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那些皇子们,有的一身正气,有的贪图享乐,剩下的就是在争太子了,但下面这位可谓皇子中的一股“清流”,他整日痴迷植物,而他的人生经历也是足够倒霉,可尽管如此,他的那些研究成果,对后人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就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橚。
从杭州到凤阳,再到开封
朱橚生于1361年,和哥哥朱棣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朱元璋非常重视对儿子们的教育。登基前,他就请来名儒教导儿子,称帝后,他又在皇宫中设立“大本堂”,供太子与诸王读书。
朱橚算不上天资聪颖,但他天生就渴求知识,在他的身上总有一股刻苦钻研的精神,也因此学到了不少知识。
1370年,朱元璋决定将几位皇子分封到各地去做藩王,9岁的朱橚被派去了杭州那片,封为吴王。
等朱橚在杭州呆了8年后,此时的他已长大成人。朱元璋想了想:这杭州乃富庶之地,又是国家赋税要地,影响着朝廷的财政大局,况且杭州离南京又近。他觉得还是不适宜在杭州建藩。
于是,他将朱橚改封为周王,派往他的故乡——凤阳。
三年后,朱橚又被朱元璋命令就藩于河南开封。
被流放云南,也害了岳父
我们知道,朱元璋的皇位是从一个乞丐,通过起义,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因此他对皇权特别敏感,生怕有人会走他造反的老路。
而即便是亲儿子,朱元璋也会对他们严防死守。
所以,当时有一条规定,就是命令这些藩王儿子们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封地。
你说这朱橚在开封安分当个藩王也就罢了,可他偏要偷偷离开开封,跑去凤阳,结果这件事被开封的官员上报给了朱元璋。
这种行为等于直接触碰了皇帝的逆鳞。朱橚虽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可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往后只会有更多的藩王效仿之。
更要命的是,随着调查的深入,当时手握重兵的名将冯胜也在凤阳,而朱橚的妻子恰好又是冯胜的女儿。
一时间,生性敏感的朱元璋心中充满了猜疑:这老五偷偷跑去见他老丈人干什么?是想搞什么军事联盟?还是在商量怎么对付老大?还是,想要对付我?
想到这里,朱元璋一怒之下将朱橚流放至边远的云南。
而至于冯胜,朱元璋从此可是戴起“有色眼镜”看他的一举一动了。
5年后,冯胜由于功劳最多,但多次小事违背朱元璋的心意,遭到朱元璋猜忌,被无罪赐死。
所以,朱橚当年从开封到凤阳这一跑,相当于直接给他的岳父大人埋下了祸根。
那么他究竟为什么要去凤阳呢?
有人说,河南开封在当时属于旱涝灾害的重灾区。年轻的朱橚吃不了苦,又觉得父亲不会跟自己较真,才擅自去了凤阳。
也有人说,那时的他就已经在研究植物与医学了,由于缺少凤阳的植物样本才跑去那边补齐。
当然,也有可能朱橚就是想去一趟凤阳,见一见老丈人。
下定决心,研究植物
来到云南后,朱橚才明白什么叫作人间疾苦。那时的云南可谓“蛮荒之地”,完全没有开发,生活在当地的百姓非常艰苦,得病的人很多,但缺医少药的情况很严重。许多人只能一直忍受病痛,被其折磨。
眼前的景象,瞬间激起了朱橚的怜悯心和救赎心。要知道,早在青年时期的他就对医药特别感兴趣。在他心中,医药就宛如神奇的幻术,既能使人长寿,又能救死扶伤。
于是,朱橚组织本府的几位良医编写了《袖珍方》。
《袖珍方》书如其名,就是一本小小的薄册子,里面记录了能够缓解或治愈特定病症的药物,还有一些医学常识,并且语言通俗易懂。
《袖珍方》的出现,让许多云南百姓在生病后能够很快地对症下药了。他们对朱橚感激不尽,在他们眼里,朱橚就如同那“救世主”般的存在。
一年后,朱元璋把朱橚召回了南京,亲自给他上“政治课”。
又过了一年,也就是1391年,朱橚终于获准返回封地。
时隔两年,重回开封,依然还是这片土地,但自己却有了不一样的经历。在云南的那一年,朱橚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自己在《袖珍方》上写下的短短几个字,甚至能够挽救整个家庭。
朱橚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研究,去拯救天下越来越多的人。
当然,他要做的,不止是告诉别人该如何吃药这么简单。
在明朝那个年代,自然灾害频发,这直接威胁到了明朝农业的发展——百姓的耕田被破坏,耕种的庄稼也毁于一旦,所以明朝饥荒爆发的频率可谓前所未有的多,以至于百姓“禾苗尽槁,菽麦无收”,只能靠吃草来充饥。
可是百姓怎么知道哪些菜是无毒的呢,所以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吃野菜而中毒,更有严重的直接身亡。
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朱橚便走上了他对于植物的研究之路:
1.组织一批学者,作为研究的主心骨,前期先大量收集、查阅各种资料。
2.根据搜集的资料去民间调查相关的植物。
3.招募一些技艺精湛的画工,来画书中的插画。
4.设立实验植物园,种植那些调查得来的野生可食植物,随时对它们进行细致的观察。
不得不感叹,如果说中国历史上哪些人最有科研精神,这朱橚必定榜上有名。
“被儿子坑”再次流放云南
对朱元璋来说,在他眼里,儿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朱标,一种是其他。
这朱元璋有多爱朱标呢?
后来朱标英年早逝,要考虑立继位者了,朱元璋直接不考虑自己的其他儿子,而是立朱标的儿子为皇太孙。
于是,在1398年,朱元璋的皇太孙朱允炆顺利继位。
朱允炆虽然年纪还小,但要论对皇权的警惕性,那一看就是朱家人。早在他上位前,他就觉得:以后这些叔叔们肯定会因为比我年长一辈,而对我不尊重,他们又手持兵权,这样一来对我威胁实在太大了。
所以朱允炆一即位,他就开始想办法削藩。
他在宫里琢磨着:大叔早逝,二叔前两年被人毒死了,三叔刚刚病逝,那排下来就是四叔朱棣了,不行,朱棣朝中威望甚高,实力也很强,不好下手。那就先削五叔朱橚,正好他跟朱棣还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这样朱棣就能少个照应了。可是,该以什么名义削那朱橚的藩王呢?
朱允炆苦思冥想着,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最后居然是朱橚的亲儿子帮他解决了难题。
有一天,朱橚的次子朱有爋向朝廷举报——他的父亲朱橚和大哥朱有炖意图谋反。
朱允炆听后惊呆了,这天下居然还有儿子举报爹谋反的奇闻。他强忍住内心的喜悦,皱起眉头,假装很生气地下令去开封逮捕朱橚。
朱橚最后被贬为庶人,发放至云南蒙化。
一时间,朱橚一家的事被人传开,沦为笑话。
其实,朱橚的次子朱有爋不是真的“无脑”,他之所这么做,是因为觊觎家里的世子之位。
至于朱橚,可能他当时也不老实。有史料记载,他“本身蓄有异谋”。
《救荒本草》
来到云南蒙化后,朱橚甚是感叹:想来,也是第二次来云南了。自己的人生为何如此倒霉,上一次被父亲罚,这一次被侄子罚,这次还是被那狗儿子举报的。
他想起第一次来云南时那些穷苦百姓的眼神,那是一种被病痛折磨到麻木的眼神。
他又想起回开封后总有人笑他是“草包王爷”,笑他堂堂一皇子,竟整日与草为生。
也罢,让他们去笑吧!自己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坚持做到底。
朱橚在这一刻仿佛明白了:植物对他来说,或许已经超过了研究的意义,而更像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即使身处生活贫苦的蒙化,可他的内心依旧富足。远离朝堂,专心做自己热爱的事。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想到这里,朱橚擦干了眼角的泪水,他拿起毛笔,用力地握紧笔杆,像是把对命运的怨恨都倾注在了这支笔上。
他在书的封面上写下了四个大字——救荒本草……
150多年后,一个人翻开了这本《救荒本草》,他赞叹其“颇详明可据”,他就是李时珍。他引用书中的材料,借鉴了书中描述植物的先进方法,最终写下了《本草纲目》。
再后来,到了清代,百姓们吃野菜不再是为了温饱,而是满足食欲。野菜也走上了帝王的餐桌,据说雍正每日的餐桌上必备野菜,他的儿子乾隆亦是一名忠实的野菜爱好者。
《救荒本草》全书共收录了414种植物,里面近2/3的植物是以前本草书中没有记录过的。与传统本草类书籍不同,朱橚并不做繁琐的考证,而是来自直接的观察,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旁边配以插图。
无论是从普及植物学知识,还是便于民众找寻食物来说,《救荒本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这本书中,还记载了一些新颖的消除某些食用植物毒性的方法,比如朱橚想出用豆叶和有毒植物商陆同蒸以去其毒性。
《救荒本草》的影响力还不止于中国。
17世纪末,《救荒本草》传到了日本,引起了日本学者的极大兴趣。朱橚“种植植物于植物园以观察记录”的方法,也给日本的植物学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科学史家萨顿对朱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朱橚的植物园是中世纪的杰出成就,《救荒本草》几乎可以说是中世纪最卓越的本草书。
英国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朱橚等人的工作是中国人在人道主义方面的一个很大贡献,他既是伟大的开拓者,也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朱橚的命运与结局
在云南的第三年,一个消息传到了朱橚的耳里——他的亲哥朱棣攻下了南京,把朱允炆推下了皇位,自己登基称帝。
朱棣即位后,立刻将弟弟朱橚召回了原来的封地,恢复其爵位,并且加禄五千石。
回河南的路上,激动的朱橚自嘲道:“看来,这亲哥待我,比儿子待我,要好得多啊!”
苍天有眼,好人终有好报。就这样,朱橚的命运被朱棣救回,否则的话,他可能一辈子都要呆在蒙化这个地方了。
不过,朱家的“传统”似乎就是喜欢猜忌。
而经历过两次云南流放的朱橚这次识时务了,主动提出愿将自己的三卫兵马交给朝廷。
从此,朱橚总算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等到朱棣的儿子继位后,他给朱橚每年的俸禄加到了二万石。
1425年,朱橚去世,享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