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后,随着全国逐步平定与北元势力彻底被打垮,明太祖朱元璋就开始巩固自己的统治,把屠刀对准了那群曾经与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们身上了。朱元璋利用胡惟庸案清洗文官系统,利用蓝玉案清洗武将系统,可以说这两案之后,整个开国功臣集团几乎被一扫而空。
不过,在朱元璋精密策划的屠刀下,依然有漏网之鱼。明朝开国功臣中,依然有八名勋贵活了下来,他们是徐达、李文忠、汤和、耿炳文、吴良、沐英、郭英,这七个人又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让朱元璋网开一面呢?
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功劳最大,名列开国六王之首。徐达又是朱元璋的发小,朱元璋反元起兵后,徐达即加入其中,可谓知根知底。东征张士诚、北伐灭元,攻打北元,徐达皆出任主帅。徐达为人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也不结党营私,更不贪图财宝女色,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所以最后善终。但后世也一直有人认为徐达患有背疽时,不能吃鹅肉,朱元璋特意赐给徐达一只蒸鹅,徐达含泪吃下,不治身亡。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曾一度被朱元璋收为养子,朱元璋极为宠信他,常派他作为监军出征。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又多次随徐达征讨塞外,开国六王里仅次于徐达、常遇春,位列第三。然而李文忠之死也是疑云密布,他重病时朱元璋命淮安侯华中负责医治,结果第二年李文忠就死了。朱元璋怀疑是华中暗中下毒,就杀了华中,又把他的家属流放建昌卫,其他医生及妻子儿女都被斩首。不得不让人怀疑是朱元璋在杀人灭口。
汤和是朱元璋的老乡,从小在一条街上长大,朱元璋加入反元义军就是汤和给他写信。此后汤和南征北战,立下了很多功劳。天下稳定后,汤和敏锐的发现了朱元璋要拿他们开刀了,于是主动告老,放弃权力,希望回家养老。朱元璋大喜,解除了汤和的兵权,然后赐他豪宅黄金,汤和得以善终。不过朱元璋对汤和这个老大哥也很是不满,非但多次当众斥责汤和,还把汤和的过失刻在世袭铁券凭证上,让后世子孙永远都知道汤和的过错。
耿炳文虽然年龄不小,但其实是二代将领,他是管军总管耿君用之子。其父在朱元璋与张士诚的战斗中战死,耿炳文由此承袭父亲的职位。耿炳文此后一直为朱元璋镇守东方,与张士诚作战,让朱元璋无后顾之忧,安心与陈友谅决战。不过,耿炳文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擅长城防战和水战,野战与大军团指挥作战却不是他的长项。这样一个只会守不会攻的将领,朱元璋自然不会杀他,反而把他留了下来,为子孙保驾护航。靖难大战中,如果建文帝始终相信耿炳文,朱棣未必会赢到最后。
吴良也是朱元璋的老乡,早年就投奔朱元璋,并镇守江阴。当时张士诚占据吴地,横跨淮东、浙西,兵强粮足,数次犒赏将士,欲要夺取江阴。吴良多次打退张士诚的进攻,积功封侯,获赐铁券。吴良崇尚节俭,对名声、女色、钱财、权利都不看重,这也是他日后不被朱元璋猜忌的重要原因。他镇守江阴十年,经常睡在城楼之上,枕着刀戈过夜。不过吴良本人在洪武十四年就已经去世,没赶得上后来的蓝玉案,如果他活到了那时候,就不知道朱元璋是不是会放过他了。
沐英是朱元璋养子,从小由朱元璋和马皇后养大,视为己出,与太子朱标更是兄弟情深。所以朱元璋从来没有猜忌过沐英,反而给了他尽可能多的权力与信任。沐英家族世镇云南,直至明朝灭亡,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沐王府。
郭英是朱元璋的卫士出身,属于朱元璋的贴身亲信,故而颇受信任。大战陈友谅时,郭英身受重伤,依然坚持战斗,直到最后胜利。郭英为人谨小慎微,教训子孙以俭素力学为务。侍奉朱元璋四十多年,从来没有过错。不过郭英能躲过朱元璋屠刀的关键原因,是他的胞妹在朱元璋尚未发迹时就已经嫁给了朱元璋,后来成为宁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