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宠盛危宗社,累及美人殇
在人们的印象中,对安史之乱的爆发有着这样的认知,即唐玄宗贪图享受,宠爱杨贵妃,将军国大政全数交给国舅杨国忠处理。
而杨国忠专权误国,放任安禄山做大,于是“渔阳鼙鼓动地来”,马嵬坡上,不仅杨国忠被杀,杨贵妃也一条白绫,香消玉殒,大唐从此一蹶不振。
这是小说戏剧的说法,却也是沿于传统史学的认知,杨国忠是祸害大唐的首恶,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奸臣,如果要排位的话,秦桧第一的位置是无人撼动的,接下来大概是严嵩和他争第二了,最保守的说,他进前五是没有问题的。
我对杨国忠自是素无好感,而且可以说,在奸臣排位中,是最瞧不起这厮的,因为我认为,对其他奸臣来说,至少是凭着自己的本事上位,而他却是靠裙带,以外戚的身份得到皇帝信任的。
除了汉武帝时的卫子夫及卫青、霍去病一族,外戚在我国历史上的名声历来很臭;但是,后来又发现,将杨国忠列入外戚,实在是有些勉强,因为,他同杨贵妃的亲戚关系实在是太远了。
往远里说,他们应该都属自西汉始的华阴弘农杨氏大族,往近里说,他爷爷的爸爸同杨玉环爷爷的爸爸是兄弟,所以,用拉得最近的称呼来说,叫作族兄,就是一个大家族中之人,用通俗语言来说,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说杨国忠就必须会牵扯到杨玉环,这位唐玄宗的贵妃实际上是个没有任何权力欲的小女人,也是唐玄宗的一个宠物,她一门心思就是让唐玄宗能喜欢自己,至于其他,都不是她考虑之事。
要说她有什么缺点的话,可能就是贪图享受了,就如同现在一个傍上大款的小姐姐,买个爱马仕包包,开个豪车一般,但这一切,是建立在那个叫李隆基的心甘情愿,并主动又努力而为之基础之上的。
杨国忠当然把这杨玉环“妹妹妹妹”的叫得个山响,恨不得在全国广而告之,但在杨玉环看来,却并不是很上心的,因为,没有任何记载说她为杨国忠的上位作过什么努力。
这点也是史学界普遍认可的,试想,杨氏家族中,那“八竿子”能打得到的人,都没有一个是靠她的美言得到一官半职,即使有在朝为官的,那也不是靠杨玉环的关系,而是全凭自己在朝中拼搏,才得了些没有话语权的闲职人员。
所以,杨国忠这个“打不着”的人,想靠着杨玉环的“枕边风”来获得高位,那就更不要想了,是吧。
但是,杨玉环没作努力却并不代表她没起作用,李隆基提拔并倚仗杨国忠,其中肯定是有杨玉环的因素在内,只是作用就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大,因为,一个没本事的冒牌“外戚”,是不可能长期得到重用的。
史书中记载的杨国忠自然很是不堪,他是一个混迹在四川的一个品行不端,吃喝嫖赌样样俱全的市井无赖,原文为:“嗜饮博,数丐贷于人,无行检,不为姻族齿。”
不过,史书的记载有一个很“优秀”的传统,就是“为尊者讳”,这也是杀岳飞的是赵构,但跪在岳庙前的却是秦桧的原因,皇帝是永远的“英明伟大”,如果执政出了问题,不是“红颜祸水”就是奸相弄权,没跑!
我不是不相信史书所言,但“尽信书不如无书”,我相信对杨国忠的描述是实情,但说他就是个只知道巴结媚上,一肚子坏水,天生就是来祸害大唐的恶人,我也不是太相信的,
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对杨国忠的出身都无一字记载,就是说,他是否参加过科举,只是说他曾担任过新都尉,也就是当时成都府新都县的公安局长。
如果这个属实,那还真不能说他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那个职位也不是随便一个地痞无赖就能当的,那是官,不是吏,是要有出身之人才有资格当。
而且,不知是他的前面几任上,曾经有过一个大名鼎鼎的诗人,也在这个职位上呆过,那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想交结的权贵,便派他去长安打点,于是,他成为驻京联络办主任,利用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凭着心机和运气,一举打通了关节,并受到唐玄宗的信任,被授金吾兵曹参军。
说实话,这个职务是个连县令都不如,是个在官阶上八品下的官,对杨国忠以前的县尉一职,最多算是平级,只不过有中央和地方之别,还有一点好处是,这是属于中央禁卫军,是可以出入皇宫禁地的。
后来他在宫廷中的经历就不絮叨了,反正就是一个让人不耻的形象,并由此获得了唐玄宗的高度信任,官职一迁再迁,最后竟然位居宰相之职。
在这一段时间中的杨国忠,如果不是后来的作为让人不耻的话,可以将诸多赞美之词堆在他的身上,例如兢兢业业,才能出众,任劳任怨等等,可以说他是大唐王朝最忙碌之人。
他身兼40余个职务,在历史上能与其比肩的,只有后世著名的大贪官和珅,其业务最突出,最被皇帝欣赏的便是理财,在他的操控下,国库丰盈,不但满足了朝廷各项基本开支,而且最重要的是,让唐玄宗用起银子来得很爽,当然对杨国忠是大为满意,赞誉有加。
杨国忠同和珅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即迎合上意,用俗话来说就是“想皇帝之所想,做皇帝之想做”,而且要在皇帝刚想起,才吩咐时便已经做完。
最为难得的是,要将皇帝难以启齿的事,悄悄地给做得妥妥帖帖,不显山、不露水的摆平,这才是才情最高的显现,在这方面,杨国忠同和珅都是绝顶高人。
但奇怪的是,杨国忠在史书上却少有他贪污受贿,大肆敛财的记录,而且两人有个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为何和珅在乾隆朝能稳居不倒,而杨国忠却在唐玄宗之时,横死乱兵手中的根本原因。
对皇帝信任之人,和大人一般是采取拉拢的手段,以达到为我所用之目的;而杨国忠却是犄角旮旯的找不是,以证明自己的正确,这点在对待安禄山的问题上最为突出,所以,也可以说安禄山是被杨国忠给逼反的,当然,这是气话,然而,他是重要因素是不可否认的。
安禄山掌三镇之兵,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藩镇节度使,他最怕的并不是唐玄宗,而是李林甫,这李大丞相阴险狠毒,将安禄山压得死死的,以至于每次安禄山见到李林甫,便吓得汗流浃背。
杨国忠同这二人都不对付,在李林甫死后,他是在唐玄宗面前极力想整垮安禄山,无奈唐玄宗不听,于是他就拼命的收集证据,处处给安禄山难堪,一时到了“有我无他”的地步。
当时最大的外患来自吐蕃,唐庭几次用兵都以失败告终,以前实行的府兵制根本无法抵御强敌,所以,不得不实行募兵制,从而也使得各地藩镇自然做大。
对马嵬之变这一重大事件,史书是语焉不详,不仅轻描淡写的将过程一笔带过,而且对这一事件的诱因及背后的故事隐略不记,但是,因为此事涉及人物众多,而多史书有传,也能拼凑出一个大概。
这次事件表面上看是士兵哗变,其实,对士兵来说,当兵吃粮,关心的是按时发饷,于国家大事,若无人鼓噪和扇动,是不太会有此意识自觉的,那么,这领头之人为谁?
在史书记载中,都是说由一个叫陈玄礼的将军发动的,结果,杀死杨国忠及杨氏一家,并逼杀杨玉环,然后,啥事都没发生般地继续前行。
这事件的发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要知道,这兵变乃杀头大罪,何以事情过后,风轻云淡,除了那让后人唏嘘感叹,长歌当哭的杨贵妃外,没人对这事有更多一探其究的兴趣。
陈玄礼只是一个普通的将领,以他的职位,断然是掀不起如此的滔天大浪来的,他后来不但没被治罪,还得以升官,就是说,他做的是为民请命,功在社稷的天大好事。
“六军不发无奈何”,此事的幕后推手自有其人,那便是太子李亨,按照“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最大的嫌疑者”推理,马嵬坡获益最大的就是他了,他不旦一举剪除了老爸身边倚仗的党羽,取得统大唐兵马大元帅之职,更是在不久后,背着唐玄宗自立为帝。
在《旧唐书·杨贵妃传》中有载:及潼关失守,从率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就是说,行事前,李亨是知道这事的,此事是二人合谋为之,李亨才是主谋!
至于兵变的原因,并不是“请诛祸国殃民的杨国忠”,而是杨国忠“勾结吐蕃人谋反”,并背着唐玄宗将杨国忠一门杀死,事情闹大后,又恐杨玉环的存在会带来对已不利的因素,遂逼唐玄宗勒令赐死,一缕香魂随清风飘散。
杨国忠死有余辜,但说他是“勾结吐蕃”却是恶意栽赃,杨国忠是积极主张强硬反击吐蕃的,他三次挂名最高统帅发兵征伐,而且,他也反对重用外族将领,这同后期李亨等人一味重用沙陀和回纥协助平叛,使得关中一片焦土的政策是相悖的。
为何不敢以媚言惑上的罪名除去杨国忠呢?这当然是顾忌唐玄宗,为何要在乱兵中杀死呢?这当然也是顾忌若按正常程序,未见得能达到目的,所以才行此先斩后奏之策,乱中取胜。
杨国忠同太子李亨的矛盾由来已久,这也是杨国忠太不会做人,在朝中仗着唐玄宗的宠信,有恃无恐,将朝臣得罪个遍,所以,即使在当时也没人为他说一句好话或为他鸣冤叫屈。
至于后世将杨玉环的死写得缠绵凄恻,“君王掩面救不得”,其实,杨玉环之李隆基,最多也只是一个宠妃而已,没有杨贵妃,还有李贵妃,赵贵妃,女人嘛,对他来说,一玩物而已。
从头到尾,李隆基为杨玉环开脱就只说了一句话,“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后来杨贵妃死后,他还“召玄礼等入视之。”以开脱自己,这哪象一个情深意厚之人的所为!
所以我说,一是皇家冷血,二是杨贵妃之死实是杨国忠拖累,但反过来想,即使她不死于此,也会随着美颜的逝去而寂寞冷宫,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马嵬坡,倒也让她赢得后世挥泪,也是幸事一件了。
杨国忠前期在宫中的所作所为自是让人不耻,但他只不过是唐玄宗鹰犬而已,他能精准的知道皇帝的意图,而且还不怕背负滔天的骂名,为皇帝做一切想做之事。
但是,当安史之乱爆发后,他作为当朝宰相,不思如何退敌,反而沾沾自喜于自己断言安禄山必反的正确性,这个就太小人了。
当平叛之时,他亦是不顾大局,迎合唐玄宗急于打败安禄山,一雪羞辱的心理,杀高仙芝和封常清,逼哥舒翰出战,结果,一败再败,导致长安沦陷,仓皇西逃。
如果是个聪明人的话,杨国忠此时应该感到自己所处的险境,因为安禄山起兵的借口,便是以“清君侧”来号召天下,也就是说,皇帝被杨国忠迷惑了,这在当时是天下人的共识,皇帝是好皇帝,所有的罪过只能由他来背了。
即使杨国忠觉得自己是一心为国,或者吃准皇帝不可能将他杀头,他也应该知道那西汉时的晁错是如何一个下场吧,如何在这时他还没有一点的危机感呢,不懂。
后世在评价杨国忠时,都是用奸臣蒙蔽皇帝一词,甚至用的是权臣来形容其权倾天下,为非作歹,其实,历史上,这种皇权旁落现象是很少的,除非如曹操,如赵高。
不管是严嵩还是秦桧,包括这杨国忠,他们都只是皇帝手下的一枚棋子,远达不到指鹿为马的境界,可以说,连他们的小命都是皇帝的一句话便可决定,所以,奸虽奸,最多是只敢背着皇帝弄点小动作,仅此而已。
就唐玄宗而言,如果单单是一个安禄山其实很好解决,但他的对手并非只有一个安禄山,要夺他权的,还有一个太子,他还为保住权力,不得不玩太极,两边制约和权衡,以保障自己的皇权不旁落,这个难度就太大了。
而杨国忠便是他制衡安禄山和太子的砝码,并且,为防止吐蕃和回纥的捣乱,他也不得不依靠杨国忠;但是,这杨国忠于玩弄权术上,远不是李林甫这样的高手能比,他在玩弄权术上同李大人相比,那差得就太远了。
杨玉环可以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为最知名之人,而后人所了解的唐史,也大多出于对她的了解和演绎,她最大的罪名,一是惑主,二便是这杨国忠给她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
仿佛杨国忠的所作所为,都要这杨美人来负责一般,而更多的人是坚信,这杨国忠就是杨贵妃的哥哥,是靠着她的关系弄权误国,两个人将大唐锦绣江山弄得毁于一旦,实在是冤枉得很。
史书都是后人写的,写史之出于对大唐此劫的原因,将祸根归结于杨国忠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杨国忠一个人是担负不起的,尽管史书记载的尽是他巴结和弄权之事,而将他为何能获得皇帝和李林甫的欣赏,则极少提及,这也有点太不公平了。
杨国忠还是一个有本事之人,他的很多罪名和不堪,其实是来自于后来上位的唐肃宗李亨;但他又的确要对安史之乱负责,他对唐王朝最大的危害,就是将自己的私情和个人恩怨置于国家最高利益之上。
哥舒翰守潼关,出战必败,一败长安便会沦陷,可他为了防哥舒翰,怂恿唐玄宗强令其出战,宁愿误国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这点来看,他真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了。
“国忠忌翰,促令陷贼,潼关不守,亟议幸蜀,陷翰犹可,陷天子可乎?惟国忠之意,以为都可弃,君可辱,而私怨不可不复,身命不可不保,兄弟姊妹,不可不安。自秦赴蜀,犹归故乡。”
蔡东藩的这番话说得很是精准,不但将杨国忠小人的心理提示昭然,而且,也将他对安史之乱应负的责任,划分得很是清楚了。
杨国忠横死,自是无人同情的,只是可惜那娇滴滴的杨贵妃也被连累,五尺白绫梁上悬,空惹后人说到今;然而,要说杨贵妃的死是受杨国忠的连累,还不如说,当时的太子,后来的唐肃宗李亨,才是杀死杨玉环真正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