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东晋的四大家族,到底有多强?他们真正左右着东晋的命运

东晋的四大家族,到底有多强?他们真正左右着东晋的命运

317年,西晋政权岌岌可危,皇族司马睿脱离西晋政府,向南迁徙,开启了东晋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这短暂的100多年中,东晋几经兴衰,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便是发生在东晋时期。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大家族,不同的皇亲国戚,东晋也不例外。

类似于《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爱恨纠缠,东晋的四大家族也时常明争暗斗,不同的是,由于东晋的皇帝总是登基不久就早早离世,东晋的这四大家族实际掌握着这个国家的权利,真真正正的左右着东晋的命运。

位高权重的王氏

提起东晋的四大家族,最先提起一定是盘踞在如今东北一带的王氏家族,正如他们的姓氏一般,他们的家族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东晋的“王”。

那时的王家以王导与王敦兄弟为首,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便是在这二人的支持之下南迁称帝的,可以说,东晋的诞生与这两人息息相关。

司马睿被封为琅琊王时,盘踞在琅琊的王氏便决定跟随司马睿,王导对于司马睿一直忠心耿耿,在琅琊时替他出谋划策、站稳脚跟,西晋政权摇摇欲坠时,也是在王导的支持下,司马睿逃往江南一带。

身为西晋的皇亲国戚,司马睿的威慑力与王朝的兴衰是直接绑定的,在王朝兴旺时,无论是多厉害的财阀都会试图与当权者拉上点关系,但当王朝衰落时,皇亲国戚在财阀眼中便不再闪烁着光环。

司马睿一路跑到了江南是要下很大的决心的,毕竟他在琅琊好不容易站稳,现在南迁,无疑是放弃了自己在北方争取到的人心,而在这里,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好在,王家此时也和司马睿站在了一起。

在王导的出谋献计下,司马睿很快就笼络了江南各地的财阀名仕,为日后登基称帝打下坚实的基础。

司马睿最初对于王氏是抱着无尽的感激的,在登基大典那天,司马睿多次请王导同他一起坐在御床上。

但是王导却没有被眼前的辉煌冲昏头脑,他劝阻司马睿,如果太阳与天下万物等同,那么天下苍生应当仰慕谁呢?司马睿听后认为王导言出有理,再加上他多次邀请无果,只得作罢。

在开国大典上,司马睿对于王导是真心抱有极大的感激之情,但伴君如伴虎,事实证明,王导没有被司马睿的重视冲昏头脑是极其明智的。

在司马睿当朝一段时间后,民间“王与马共天下”的传言便进了司马睿的耳朵,即使曾经关系再好,司马睿也不会愿意与王家分享自己的皇权,于是,他便开始逐渐冷落王家。

王导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对于皇帝的冷落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反应,但王导的堂哥王敦心中却充满了不满。

王敦是一个习武之人,他英勇善战,手中掌握着兵权,在司马睿冷落王家后,性格冲动的他起兵直奔国都建康。

司马睿怎会想到王敦会如此冲动,连忙向他表示自己并没有忘记兄弟二人对他的帮助,只要王敦还愿意为国家效力,他一定不会打压王家。

其实,司马睿对王家抱有警惕之心是正确的,虽然王导忠心耿耿,没有篡权之意,但是王敦却一直垂涎于天子的位置,在司马睿平复了王敦的怒火,为他封地进爵之后,东晋的权利开始向王敦转移,司马睿反而成为了王敦的傀儡。

不过,王敦最终也没能拿到皇权,他因为身体衰弱,还没夺取政权便离世了,他的儿子也没有了他当初统治的魄力,王敦手中攥着的政权也慢慢土崩瓦解。

抗衡者庾氏

王氏家族在朝野的势力,司马睿也决定培养自己的亲信,庾氏家族便是在这个时候慢慢成长起来的。

与王氏家族一样,庾氏在司马睿还在琅琊时就已经追随在他的左右,而后一路南下的路上也有庾氏的身影。

那时,庾家最有名的莫过于庾亮。而后,王敦叛乱,带领重兵直逼国都的时候,身为左卫将军的庾亮站在了司马睿这一边,带领诸侯出兵拦截王敦。

在王敦之乱被平定后,论功行赏,庾亮自然算是朝廷的功臣,但是庾亮为官正直清廉,不接受皇帝的赏赐,这让司马睿对他刮目相看,也引起了司马睿对庾家的重视。

想要抗衡王家在朝野的势力,司马睿必然要培养自己的亲信,这个曾经追随自己一路走上来的庾家虽然在朝野上没有王家声音大,但是论追随自己的时间足以和王家抗衡,于是,司马睿便有意无意提拔庾亮,壮大自己在朝野的势力。

虽然庾亮可以说是借着皇帝对王家的警惕攀升,可皇帝并没有将他作为对付王家的主要武器,他那时在朝野中也并没有手握大权。

真正使庾亮地位飞升,手握大权的是他的妹妹庾文君。庾文君天生丽质,又温柔贤惠,被皇帝选为太子司马绍的太子妃。

在王敦之乱后,司马睿手中没有了实权,成为了傀儡,心中怀着愤懑不平去世了,按照子承父业的规矩,司马绍便继位了。

司马绍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已经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在他的指挥下,王敦之乱被顺利化解,政权也终于回到了司马家族的手中,可惜天妒英才,司马绍在此之后不久便英年早逝,这时能够接下皇位的,是他五岁的儿子司马衍。

五岁正是孩子玩闹的时候,一个话都说不清楚的孩童怎么能统领一个国家呢,于是,治国的重任便落在了他的母亲庾文君的身上。

庾文君名正言顺的垂帘听政,而一直没有王导地位高的庾亮也借着妹妹的势力爬到了辅政大臣的位置,与王导平起平坐。

上位之后的庾亮并没有与王导和平相处,相反,两人之间一直斗争不断。庾家终于坐到了权利的中心,但是庾亮却没有一头扎在里面,相反,他一直忠于这个国家,不断地为平定周遭势力出谋划策。

可惜,庾亮实力有限,多次出征皆以失败告终,他的两个弟弟也以北伐为己任,却也没能成功。庾家至此没有再出现过什么能人奇才,庾家自此也逐渐衰弱。

谢氏桓氏

前面所介绍的王家与庾家与司马睿都有着亲近的关系,他们的故事中也有着对方的影子,而另外两家虽然是历史上十分有名,但是在这场朝野的斗争中并没有过多的笔墨。

提起谢家的谢灵运,人们一定不会陌生,在东晋末年进入朝廷的他手握兵权。除了擅长带兵打仗之外,谢灵运同时也热爱读书写字,历史上流传出不少他所写下的经典名作。

而谢家还有一位才女便是谢道韫,她之所以为人所熟知是因为在《世说新语》中的一篇记载。

谢安召集自己的家人一起赏雪,侄子谢朗认为这雪“撒盐空中差可拟”,而谢道韫却回答这些雪“未若柳絮因风起”。两人的回答引得谢安哈哈大笑,而谢道韫才女的名声便从那时流传了下来。

另一家桓氏更是名门望族,作为齐桓公的后人,桓家在东晋以前就已经发家,辅佐在帝王的左右。

在东晋时期,桓家是靠打仗发起家的,作为驸马的桓温起兵讨伐成汉,一战成名,随后步步高升,手握重兵的他甚至引起了皇帝对他的提防。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桓家靠战争得来的荣华富贵最终也因为战争烟消云散。

350年时,桓温率兵向北进军,第一次北伐没有什么出彩的战绩,而第二次便一举拿下了洛阳,这让桓温的声望再次被拔高,尝到了甜头的桓温决定再次北伐,这一次却被对方击溃,落荒而逃。

至此,桓温在朝中的声望开始节节衰退,但是他依然有左右朝政的能力。桓温心中一直有夺权的念头,可惜到了后期他也体弱多病,最后为了在历史上给自己留点好名声,最终没有选择叛乱篡权。

小结:

东晋四大家族各有各的起家方式,有的家族是跟随着东晋皇帝司马睿,乘了皇权的快车,有的是自身实力雄厚,家底殷实。

但是,他们衰败的原因却如出一辙的相似,四个家族的衰败全都是因为在后人中没有再出现天赋异禀,善于作战或执政的后人。

即使像王敦这样离皇权只差一步之遥的人,他没有什么能力的儿子也没能将权利流传下去。可见,即使在古代这种权利代代相传的年代,想要留住权利依然需要较高的能力,而这个道理在如今依然适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家族,司马睿,王敦,东晋,四大,政权,皇帝,王氏,庾亮,朝野,消息资讯,司马睿,王家,王敦,东晋,王导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家族,司马睿,王敦,东晋,四大,政权,皇帝,王氏,庾亮,朝野,消息资讯,司马睿,王家,王敦,东晋,王导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家族,司马睿,王敦,东晋,四大,政权,皇帝,王氏,庾亮,朝野,消息资讯,司马睿,王家,王敦,东晋,王导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