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对朱棣的统治,有这样一个评价:幅陨之广,远迈汉、唐。的确,明朝在朱棣统治时期,疆域达到了最大,约970万平方千米。虽然超过了汉朝巅峰时期,但相比于唐朝巅峰时期的100万平方千米,还是要差一些。明朝的这个最大疆域,仅仅维持了不到二十年。朱瞻基继位之后,安南独立,东北地区的奴儿干都司名存实亡。从此,明朝的疆域逐步缩水,明英宗时期丢掉了河套地区,明武宗时期丢掉了哈密卫,到明朝万历后期,其疆域仅仅剩下不到三百万平方千米。
明朝本身保守王朝的性质,决定了明朝的疆域不可能非常辽阔。朱元璋统一天下之后,给自己王朝的定位就是:保持现状,永远不变。因此,朱元璋制定了很多制度,政策来维持明帝国的恶“不便”。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农户束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规定了商人不得穿丝绸衣物,严格限定社会等级;对外,采取海禁,片甲不得下海。这一系列措施,在巩固了朱家王朝统治的同时,也使得明朝丧失了活力,失去了进取的精神。
明朝的军制——卫所制和军户制,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弊端,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卫所田地被军官私吞,军户成为了军官的家奴,战斗力大为衰落。以至于到了明朝后期,整个帝国不得不依仗将领的私人武装来御敌,戚家军,辽东铁骑,实质上都是将领的私人武装。军队的战斗力下滑,直接造成了明朝的疲软,以至于其在面对已经四分五裂的蒙古之时,只能被动地采取守势。
更为严重地是,明朝的皇帝普遍短命,这造成了两个后果:对于继承人教育的不到位,以及政策的延续性得不到保证。前者导致了明朝二百七十六年中,昏君居多;后者导致了整个国家政局的混乱与动荡——虽然文官集团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朝局稳定,但明朝的皇权加强,明朝的文官集团压根无法弥补皇权的缺失。这样一来,明朝在二百多年中,内政尚且不稳,何谈对外扩张?
因此,自朱棣之后,明朝的疆域,日渐萎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