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国掳掠,连带后宫一干女子被连锅端,上至皇后下至宫女被一网打尽。但是就有这么一位女子,以国母之尊,居然逃过了这场大难,她就是宋哲宗的隆祐皇后孟氏。
隆祐皇后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历经哲宗、徽宗、钦宗、张邦昌、高宗五朝,两次被立为皇后,两次被废,当了二十多年道姑,熬过了靖康国难,两次垂帘听政,最后在高宗朝寿终正寝,一生充满了传奇。
一、首次当皇后被废
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太皇太后高氏钦点,16岁的孟氏入主后宫,成为宋哲宗的第一位皇后。但是哲宗皇帝对孟皇后没有兴趣,而是迷恋姿色美艳的婕妤刘清菁。孟皇后在自己的位置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又昏招迭出,先是因自己女儿生病,孟皇后的姐姐带着道观求来的神符药水要为女儿治病。要知道在当时的北宋皇室,对于符咒之事相当忌讳,带着符咒进宫就有诅咒某位皇室成员的嫌疑。尽管皇后一再解释,哲宗皇帝已经对她生出猜忌之心。然而皇后家人没有吸取教训,在其女儿去世之后再次请道人来宫中做法祈福。觊觎皇后地位的刘婕妤抓住这个机会向哲宗汇报,说皇后请妖人进宫做法,企图诅咒自己。哲宗大怒,派人严查此事,孟皇后身边的宫女和宦官统统被抓起来严刑拷打。据史书记载,受刑之人被打得“肢体毁折,至有断舌者”。酷刑之下,下人纷纷供认皇后有阴谋,孟皇后当即被废,被赶到瑶华宫当了道姑。
孟皇后被废还有一个更为深远的背景,涉及到当时北宋的新旧党争。宋哲宗的父亲宋神宗起用王安石搞新法改革,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朝廷内外分为支持王安石的新党和反对王安石的旧党。新旧党争一直持续到哲宗朝,由于太皇太后高氏和太后向氏反对王安石,而哲宗皇帝希望继承父亲神宗的遗志推行新法,双方矛盾很深。就在太皇太后去世之后,哲宗皇帝就迫不及待的要施行新法,而孟皇后作为太皇太后钦点的皇后,无论她的政治观点如何,都被视为旧党的象征,哲宗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借由神符事件废其后位。
二、再次当皇后被废
宋哲宗去世后,哲宗的弟弟宋徽宗继位,在向太后的提议下,宋徽宗把嫂子孟氏接回皇宫中,尊奉为元祐皇后。
然而一年后,向太后去世,风波再起。宋徽宗启用蔡京为相,恢复新法。蔡京为此将当初反对新法的司马光、文彦博等一百二十人立为奸党,登记造册,并将名字刻在石碑上,由徽宗皇帝亲自书写姓名,该石碑称为“元佑党人碑”。碑上所列奸党子孙赶出京城,不许参加科举考试,碑上之人永不录用。而孟皇后作为旧党象征,被蔡京弹劾,再次被废,重回瑶华宫当道姑。
三、侥幸逃过靖康国难
宋钦宗靖康初年,瑶华宫发生火灾,身为道姑的孟皇后被迫移居延甯宫,谁知延甯宫再度失火,没办法,孟皇后只好搬到相国寺的老宅居住。没想到因祸得福反而躲过了靖康国难。
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京城,徽钦二帝被掳,金国人根据后宫人员名册清点押运宫人,孟皇后因为被废了二十多年,早已不在名册之上,而且此时没有皇宫中居住,因而躲过了一劫。
四、两度垂帘听政
金兵退走之前,在宋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叫伪楚国,由宋宰相张邦昌做皇帝。张邦昌心虚,待金人撤退以后,就把孟皇后接到皇宫里,尊称为宋太后,并且请求太后垂帘听政,张邦昌本人基本虚位以待新君。
一个月后,宋高宗赵构临朝当了宋朝皇帝,张邦昌被赐死,孟太后撤帘不再参与政事,高宗皇帝尊称她为元祐太后。后来,因为太后祖父名字叫孟元,为了避讳,改尊号为隆祐太后。
但是靖康之难余波未平,金人再度难下,宋高宗被迫南逃。然而刚到杭州,高宗的护卫部队却因为被宦官和权臣压榨太狠而发生兵变,扈从统制苗傅和威州刺史刘正彦率领军队包围皇城。面对宋高宗,他们直接质疑其帝位来之不正,要求高宗让位给太子,并请隆祐太后垂帘听政。
隆祐太后听到消息后,不顾自身安危亲自出城与叛军谈判,严词拒绝了军队的要求,明确维护了高宗的利益。但是叛军势大,高宗被迫同意了叛军的要求,退位当了太上皇,让两岁的太子当皇帝,隆祐太后再次垂帘听政。
四、颠沛流离的晚年
苗刘兵变不久就被各地勤王的部队扑灭,隆祐太后得以再度撤帘归政高宗。然而金兵步步紧逼,高宗被迫再次逃跑,慌乱中,隆祐太后与高宗失散,在高宗渡海逃往温州的时候,太后却流落到了江西。由于金兵的追击,太后跟身边随从失散,甚至到了要雇佣当地农夫来抬轿的地步。消息传来,宋高宗悲痛欲绝,对臣下说道,自己并非太后亲生,当初与太后并不相识,然而自从登基以来,太后对自己关爱有加,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如今太后在千里之外有难,我万分难过。于是马上安排人将太后迎接到自己的行在。
宋高宗赵构
金兵退去后,太后得以回到杭州,安度晚年,于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病逝。
隆祐太后的前半生始终生活在新旧党争的阴影中,两度废立。后半生却遭逢靖康国难,两度垂帘,直面过叛乱的军队,经历过亡国的痛苦,也遭逢过流离失所的逃亡,却始终意志坚强,伴随着宋王朝的起起落落,最终迎来了南宋王朝的建立,真正当的起“母仪天下”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