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有为明君。其在历代帝王中,不仅文治武功,还是注重民间疾苦的帝王。为此他开启的治世时代,对于唐朝而言还是有开创性的意义的。只不过任何帝王都有自己的短板,而李世民这样的明君,也难以逃脱这样的怪圈。
一、贞观之治足以弥补过往的错事
汉族帝王凡是有大成就者,都追求长生之道。如始皇帝、汉武帝、梁武帝、嘉靖帝等等。即使是唐太宗这样的人物,也没有放弃这样的野心。晚年时期他的政治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为此给予唐朝带来一定的混乱。
只不过其正好赶到病逝,才让后继者进行改正,才没有出现唐朝衰退的局面。而是直接在此基础上,继续开创永徽之治,以及后来武则天之治,还有大唐最后一个盛世开元盛世。那么李世民一向能征善战,身体强壮,为何却是在51岁就去世。
这不得不说,早英明的帝王也有糊涂的时候,李世民就是因为加之的私心,而导致自己提前报销。这可能是他继玄武门政变以及太子李承乾兵变之后的又一个昏招。而这一切的背后,可能是自己的内心愧疚感以及恐惧导致。
李世民即使开启贞观之治,对于当年自己发动的政变还是耿耿于怀,毕竟是自己的亲兄弟。而且太子不是无德,而是自己先发制人,趁机取得大统地位。当时自己的手段并不光彩,而父皇唐高祖李渊指定继承人就是李建成。
而李建成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同时有自己的政治底蕴,那就是内政之力能力很强。还有就是当年平定河北之地时,太子的武功方面也是有自己的建树。只不过太子需要的是坐镇东宫,处理内政,辅助帝王。
当时天下已定,秦王李世民处于尴尬的位置。面对太子李建成全方面的优势地位,李世民并不占优势。在绝对实力的打压下,不想灭亡,那就只能发动突袭。为此李世民当时发动玄武门之变,属于行险一搏,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进行赌命一搏。
杀死太子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否则即使政变成功,也难以稳住局面。为此太子被在政变中处死,造成既定事实。然后逼宫皇帝让位,取得法统地位。这也是李世民一生中最不光彩的一面,弑兄弟逼父亲,可谓是手段残忍。
只不过其后来执政,吸取隋朝教训,与民生息。使得唐朝稳定,国力增长,取得不错的成绩。也算是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对得起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任何人都不能不犯错,帝王同样如此。只要所取得的成绩大于自己的错误,同样是英明的君主。
二、晚年糊涂与恐惧
只不过李世民危机意识是由于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以及自己的不光彩一面,这才导致其励精图治,开创一番新局面,用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以及功绩。只是当一切成果得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不输于任何帝王时,他也开始放纵自己。
那就是安逸享乐,不再听从正确意见,这可能是任何一个帝王都不能避免的。当年汉武帝晚年就是如此,唐玄宗也是如此,直接葬送唐帝国。而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达到这种地步,只是逐步开始奢靡起来。
但是在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其不安,那就是皇子夺位事件,以及太子兵变,让其晚年承受曾经自己造的孽。这一幕让其感到恐惧与不安,犹如历史重演。为此他也开始为自己的后半生进行布局,那就是救治自己的暗疾。
李世民早年才能南征北战,导致身体情况并不好,出现内伤情况。如果按照中医进行疗养,还不至于出现大问题。只不过有些急于求成,听说婆罗国高僧仙术奇特,能够治疗疑难杂症。为此开始轻信谎言,吃丹炼药导致自己的身体进一步恶化。仅仅51岁就去世,不但没有成功遏制身体情况,反倒提前让自己失去生命力,可见仙术丹药害人害己。
结语:
李世民这样的帝王也是难以挡住丹药之祸,可见长生之术的魅力无敌。无论雄主还是昏庸君主,都是对于长生有着无限的追求。一世英名如李世民,最终还是被丹药所害,年仅51岁就去世,可以说是一种遗憾。
而他对于自己的过错以及皇子夺位的惨剧,始终有着自己的心病。这可能也是其怕死的问题,毕竟良心这一关并不好过。尤其是李世民对于自己的兄长、父亲、儿子,都有自己的羞愧心。只不过不走寻常路,企图以捷径渠道获得目的,终究还是为其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