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宰相李勣70岁了还挂帅出征,是宝刀未老?还是形势所逼?原来,李治微服私访李勣的太尉府,请他帮忙对付武则天,可李勣软硬不吃,就是不答应。李治急了,当即口宣提拔他的孙子李敬业为梓州刺史,李勣不得不答应,还同意了挂帅出征高句丽。为何李治提拔李敬业,李勣就答应了呢?这件事要从李敬业的长相说起!
据史书记载,李敬业年幼时长相奇特,面带煞气,迥异常人。李勣为此十分担心,曾言“败我家门者,此子也”。为了不使家族灭于长孙李敬业之手,在他12岁的时候,李勣骗他去打猎,待他骑马进入树林,就放火烧林,意图灭绝后患。可是,李敬业很聪明,他竟把坐骑杀死,躲在马腹中避过此劫,让李勣错愕不已。既然老天让他逃过此劫,李勣也就没有再下手,而是严令他不许入仕。可是,很不幸的是,时任梓州刺史的儿子李震突然暴病身亡,李勣白发人送黑发人,十分悲伤。因为儿子没了,李勣也就同意已经30岁的长孙李敬业入了仕,但只许做个小小的文官。如今,唐高宗越级把李敬业提拔到四品,还担任其父李震的职务,很明显是“示恩”于李勣,希望他能感恩,帮自己对付武则天。可是,李勣却不这么想!为了不让家族败于长孙之手,李勣费尽心机不让李敬业入仕,甚至亲自动手要杀死他。可李治来这么一手,让他曾经做的一切全白费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挡不住,李勣决定赌一次,把家族的命运押上,再帮李治一次!按李勣的想法:既然孙儿的命运已被李治强行改变,自己当然也可以。李治微服前来,形同于把政治命运再次托付给了他,如果他能帮李治对付武则天、打下高句丽,这等功劳足以保住李家未来的荣华富贵!李勣答应出征高句丽,等同于答应帮李治对付武则天,李治很开心。第二天早朝,李治便宣布出征高句丽。有了李勣、刘仁轨两个宰相的赞同,众臣也没有异议。可是,李治刚回到后宫,就见武则天风风火火揣着大肚子走了过来,劈头就问:“陛下,出征高句丽之事怎么没和我商量呢?”李治不悦,推说是大臣动议。武则天意识到自己的口吻不对,连忙道歉,并劝说李治不要出征。
武则天为何不同意李治出征高句丽呢?原因也简单:因为太子李弘近年来身体越来越差,13、4岁的孩子每天病怏怏的,完全不像个少年人!为了让孩子好起来,武则天曾许愿三年不杀生。如今,李治又要出征高句丽,这不是大造杀孽吗?李治虽然疼爱太子李弘,但却不愿放弃出征高句丽的良机,便把泉男生的密信拿出来给武则天看。信中,泉男生口气卑微,自称甘愿为大唐天子驱使,只要能帮他杀了篡权的弟弟泉男产和泉男建!武则天也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可太子的病又牵挂着她的心,左右为难。李治告诉他此次出征挂帅的是李勣,武则天先是大吃一惊,继而又安了心。既然李勣都赞同出征高句丽,而且亲自挂帅,说明这场征伐战有赢无输;只是,已经70岁的李勣还能骑马射箭吗?李治让她安心养胎,其他事一切不用问,朝内自有他在。武则天将信将疑,只好继续养胎去了。且说李敬业从七品小官一下子跃至四品的梓州刺史,好不得意,立即走马上任。梓州是唐朝的大州,也是四川东部的政治、文化中心,不过,当地的蛮民很不好打交道。李敬业上任后,听说当地有一支数千人的蛮民贼寇,经常掠夺当地百姓、商户。胆大的他竟然只带着两个愿意跟从的小吏,跑到贼寇的大营,亲自打开大门,对抱刀虎视的贼寇们说:“本官知道你们都是被迫落草为寇的,不打算惩罚你们,只抓为首的。本官给你们一炷香的时间离开此地,留下来的就是贼首。”众贼面面相觑,不知是谁第一个扔掉刀逃下山,其余人等也纷纷扔刀逃走。最后,山上只剩下3个贼首,被李敬业命人打了几十棍,也给放走了。此事传到长安,李勣正准备出征,闻讯长叹:“如此冒险作为,非福是祸啊!”
唐高宗却认为李敬业胆大心细,是国之栋梁,大加赏赐,引起了武则天的疑心。如果说把李敬业提拔为四品刺史,是为了奖励李勣70岁了还挂帅出征,那么,李治又花了大量财物奖励李敬业,是为了什么呢?只是解散贼寇,就如此大张旗鼓地奖励、还发露布于天下,那么,那些灭了敌国的大将不是应该封公封侯了?武则天虽然怀疑李治的举动,却没有多想,只认为是李治在笼络李勣,鼓励他打下高句丽。显然,她还不知道李治如此重奖李敬业是为了让李勣帮忙对付她!李勣挂帅东征,大唐朝堂高速运转起来,一切为战争让道。借着这个机会,李治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宰相许敬宗年迈,李治明旨特许他不用上朝;宰相刘祥道年迈,李治暗示他告老还乡;宰相杨弘武和武则天走得近,李治就命他的好友刘仁轨策反之。短短几个月,趁着武则天养胎不问政事,李治就把她的势力清除了大半!当武则天终于醒悟过来,惜乎为时已晚了。
连载【武则天大帝】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