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一生六次南巡,为何每次都祭拜朱元璋?甚至三拜九叩……
导语:大明王朝终结于公元1644年,以崇祯皇帝吊死于煤山为标志,国祚276年的朱氏江山被满清吞并。按一般历史现象,新朝对旧朝谈不上有多痛恨,甚至继续保留旧朝的制度。但是清朝在那个年代属于外来的,他们担心中原人不顺从自己的统治,所以对于明朝总有着别样的看法。
一、明孝陵:旧朝遗民的心灵归宿
在政权新旧交替之际,旧政权总会留下一批"死忠分子"。他们幻想着回到旧世界,让曾经的皇室重新辉煌。而对于新政权,他们有着各种看法,即使是迫于压力不得不表面上服从,但其内心却另有打算,甚至会滋生叛乱之心。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旧朝的皇陵特别在意,赋予其最高的价值。
明亡之后,埋藏历代明帝的孝陵就成了很多人朝圣的地方。
怎样处理明孝陵?怎样对待旧朝的"死忠分子"?这是新生的大清王朝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法一是强硬地把孝陵毁掉,人们的念想;二是保存并利用之。强硬手段,会让华夏之人认为满清是野蛮部落,所以第二个方法才是好方法。
满清入关后,把"孝陵"保存起来,但仅仅是将其作为历代皇陵一般,政治地位与其他朝代的皇陵一样。而且把"孝陵"更名为"明太祖"陵。这一样,既显示了对前朝遗物的尊重,显得自己大度,又表明天命已改,大明已成历史了。
二、康熙祭拜明"孝陵"
满清以马上得天下,却在马下治天下时遇到很多困难,于是在皇位传到康熙帝时,全国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满清已经对掌握中原很有把握,另一方面,还有不少大明的"死忠分子"就是不服自己。所以康熙就作出不一般的举动,要亲自祭拜"孝陵",以此收服民心。
康熙是个有谋略的皇帝,为了治理好天下,曾南巡六次。南巡,对于出身游牧民族的他来说,其实是一种"狩猎"行为,只不过,他狩猎的不是普遍的野兽,而是南方士人的心。
康熙第一次南巡,到了明孝陵,还命令随行的大臣与他一起对明太祖遗陵行大礼,这大礼还不是一般的大礼,是三跪九拜的大礼。看到康熙这么尊重明太祖,很多前朝遗留下来的大臣十分感动,有的当场痛哭起来。
康熙南巡共有六次,每次都到了明孝陵。这一次次的政治排演,让南方士人之心收拢起来,有很多名士子弟重新出山做官,为大清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明朝"死忠分子"已然过世,年轻一代都在清朝长大,他们对于康熙有着天然的忠诚。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康熙却还在继续祭拜明太祖陵。说明他的目的已不是早年的收拢士心,不仅是做样子,而有了新的含义。
三、新的治国理念
康熙在位的后期,国内反动势力又益减少。但康熙依旧对明太祖保持着十分尊敬的态度。这显示了他的一种治国思想,即以史为鉴。他让明孝陵成为一种对自己的鞭策——希望自己的功绩能够超越朱元璋,也希望满朝文武能吸收大明盛衰的经验教训。
从康熙一生的经历,可以看出,他的文治武功十分出色。不仅在学习中华传统典籍上很有成就,而且在开拓疆土方面极有收获。这样的成果,跟他祭祀明太祖,又努力超越的心劲很有关系,真不愧为“千古一帝”!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