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这一生最缺的就是朱元璋给的名分,所以靖难之变成功登基之后,他才会为了名分,为了所谓的名正言顺,很多事情都没法做得完美。所以,有人说,如果朱元璋能够亲手给朱棣1个名分就是大明之福,可惜历史没有如果。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选择儿子作继承人,而让孙子朱允炆继位?原因大致有4个。
都知道,朱标没死之前一直是朱元璋的最佳人选,所谓朱元璋杀戮功臣,本质就是朱标意外早死。那些原本为他准备的班底只能全部废弃,在洪武二十五年之前,朱元璋并没有大规模诛杀功臣。可以这么说,是朱标一人身死,导致功臣名将全部陪葬。
朱标死后,朱元璋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其实,如果完全按照所谓的嫡长子宗法制度,根本不该是朱允炆继承皇位,而应该是是朱标的嫡次子朱允熥(嫡长子早夭,其他儿子又太小)即位。
朱允熥封号吴王,封地是杭州。吴王是朱元璋称帝之前的称号,按古之惯例本来是要做国号的,杭州是江南财赋重地,都给了他,已可见其特殊了,他当不了皇帝,没别的什么其他的原因,就因为他母亲姓常,常、蓝两家都是他的靠山,朱元璋认为不利于朱家。
从朱元璋选择朱允熥而不是朱允炆可以看出,他在考虑继承人的时候,宗法制度不是首要考虑。朱标死后,他大可以立其他的儿子,朱棣和他很像,不就是最适合的人选呢?朱元璋为什么不选择自己的儿子作为继承人,而是让孙子朱允炆继位?原因大致有4个。
一是对自己设计的制度过于自信,开国帝王朱元璋杀伐决断,对自己过度自信也是难免的;二是认为天下已经安定了,需要的就是中庸仁慈的皇帝来调和自己过于刚猛的治国风格,甚至有意将其往仁爱这方面培养。
三是他的儿子们都是就藩多年的藩王,召之入京为太子可能不利于将来王朝稳定,藩王入继大统太晦气;四是老皇帝包打全局导致正牌继承者缺少刚毅勇猛的品性,文有余而武不足,甚至远不如不那么受重视的庶子可以在外面摸爬滚打得到锻炼。
朱元璋选谁继承只是出于自己怎么样才能使朱家江山万年永固的心思,和宗法制没多大关系,不选择他的儿子,比如朱棣,还是因为这不符合他的这点心思,而朱允炆就能够满足,所以才弃儿子选孙子。
朱元璋为何不选儿子作继承人,而让孙子朱允炆继位?原因有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