。苻坚觉得,东晋军队过河后没有退路,可以趁此机会全歼东晋军队,苻坚就同意了。
谁知东晋安排人在苻坚军队后面大喊“秦军败了”,苻坚的军队顿时乱了阵脚,无法有效指挥,被东晋军队疯狂掩杀。肥水之战,苻坚大败而回。
结语
淝水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东晋能够用少量兵力大败前秦苻坚,里面有谢安谢玄的足智多谋,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淮河防线。
对比西晋灭吴和前秦攻打东晋这两场战役,我们会发现两者非常相似,前秦几乎是照搬西晋的套路,但是唯一的区别就是东晋的防线比东吴的防线要更向北一些,也就是淮河流域。
决定淝水之战的胜负更多的是,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缓冲了前秦的进攻锋芒,到达肥水的前秦军队已是强弩之末。
淝水之战后,人们更加认识到决定南方命运的防线不在长江,而在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