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是奸臣无疑,靖康之耻一半责任是应该由他承担的,但蔡京为何成为奸臣,那是因为他的主子是宋徽宗,如果他主子是神宗或者是哲宗,蔡京说不好就是范仲淹或者说是文彦博。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曹孟德如果在汉武帝麾下肯定是一代贤相。
蔡京是司马光一手提拔提拔起来的干部,但蔡京本人不是保守派,当然他更不是新派王安石一列,蔡京实际上就是一个政客,为了谋夺最高权力而孜孜以求,为此蔡京时而是旧派,时而是新派。但让人惊奇的是,在当时新旧两党党争如此你死我活的情况下,蔡京能够在两党之间游刃有余,得到两党认可,不得不说这是蔡京的本事。
蔡京,字元长,北宋末年宰相、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福建莆田人(赵匡胤说,福建人不可为相)人。先后四次拜相,前后任期达17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23岁中进士,最初为钱塘尉,从地方官开始,一步步做到权知开封府。54岁第一次拜为右相,后累升为太师。宋钦宗即位后,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蔡京被贬岭南。
不能说蔡京没有本事,蔡京入仕之初,也是颇有政绩,很有名望,但这样的为官却无法给自己带来好处。没有办法升官,后来把上司伺候好,却升官很快。蔡京就此明白,如果把皇帝服侍好了,就更是高官得做,就此蔡京把服务徽宗当做第一要务,他的的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至于大宋王朝的前途也就不是这对“明君贤相”所考虑的了。说白了,只要皇上舒坦了,百官才能舒坦。百官舒坦了,他蔡京的相位也就稳了。
蔡京与严嵩和和珅都一样,是智商情商双高的人。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善于迎奉君主,他们最大优点就是善于“理财”。三个人都是有办事能力的奸臣。大奸臣一定有过人的能力,所谓有大奸必有大才,奸臣不是谁都能当的。而蔡京之所以成为大奸,是因为背后的皇帝不靠谱。如果皇帝是明君,蔡京也必然是贤相了。蔡京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年少进士及第,进入官场三十年就是一个官僚。但蔡京为人绝对是精明强干,聪明练达,玩弄权术。深谙官场潜规则,四度拜相。绝对的大奸似忠。
王安石变法改革,蔡京是新党,积极投入变法。被王安石任命为权知开封府而后旧党上台,司马光拜相,蔡京见风使舵,一步步向其靠拢。司马光上台后要废除免役法,并且规定限五天完成。所有人都认为难以完成,而蔡京却在在五天的限期内就把这事办了,受到司马光的高度赞誉。司马光死后,新党章惇为宰相,蔡京任户部尚书(财政部长)。史载:“十年间,京再莅其事,成于反掌,两人(蔡京与章惇)相倚以济,识者有以见其奸”。你很难想象,在当时新旧两党党同伐异的时候。很难想象,蔡京是如何做到的。由此也可见蔡京是个政治变色龙。在徽宗登基后,蔡京拜相。
蔡京虽为奸臣,但绝非庸臣,如果没有一点政绩是完全没有理由的,否则也无人和他站队,奸臣也是有真本领的。蔡京当宰相的时候,关键在于推行社会救助制度,可以说是古今第一人,其推行的居养院、安济坊,无疑是北宋救济制度发展的高峰,这种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甚至也在元明清三代之上,也正是蔡京,才将社会救济活动规模化、制度化。在封建时代,能有如此眼光见识,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靖康元年,金军南下边事日紧,天下士人认为蔡京是六贼之首,宋钦宗将蔡京罢相,接连被贬到韶、儋二州。走到潭州,蔡京怀揣大量金钱走在赴贬所的路上,却无食可买,临死前哀叹,“京失人心,何至于此”。最后活活饿死他乡。终年八十岁。
王安石称蔡京有“宰相之才”,司马光称蔡京:“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能够得到新旧两党领袖的称赞,足见蔡京的能力,侧面也说明所谓的“识人之明”也就那么回事,而为相二十年间,大搞朋党,擅权误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令人唾弃。实际上,他只是历史中一个曾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何为忠,何为奸,人心自有定论。蔡京既是能臣,也是忠臣,还是奸臣。关键在于皇帝怎么用。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