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著名编剧刘和平拿着他的《大明王朝》奔赴总局的“重大题材办”。
那里是文化审查的专家办公室,
他们对电视剧的把控比谁都严格。
七天,整整七天,每天要看14集,那些专家们连轴转,瞪大了眼睛,看完了《大明王朝》。然后,他们各毫不吝啬地夸奖了起来说:这部剧无论是揭示社会矛盾的深度还是广度,还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感染力,都超过了那部传世之作《雍正王朝》。
刘和平对自己的写的《大明王朝》非常有信心,《大明王朝》是《雍正王朝》的延续。
是对伟大帝王的真挚颂扬,对那些在黑暗腐朽社会中涌现的英雄的热烈赞歌,到审视那些过去的封建王朝,看到了它们崩溃解体的必然性的一些审视和记录。
刘和平认为,在诸多中国封建历史的光明和黑暗的电视剧里,《大明王朝1566》才是真正渗透着历史精神和优秀民族文化的作品。
他豪不客气地说,《大明王朝1566》在剧本的格局和立意上比《雍正王朝》强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雍正王朝》同样是刘和平的杰作,1999年,当时还是风头正劲的中央八台播出了它,立马创下了收视率的天花板,那个数字还记得吗?16.7%!
直到今天,都没有电视剧能超越它。
2007年,《大明王朝》如期在湖南卫视放映,刘和平屏住呼吸等待着评价的声音。
可是,他却傻眼了。
2007年《新京报》报道说,《大明王朝》收视率遭遇冷遇,收视率居然只有0.41%。
还没播完就被下架改播韩剧《达子的春天》。
刘和平那心心念念的收视狂潮没有出现。
可为什么会造成如此悬殊的收视率差距呢?
要怪就怪《大明王朝》诞生了在电视的年代,以及诞生了在与受众错位的湖南卫视。
当然,湖南卫视的出发点是很好的——
他们甚至把《大明王朝》放到了黄金档,台里上下都非常喜欢和看重这个电视剧。
可,2007年湖南卫视最火的节目是《快乐男声》,最火的电视剧是《一帘幽梦》,每周都要播放的综艺节目是《快乐大本营》...
那会,湖南卫视的受众几乎都是年轻人。
而《大明王朝》追求的是质感、深度和文化内涵,注重展现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的刻画,而选秀节目的受众主要是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时尚偶像和流行文化。
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不协调,
导致了产品与平台之间的错位。
更要命的是——湖南卫视把《大明王朝1566》放在黄金档,反而是害了它的收视率。
晚上8-9点档的黄金时间,是一家人吃完晚饭后聚在一起看电视剧的时候。电视的时代,人们可接受各种无聊的肥皂剧、泡面剧、言情剧、苦情剧,琐碎的家常小戏。
但是,人们很难接受那种一悲到底、刀光剑影的严肃剧,毕竟黄金档的时间,其实是饭后家人们一边闲聊一边看剧的时间点,大家都不会去好好体味那些深刻剧情的细节。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拖沓无脑的肥皂剧,反而容易在黄金9点档爆火的原因!就因为肥皂剧就是简单粗暴,不需要你费心去记剧情,就算错过了一两集,你也能轻松接得上。
因此,像《大明王朝》这样充满深度和复杂剧情的作品来说,黄金档反而是害了它。
我知道,你也许想问同样是湖南台黄金档播出的《人民的名义》,为什么它能火呢?
这是因为——尽管他们都属于重大题材的严肃剧,但他们的外核完全不一样。
2017年的《人民的名义》的外壳是一部爽剧,这部剧讲的就是侯亮平智斗的故事,剧情简单明了,每个情节也都非常的符合真实生活。
可《大明王朝》不一样。它不仅是古代的故事,离当下的观众生活习惯很远,更重要的是这部剧其实它很“苦”也很“涩”,作为一部反映封建王朝衰落的戏,它一点都不够爽。
它非常的苦闷压抑无奈,无论你代入谁的立场,都感受到了无奈和不爽。
2007年《大明王朝1566》故事充满了神秘和晦涩,表面上似乎和《雍正皇帝》一样,选择了相对不为人所知的帝王:嘉靖。与一般印象中“暴虐的雍正”相似。
嘉靖也被刻画成了一个无所作为、荒诞淫乱的帝王。然而,这让编剧刘和平产生了好奇:一个连续二十三年不上朝的皇帝,他又是如何掌握了朝廷上下如此大权的呢?
刘和平费了很大力气翻阅大量历史资料。
他发现,在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体制下,嘉靖要追求自由,找到了一个代理人:严嵩。严嵩和他的严党的任务就是为嘉靖积累财富,但,嘉靖也不希望严党过于强大。
于是他设置了一个敌人,即太子党,以裕王为首,其中包括徐阶、高拱、张居正等清流派人物,这些人在历史书籍中被描绘为相对廉洁的人物。
这样的安排既能让嘉靖与政治世界保持一定距离,又能有效控制严党的势力。
刘和平可不怎么相信这些所谓的清流。
以前那些历史上的事,比如张居正在干掉严嵩的时候,居然还让江浙的老百姓当成了一颗颗棋子,这特么简直就是荒诞透顶,但事实就是这么个糟糕局面。
刘和平也搞明白了,就算是那些自称“清流”的家伙,也不见得每个人都是正义之士,人嘛,都是复杂的,你懂的。所以,他也不想对伟大叫好,也不想对文人竖起大拇指。
历史车轮转个圈,又回到原点了。
裕王上位,成了隆庆帝。
可他看到徐阶的家人搞地皮乱占的事,顿时怒火中烧。咱们这位跟严嵩,跟严党斗了一辈子的人,跟这些徐杰、张居正一类的人有啥区别?其实根本没区别。
这也是为啥《大明王朝》里那几十年间皇室和文官们斗来斗去都是个空耳朵,根本没个意义。严嵩倒了,但徐杰和张居正这些治国安邦的政策,还是围绕着地主和封建主转。
故事的一切都没变。那位满腔热血的海瑞,他虽然愤怒得一塌糊涂,但的阶级立场上和历史的局限性上,海瑞也搞不动封建制度的根基。
因此《大明王朝》表面上是嘉靖和海瑞,
但实际上它是通过这些故事,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和历史的轨迹。它以生动的方式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固化、官僚主义、封建礼教的压迫以及人性的扭曲。
那为什么会选择1566年呢?因为,1566年那个时候正好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和专注理念达到了巅峰的阶段,人民被精神禁锢得严严实实。
刘和平说的很透彻:“封建体制走到了尽头,明朝的特点就是家国不分,朝廷不分。具体来说,紫禁城乾清宫就是分界处,门外是国,门内是家;门外是朝,门内是廷。”
嘉靖的统治时期,是统治阶级和文官们激烈斗争的开始,也是封建王朝内部“家与国”分家的开始,更是中国封建王朝崩塌的开端。
至于故事为什么选择了嘉靖和海瑞?
因为他们虽然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都是那个封建社会的囚徒。他们在这个囚笼中奋斗,试图改变这个扭曲的现实,但最终都无法逃脱这个封建体制的桎梏。
这个选择就像是将两个精神囚徒放在一起,通过他们的对话和冲突,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扭曲。他们在这个旋涡中挣扎,彼此对峙,却无法真正摆脱困境。
我相信,文章能读到这里的朋友都已经是少数了,更何况还是2007年的电视时代呢。
所以2007年这部《大明王朝》并非爽剧,也不是成人童话,看起来显得沉闷无趣。
甚至抛开具体故事,抽象化来看。
整部剧,其实就是在拍一群人在开会。一群人在开大会、开小会,不断地讲话。
其中涉及到的利益算计、得失进退,并不是摆在明面上的,反而需要我们琢磨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的台词,将它们联系起来,反复推敲,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就要求观众具有一定的耐心和思考能力,需要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剧中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思想斗争,需要观众细致观察和思考来揭示剧情背后的深层意义。
但是在理解的过程中,
非常致命的是——
像《大明王朝》这样的剧,你只要错过一集,后面的内容就连不上,那会是电视时代,可不像现在互联网的点播时代,想看就看,想关就关,想快进就快进。
那会,每天2集,放完了就没了,错过的观众,也只有一次第二天深夜档的重播机会。
可问题又来了,
重播的机会只有一次。
像《大明王朝》这样的剧,只看一次是不够的。它里面复杂历史背景、深入的人物塑造以及令人深思的情节发展,需要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理解和消化。
起码得看个3-5遍吧。
然而,电视时代的的连续播放性质,使得观众无法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欣赏剧情。
错过2-4集,后面就全跟不上了。
所以我说,诞生在电视的时代,《大明王朝》注定是没有办法去好好品味的,也不是那会的人心太过浮躁,而是大家没有机会。
就跟周星驰当年拍的《大话西游》一样,当年在香港上映的时候被骂惨了,最后是过了很多年,大陆校园网疯狂的“恋爱圣经 大话西游”,这才彻底给周星驰正了名。
事实上,在电视机时代,火的都像是《楚汉传奇》那样的电视剧,像《大明王朝》这样的电视剧,面临的问题是:曲高和寡。它们的剧情有点复杂,人物也挺多的。
需要一定学识和阅历,才能理解复杂的情节。对彼时的观众来说,它的门槛太高了。
就这样,曾在众多的期望中《大明王朝》登陆了湖南卫视,然而又一在一片寂静声中,
突然撤档,换了另一部韩国的爱情剧...
湖南台错了吗?
其实也没错,贩卖快乐的湖南台也是有情怀和理想的,于是这他们才买了《大明王朝》的版权,后来收视爆冷,不甘心的湖南台又买了《人民的名义》的版权。
那是《大明王朝》错了吗?
它当然没错,一部制作粗糙的剧能够屹立至今,正是因为剧本以及全体演员展现了超凡的演技,创造出了神一般的剧作本质。它展现了封建和帝王制度在剧情中的催化作用,揭示了每个人无法逃脱的命运之网,它当然可以被写进中国帝王剧的排名榜的榜首。
那到底是谁错了呢?
其实谁也没错。电视剧早就已经不是大众的主要娱乐方式了,上星也不再是重要的标杆,对于一部优秀的作品来说,重要的也再不是如何赚钱,而是如何被铭记。
你像现在,你还记得2007年,那些打败了《大明王朝》的电视剧吗?你还记得2007年以后有哪些当年收视率非常高,但现在却无人问津的电视剧吗?要仔细去算账。
那真的是一地鸡毛,
刘和平曾经透露,他打算写一部续集《大明王朝1587——海瑞与张居正》,但是在查找史料的过程中,他始终无法对张居正产生认同,最后思来想去,还是弃笔了。
这些年,随着《大明王朝1566》的再度翻红,又有投资人找到过刘和平谈重拍,
刘和平很开心,但是投资人都认为台词得改改,于是就被刘和平给拒绝了。
改了台词后,那还是大明王朝的故事的吗?
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这部《大明王朝》已经注入了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的血液,
它注定将被载入中国影史的篇章中,
并且留下非常浓厚的一笔,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至于当年的收视率?
不过成了风尘笑谈罢了。