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明朝,从中发现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从明代中期开始,针对下面呈报上来的事务,朝廷内阁只负责撰写处理意见,俗称票拟。而司礼监则负责盖章确认,俗称批红。在这种互相制衡的关系下,内阁首辅被称为外相,而司礼监一把手掌印太监则被称为内相,甚至令所有人闻风丧胆的东厂提督,都只能由司礼监二把手秉笔太监担任。这个部门竟能在100多年里始终保持自己的超然地位。那么,司礼监为何能够在短时间内一飞冲天呢?
这个部门的地位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如果将时光回溯到大明建立之初,这个衙门的地位本来并不突出,就如同司礼监这三个字的字面意思一样,它主要的工作内容就分两块:其一,掌管宫内的一切礼仪,其二,纠察宫内宦官中违反礼法的行为,仅此而已。
而在明初,大内所有宦官的顶头上司是一个名叫内官监的衙门,这名字听起来就比司礼监要正规很多了。
众所周知,下西洋的郑和曾经就是内官监掌印太监。也就是从郑和的老板明成祖朱棣死后,短短的几十年,这种格局随着司礼监的崛起和内官监的没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直到之后,司礼监成为了庞然大物一般的存在,内官监依然只是个仅仅局限于皇宫之内的行政部门,触手很难延伸到宫墙之外,所谓的不进则退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毕竟这是一个机构,不是一两个人。你可以说通过某位老板的恩宠平步青云,呼风唤雨,但机构能在100多年里始终保持自己的超然地位,它一定是有逻辑、有规律存在的。
而这司礼监崛起的起点,则是在于它旗下的一个小小部门——内书堂。
明朝之所以能够出现那么多有名的太监,并且个个都能玩出不同的花样。究其原因就是明代宦官手里的权势,可能不如汉唐,但他们的文化水准,却是历朝历代首屈一指的存在,而且根源就是在于这个内书堂的成立。
明宣宗年间,朱瞻基成立了内书堂这么个小机构,教太监读书,这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明代宦官之祸的根源。
其实教太监读书这件事儿,并不能把锅全部扔给朱瞻基,早在朱元璋和朱棣那阵子,内廷之中,教内侍们识文断字就已经存在了。
毕竟皇宫深处,一般大臣是进不去的,皇上、皇后、嫔妃、太子、皇子之类的,身边不是宫女就是太监,这要真全是文盲,往左看一个笨蛋,往右看一个缺心眼,很多事儿都办不利索,或者连带着把老朱家自己人的智商都给带偏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儿。
所以明宣宗成立内书堂的这个锅,并不应该简单地说他开了个扫盲班,而是他对于太监们进行了系统化、全面化的教育,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按照传统士大夫教育体系的私塾模式进行的,先学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然后就是四书五经,再进一步涉猎正史,诵读诗文,并在此过程中将伦理纲常和祖宗法度融汇其中。
而内书堂的师资力量也是相当雄厚的,首任教席就是内阁大学士陈山,这种档次的老师可绝不是普通私塾,随便找个秀才当先生可以比拟的。
就这样,一批批年幼聪慧的小公公们,在通过筛选后被送进了这所宫墙之内的最高学府。由于太监的地位本身就不高,所以他们的学习生涯要比普通学生辛苦了很多。
在那里,小公公们因为学习而挨打受气是家常便饭,课文背不出,写字写不好,绝不仅仅是手心挨几下戒尺,可以糊弄过去的,碗口粗的棍子直接打。
加上其他各种高强度的体罚,使得内书堂里的学生们不得不日以继夜地埋头苦读,那是真的卖力学习。但一般而言,忍受痛苦的另一头都是有回报的。
能被选入内书堂读书的学生们,在宫内那是拥有非常崇高地位的。根据《内官执掌纪略》里写到的,在每天傍晚放学下课排队返回的途中,其他宦官如果遇到他们,必须肃立、拱手让路,以示对读书人的尊重,从而作为内书堂上级部门的司礼监的地位,也在所有内廷人员的心目中,开始慢慢发生了转变。
在结束了整个学习阶段后,那些成功毕业的小宦官们,会根据宫廷各部门的申请,分布安排工作。并且因为有文化,往往又能在各处迅速崭露头角,成为风云人物。
但他们心里却不会忘记,这一切的根儿还是在内书堂,还是在司礼监,而其中表现最优异的少数人,更会被派到两个了不得的地方,第一个司礼监文书房,也就是处理各类公文的地方。
如果对标外庭机构的话,就是翰林院了,文书房里你干得好,过了几年或者十几年,就有可能荣升司礼监秉笔太监,并成为掌印的候补人选。
这第二个地方就是去东宫陪太子读书了。这个岗位不用多说,各位也知道其中的好处了,一旦太子登基,就会鸡犬升天,大红大紫。
至于是走文书房这条路,在本朝就出人头地更有前途;还是做太子伴读,将希望寄托于下一个时代更为靠谱,这就得看这一任皇帝能活多久,太子能不能坚持到登基了。
但还是那句话,站在司礼监这个部门的高度,无论哪条路的人,最后成为了天子身边的红人,那都是自家的崽,没有任何区别。
到了这时,你该知道内书堂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地方了吧?
还不止于此,司礼监基于内书堂得到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天然地与内阁之间生出了亦敌、亦师、亦友的微妙关系,我们传统印象中,内阁和司礼监应该是势同水火的两大阵营。
其实并非如此,毕竟老朱家坐在上面,他需要的是制衡,而制衡并不是单纯的对立,一起把事儿干好,并在合作中互相掣肘才是最好的局面。
所以,相较于其他内廷宦官机构与外朝没啥渊源相比,由于内书堂的老师,很多时候都是由大学士牵头翰林院任教的,因此在某些时候,就会出现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和内阁其中的一位阁老,曾经在十多年前还是师生关系的情况发生,从而彼此之间的了解和香火情,又能让制衡这种微妙的诉求得到进一步的稳固。
还别不信,在明代,翰林院里的人是很愿意去内书堂教书的,在历任内书堂的69名教席中,最终成功入阁的人数就高达19人,我们耳熟能详的徐光启就是其中的一位,这里面的门道能不深吗?
从内书堂走出来的高才生们,一方面自身有文化,业务能力强,另一方面,他们从小就拥有着让其他人拱手让路的特权,“居移气,养移体”,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他们自然也就树立起了自信心。
再一方面,通过曾经的师生关系,成为内廷与外廷之间合作沟通的桥梁。
所以说,就这么一群人,他们不当老大,没人敢当。而司礼监也正因为与内书堂的上下级关系,被连带着超越了内官监,并逐步将许多重要的职能收归到了自己名下,从而成为了许多部门的领导者。
这又不禁让人感叹,明宣宗朱瞻基设立内书堂的初衷,就是为太监扫盲。想不到老师用心教,学生们苦学,竟然星移斗转,命运陡然改变,呼风唤雨1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