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这是范仲淹在庆历六年,也就是1046年写下的《岳阳楼记》中的开头。不难看出,刚刚经历庆历新政失败的范仲淹,对远在巴陵郡的滕子京流露出深深的羡慕。或者说他也在反思,为什么滕子京能将巴陵郡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他面向全国的庆历新政,却仅仅只能进行3年?
一,宋朝的财政制度,一开始就是有问题的
宋朝的财政制度从一开始就有问题,毕竟赵匡胤是通过黄袍加身当上的皇帝的,他也担心哪一天手下的文臣武将们也按照他的剧本发动一场兵变。
更为尴尬的是,他是通过和平禅让的方式获得权力,不仅将前朝的所有问题都继承下来,还必须安抚那些支持他的人,这让赵匡胤根本不能使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来彻底掌控权力。
为此,赵普为赵匡胤提出了三点建议:政治上夺其权,军事上收其兵,财政上制其钱。
分别来分析分析赵普的这三点建议。
政治上夺其权,就是在正常的官僚制度上加上许多监管措施。就比如说,原本这个人是管10件事情,现在赵匡胤去找3个人分别来负责这10件事情,并且这3个人之间还可以相互监督相互牵制。
就比如说宰相一职。原本的宰相是什么事都管,但是在宋朝,还设立参知政事(副宰相),有什么事都得经过他俩的同意才能通过。
除此之外,关于军事方面的权力,宋朝时期分给了枢密院。也就是说有军事上的问题,就需要宰相、参知政事、枢密院的共同同意。
那如果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呢?也一样,宰相、参知政事得去把三司使(计相)找来商量。
军事上收其兵,就是为了不让军事长官直接和士兵相接触,宋朝便让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兵司)负责军事训练,枢密院负责调动军队,发生战争了在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打仗。
除此之外,还设立了各级部门负责军队的监管、协调和后勤。再加上宋朝实行募兵制(只管打仗不管其他),因此宋朝每年的军费,都是一笔大开销。
财政上制其钱,宋朝将财政大权收归中央,要求地方官员不能参与财政问题,而是从中央派出大量官员下去负责地方财政问题。这么一来,地方失去了财政权力,没有钱,自然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
的确,赵匡胤的目的达到了,地方想要发生叛乱的可能性被大大降低。但是,赵匡胤没有想到,这么做,反而会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
二,内忧外患,又没钱了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即便用在国家身上,也是非常非常合适的。
基于赵普那三点建议下所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久而久之宋朝财政面临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冗官和冗兵。
新增加了这么多部门,朝廷的各级官员数量自然也会得到大幅度增长,军官的数量也是如此。再加上宋朝实行募兵制,所需要的军饷远远高于唐朝的府兵制(有事打仗,没事种田)。
例如在宋真宗时期(公元997年—1022年在位),士兵数量为91.2万人,接受俸禄的官员、贵族有9785人,但到了宋仁宗宝元时期(公元1038年—1040年),士兵数量却达到125.9万人,接受俸禄的人员数量,竟也达到15443人。
而这,才过去不到20年啊。
可想而知,宋朝每年都要增加多少的财政支出。如果天下太平社会稳定,依靠宋朝繁荣的民间经济,这些问题其实都还可以接受。但偏偏,宋朝不仅要面对北方的辽国,西北的西夏也逐渐兴起,总而言之,本来国内经济就十分紧张了,结果,还要打仗,又要花好多好多钱。
1038年,西北的李元昊称帝,西夏和北宋的战争由此爆发。连年的战争,北宋不仅没有捞到好处,反而损兵折将,最终不得不签订合约,北宋每年向西夏输送7.2万两白银,15.3万匹绢,3万斤茶叶,这才令边境重归和平。
然后呢,已经签订澶渊之盟的辽国也借机趁火打劫,要求北宋岁供要每年增加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
一连串的事件让北宋的国库捉襟见肘,令宋仁宗不得不大幅度提高税率,加大税收。一时间北宋的民间经济受到巨大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都受到冲击。
在这种内忧外患又没钱的情况下,1043年,宋仁宗接见刚从前线回来担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向他请教如何才能富国强兵。
三,针对4种现象的10项改革措施
从皇宫中出来,范仲淹不禁感慨道,“皇帝是真的想要重用我了,但是朝廷积弊太深,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为此,范仲淹上书,写下《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10项改革措施: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减徭役。主要针对当时存在的4种现象:冗兵、冗官、冗费、行政效率低下。
1,冗兵
针对冗兵问题,范仲淹提出“修武备”,就是实行府兵制,让军队一边训练一边种田,这样既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又能让军队自给自足,减少军费的开支。
2,冗官
针对冗官问题,范仲淹的核心思想是减少不合格官员数量,并改革官员选拔和考核体系。为此范仲淹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
明黜陟,就是改革官员的选拔体制,从以往的熬资历,文臣3年身前一次,武将5年升迁一次,变成按照实际的成绩和能力选拔。
抑侥幸,便是减少官员的恩荫制度,改变以往一人为官,亲朋好友们也能当官,获得朝廷俸禄的制度。
精贡举,便是改变以往,科举考试过于注重诗词歌赋的情况。
择官长,便是谨慎的选择地方官,防止为祸民间。
均公田,便是给官员发放职分田,让官员们可以通过种田的方式获得额外收入,从而减少贪赃枉法的行为。
3,冗费
针对冗费,范仲淹提出厚农桑、减徭役,通过兴修水利、政策鼓励、减少税收等措施来鼓励农民。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徭役,合并朝廷机构,从而减轻百姓的负担。
4,行政效率低下
对此范仲淹提出推恩信、重命令,要求朝廷不的命令不要老是变来变去的,一旦命令下达,就应该用高效的执行力去执行到底。
这10项纲领上交到宋仁宗手上后,经过慎重考虑,除了“修武备”没有被采纳外,其他的都被下诏办理。从此,在范仲淹领导下的庆历新政拉开帷幕,北宋开始走向改革之路。
四,夭折的庆历新政
范仲淹的改革,并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也不是为了干预民间经济。相反是为了减少朝廷对市场的干预,减少朝廷的财政支出,并减少朝廷的官员数量。
也正是如此,范仲淹的改革,自然而然的会触犯到既得利益者们的权益。
首先就是“抑侥幸”,这需要将那些依靠恩荫制度,依靠关系上台的人弄走,再按照严格的考核制度选拔一批真正有实力的人才上台。
首先,这些关系户们第一个就不答应。另外范仲淹也没有足够的人手来选拔真正的人才。为此范仲淹上书,希望宋仁宗能将军事、财政、监管的权力交给他,这样就能更好的保证庆历新政的实行。
这下好了,朝堂上的诸多大臣们不同意了,因为这牵扯到真正的利益分配。最终好不容易的,范仲淹才拿到刑法的司法权。
就这么的,范仲淹派出按察使出巡各地,督促地方执行改革,同时打击不为人们服务的官员。当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揭露出来,整个官僚阶层发现,不能再让范仲淹这么搞下去了。
改革一旦成功,他们的权力就会受到限制。恩荫制度的改革,会让他们子孙后代不容易当官,赚钱的机会也会变少。在严格的考绩制度下,想要浑水摸鱼混日子也不容易了。
当范仲淹意识到整个官僚阶层都开始反抗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这场改革是推行不下去的。并且他也知道宋仁宗的弱点,耳根子软。只要有一大群人天天在身边反对新政,最终宋仁宗就会停止改革。
也正是如此,1045年,边境传来警报,范仲淹便申请前往边境戎边,正好此时北宋和西夏、辽国的关系缓和,改革已经不那么的迫切,因此宋仁宗便任命范仲淹为河东、陕西宣抚使,将他给打发走了。
这也就意味着,庆历新政的失败。
五,总结
庆历新政的失败,无疑是十分可惜的。如果宋仁宗能以皇帝的名义坚决的推行下去,就不会有后来,令北宋伤筋动骨的王安石变法。
如果要分析庆历新政的失败,原因无非就两点,一是改革损害到既得利益者们的利益,二是宋仁宗的半途而废。
要知道,范仲淹的改革,是为了减少朝廷的财政支出,减少百姓的负担。虽然损害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但是纵观历史,有哪一场改革,是没有损害到一批人的既得利益的呢?
如果非要询问范仲淹关于改革失败的心情,我想,1046年他写下的《岳阳楼记》,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足以表明,范仲淹早已将个人成败看淡了,只求,
问心无愧。
参考:
《宋史范仲淹传》
《宋史食货志》
《宋史仁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