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能被称作千古明君者,实在是寥寥无几。在他们中,有的人功绩盖天,却难掩其恶行,如朱元璋、刘邦等帝,便曾大肆屠戮功臣,造成桩桩惨案。如秦始皇这等“造化通神”之帝,其脾气却也暴怒无常,其严苛的律法更曾令百姓苦不堪言。但与众帝不同,唐太宗李世民,则堪称千古明君。在开疆扩土方面,他在尚未登帝时,便用赫赫战功证明了自己。登基后,他更是虚心纳谏,广采臣言,配合着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举国上下国泰民安,更为大唐的百年盛世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李世民作为明君,其行为还曾体现在其仁德与大度方面。面对曾经是自己敌对势力的残部,他不拘一格,在筛选后便敢果断采用。面对能言直谏的魏征,他极少暴怒,细心听取其建议,一时传为美谈。即便在玄武门之变中,不少文臣武将都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但他却没有给他们穿小鞋,依然秉公办事,丝毫不掺任何偏见。
然而,面对这样一位千古明君。曾为他出生入死,甚至还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大将秦琼,却在后来常常告老称病,不愿继续当朝为官。就凭他当年的功绩,足使其在晚年前更进一步,为何他却急流勇退呢?其实,这正是他的大智慧。因为,尉迟恭便是最好的案例。
众所周知,尉迟恭虽异常勇猛,但脾气却一向不是很好。他这毛病在战时还好说,但当自己不再需要时常出征时,就难免引发冲突。贞观六年,李世民曾大宴群臣。因不满意自己座位的排序,尉迟恭仗着功绩和前人发生争执。愤怒的他,在席间不仅动了口,更动了手,前人被他揍得跌坐在地,就连前来劝架的李道宗,都被其一个反手击中眼窝,险些失明。尉迟恭以为这只是小事,毕竟自己当年功劳不小,说是李世民的哥们也不为过,这点小事又何足挂齿呢?然而,李世民的一番话,却把他吓白了脸。
李世民是咋说的呢?他这样说道:“朕览汉史,见高祖功臣获全者少,意常尤之。及居大位以来,常欲保全功臣,令子孙无绝。然卿居官辄犯宪法,方知韩、彭夷戮,非汉祖之愆。国家大事,唯赏与罚,非分之恩,不可数行,勉自修饬,无贻后悔也。”此后,尉迟恭吓得低调不已,甚至直接上书要求回家炼丹。相比之下,秦琼逢人便说的:“我一生戎马,历经百战,前后流血无数,又怎会不生病呢”一话,便显得极具智慧。他的及早归隐,反倒让他无拘束的过了个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