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五代论》“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其意思很浅显,就是说历朝历代手掌兵权者,就很有希望登皇位;一旦手中没了兵权,那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在历史中“消亡”。纵观历史长河,《五代论》此言不虚,堪称至理名言,其最知名的当属“黄袍加身”,赵匡胤“陈桥兵变”。
其实无论怎么狡辩,赵匡胤“黄袍加身”是假,“陈桥兵变”才是真;但不管“黄袍加身”是不是形式主义,赵匡胤终究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帝位。然而,登上皇帝位的赵匡胤却又开始担心起来;他曾问计丞相“为什么自唐之后天下更替五个朝代,到如今仍旧战火不断?”当时的丞相,又是赵匡胤的“智囊”赵普,此时还没明白皇帝此问什么意思,于是答道“症结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无奇巧,削其权,制其谷,收其兵,天下安定。”
赵普一语中的,之所以天下大乱其根本就在于手握重兵的人太多了;这也为赵匡胤提了醒。赵匡胤所担心的已经不再是“一统天下”,而是怕再有手握兵权的人夺取他的“天下”。此时大宋初定,尽管还有刀枪,但大的战役已经没有了;在这种一派大好的形势下,赵匡胤还跟这些手握重兵的人“称兄道弟”之时,貌似“委婉”的将众人的兵权削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但精明的赵匡胤万万没想到,此时的“杯酒释兵权”却遗漏了一个人,这也直接导致这个人在十五年之后“杯酒夺皇位”。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匡胤的亲弟弟“赵光义”。当然,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赵匡胤早说过“汝百年之后,当传位于光义,光义传于光美,光美传于德昭”的话,貌似是赵匡胤深明大义,不惜放弃千年“子承父业”的权力更替规律;但除了宋朝官方文献外,更多的却存在着另一种声音。
在赵匡胤称帝之后,亲弟弟“赵光义”被加封为“殿前都虞候”,其实这个职位在“释兵权”的诸多大将中,他的官衔并不高。但随着赵光义南征北战,平定各方势力的过程中,官位逐渐加强;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的解释是“有意为之”,这也可以理解。哥哥赵匡胤是皇帝,亲弟弟只是“侯爵”确实说不过去;此时赵匡胤故意让弟弟多立战功以求晋升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最后赵光义果然凭借赫赫军功被封为“晋王”之职。
也许在赵匡胤看来,让亲弟弟封王是很自然的事;但在弟弟“赵光义”看来,“封王”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胃口。《宋史纪事本末》“冬十月,帝有疾。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这里就写的很清楚了,赵匡胤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于是召见弟弟“赵光义”嘱咐身后事。但后面的记载就很令人玩味了“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
这就是著名的“斧声烛影”,至于为什么赵光义会“时或离席”,赵匡胤又为什么会“引柱斧戳地”,而最后一句“好为之”是什么意思?当然《宋史纪事本末》是记载宋史的官方文献,难道当时的赵匡胤是要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坚辞不受吗?其实这很不合情理,一则赵匡胤早说过自己会传位给“赵光义”,二则即使真的传位,赵匡胤也没必要再征得“赵光义”的意见。最最让人理解不了的是,当时赵光义“时而离席”表现的极为焦虑;如果是兄长传位,恐怕赵光义即使“坚辞不受”也用不着“焦虑”。
其实后世还有一种说法,则是《续湘山野录》——赵匡胤想传位给自己的后人“赵德芳”,结果赵光义“弑兄”篡夺了皇帝位。其中最值得人注意的是赵匡胤在召见“赵光义”之后就在当夜“暴亡”;之后皇后本想再召见“赵德芳”,谁知赵光义就在宫外等候,而且“直入”寝宫,皇后惊呼“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赵光义一直都在宫外等候,很明显是事先知道“赵匡胤”会死;那么问题来了,赵光义怎么会知道哥哥“赵匡胤”一定会在夜里“暴亡”?第二,赵光义在寝宫外等候,等谁?也只有一个答案,他在等“赵德芳”;而且赵光义事先是知道“赵德芳”作为赵匡胤的直系后代,是肯定会在此时出现的。至于赵德芳来干什么,无异是来继承“皇位”,赵光义在宫外等就是为了阻止“赵德芳”继承“皇位”。至于皇后惊呼“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那就更明白不过了,就是在见到“手握兵权”的赵光义之后,吓得口喊“饶命”。
其实之所以“斧声烛影”成为千古谜团,而《湘山野录》之说如此大行其道;恰恰是因为赵光义“杯酒”害死“赵匡胤”夺取天下,这种说法是最合乎逻辑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