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稷山之战中,明军派出数百“弄猿”,驾马挥鞭杀向日军。日军被这诡异的一幕弄的不知所措,结果阵型大乱,解生等人趁机进军,大败日军。这样神奇的情节在正史中自然没有记载,但朝鲜民间资料里有所提及。
王京汉城内,离王宫不远的一处官衙外,戒备森严,全副武装的明军将士分两排列队,人人刀枪在手。九月的朝鲜已是初秋时节,但秋老虎却依然肆虐,豆大的汗珠自这些明军将士脸上滴下,却无人去擦拭。官衙上的牌匾上,赫然写着“提督府”三个大字。此时这提督府已是中门大开,仿佛在迎接什么人。不过片刻后,就听一声锣响,一队明军走了过来,当前数人高举“钦差经理朝鲜军务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旗牌。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五月,朝议以倭寇猖獗,应要设总督大臣,命张经解除之前的职务,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各省的兵马,便宜行事。
面对数量不多但战斗力强悍的倭寇,明朝军队根本应对不及。一股数十人的倭寇一路杀入,直逼南京城下。南都告急,官府命令百姓上城抵御。南直隶明军的账面数字是12万,而南京城周边就有4万。实际上南京城内的兵力仅有1700多人,出现了大量的空额。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南京,江南各地比比皆是。表面上看明军的数量占据绝对的优势,但实际上不比倭寇多多少。而且战斗力远远不如倭寇,在这样的情况下,明军屡战屡败也就不奇怪了。
明军士兵的装备头巾+紫花布甲(万历十年始遂沿为例亦既侈矣兹复议增何为修理青甲紫花布甲从来俱用口袋后复改用大布用大布者以会布于甲字库也用口袋者以钉挂铁叶牢固也惟)长矛+剑盾+蝎子尾+弓箭,剑盾兵可以看见剑也是参与实战的
不过,正如杨海英先生在他的大作《域外长城》中所言,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所有的神奇之处”。在当时的明军中,有北方的蒙古骑手,有西南的蛮夷,有勇猛高大的黑人,亦有擅长潜水的赤发番人(这个疑似荷兰人的明军雇佣兵,我记得是在崔官的《壬辰倭乱》里看到过,记忆可能有误),至于是否真有猿人策马参战,就任君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