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至少他敢于冲锋。比那些躲在后面睁着眼睛却装作天下太平海晏河清的士大夫要好得多。这是有大勇的人。真正的心怀社稷的人。
如果他主政,哪怕没有新法,主动割地这种事应该做不出来,还是那几万将士流血牺牲拼命拿回来的地。如果他做地方官,登州阿云这个可怜的姑娘也不会被封建伦理道德给迫害致死。
北宋立国开始就不抑兼并。宋仁宗时期冗官冗兵到了非常危险的地步了。
对外战争也没见着打赢几仗。国家财政寅吃卯粮已经到了令人触目心惊的时候了。王安石变法。对外战争,至少对西夏是占了上风。国家财政这么多年第一次有了盈余。精兵简政贯彻的也很好。国家财政有了盈余,政府才有底气和能力去对抗那些地方上的豪强。不让政府拿什么去给老百姓做事。所以对外战争局势好转,国家财政好转,统治者只要关心这两个就可以保证统治位于不败之地了。
什么叫做富国强兵,这就是富国强兵。王安石变法能够坚持下来,皇帝手里有钱有兵了,该抄家得抄家,该革职的革职。扶一批新人上来。反正一群文人吵来吵去也做不出什么事情来,皇帝直接高度独裁。北宋肯定不会死得那么窝囊。碰到稍微有点雄心的,西夏青塘说不定都拿下,运气好如果能复套,修马政。苟它个十几年,组织骑兵和辽或金对砍。最后怎么也不会落个靖康耻,皇帝被人俘虏这样的丢人事例。京城周围几十万兵简直跟摆设一样。
王安石变法的思想主要是为国家开源而不是节流。争议最大的就是青苗法,至于其他的方法,很多基本都是得到认可的,甚至连反对王安石的保守派都认可。虽然王安石失败了,但是他其实离成功很接近,如果宋神宗寿命更长一点,施政手段更圆滑点,其实很有可能颗成功的。王安石变法后,宋朝不仅国库充实了,而且边防军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甚至还开边了,要不是后面碰到了一系列坑爹的事情,其实变法完全有可能是宋朝中兴。
王安石的变法利大于弊,唯一的缺点是他不通人情,皇帝寿命又太短了点。
令人扼腕叹息。改革的本质是利益的重新分配。社会制度的进步就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把更多的利益,分配给更多人。王安石的改革,神宗皇帝用他(神宗也不是个好的庙号,明褒暗贬),问题是占人数最多的百姓没有话语权,而掌握话语权的是写书的文人,所以王安石获得巨大大阻力和历史上无尽的批评,所有伟大改革者都是在革所处时代利益获得者的利益,所以面临的阻力是巨大的,甚至是致命的,所以改革成功很少,还要成功了又被推翻的。
他们本质上是推动力社会的进步,反而不会有好名声。王安石的变法完全只站在了既得利益者的立场,不讲任何的规则。
这才是皇帝赏识他而天下人几乎都成他政敌的主要原因。甚至庙堂里大地主阶级的代表里,其中也不乏有识之士为了统治的长远性而与王为敌。变法最开始的时候是从不缺乏支持者的。
从庆历新政种下的种子开始,到以新政上台的范文正公忽然发现新政根本无法解决大宋王朝根本的问题。黯然放弃新政。之后关于革新的实验此后就没有停息过。支持革新的人士也曾遍及朝野。王安石无疑是这些人眼里最大的希望。
但王执政8年,这些曾对他报满希望的人,最终选择了抛弃他。反对他。更因为这次变法。北宋官场彻底腐烂。一直到40年后为金人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